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秦少游现存诗约二百四五十首,这个数字虽远不能与东坡、山谷比,但其诗的题材比较广泛,内容十分丰富,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研究探讨他的诗歌创作,分析其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前后期的诗风,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他整个文学创作基本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苏轼继承了宋初柳、石、欧、梅等诗人尚理重意的特色,并对其进行革新变异。他的诗拓展了意的内涵,特别是他后期的贬谪诗,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呈现出斯的特征,创造了独特的意趣美,形成了宋诗追求意趣的风尚。  相似文献   

3.
元代后期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余阙的诗创作在中国学史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7称其诗“于元人中别为一格”。但今人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很少,本通过阅读余阙的创作,主要探讨他山水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中唐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中,白居易都是很重要的一位。他的讽喻诗的创作和主张,尤为人们重视。白居易提倡的写作讽喻诗的言论是其诗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部分。本拟就白居易创作讽喻诗的时代背景、目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论张耒的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论述张耒的诗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征,并将其放在典型宋调的形成期进行考察,因而显现出他与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上不同的风格特色,成为元祜诗坛上的异调。张耒诗歌创作的特色在于此,他的局限也在于此。同时分析了张耒所受苏、黄的影响以及最终没有走向苏、黄创作道路的原因。张耒诗不是典型的宋调,但随着宋诗转型时期的到来,他的诗风却得到了部分的发扬。  相似文献   

6.
司马光自谓“光素无,于诗尤拙”,但他并非不能诗.。从其诗歌的实际创作来看,不仅数量多,共有1200多首,而且他的诗歌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内容方面都颇有特色。这些特点的形成又与司马光的性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的诗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政治讽喻诗,暴露了朝政的腐败,政治态度鲜明,讽刺尖锐泼辣。他的诗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推陈出新,开一代诗风,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风格: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既有民歌色彩乡土气息,又经过加工而洗炼华美  相似文献   

8.
杨万里诗歌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反映生活面广,揭示深隽,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贯穿于其一生创作之中。他的诗,还常常表现出对中原沦丧的愤慨,对江北沦陷区人民的关切。他还有一些诗指斥当时的丑恶现象,或尖锐犀利,或冷嘲热讽。他的自我抒情诗,异彩纷呈。他的写景咏物诗成就不凡。另外,他还写了不少新颖独特的童趣诗、理趣诗、咏史诗。以往对其诗歌内容的评价,往往以偏概全。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诗,在造境上,除人们常提起的静谧、恬和之外,本文认为他的诗主要呈现的是吉庆祥和、安泰瑞美的造境特色。而这种造境又是基于“全身远祸”上的考虑,因此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创作基本原则。其吉庆祥和的特色表现在喜写东南方位、秋菊花草、鸟树名物、良佳时日、鸡狗声音、安泰祥和理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孙佳聪 《文教资料》2014,(36):29-32
冯梦龙以编辑通俗作品闻名于世,其诗集久已亡佚,诗作散于各书,故他的诗歌作品一般人不为所知。现留传下来的诗歌按其思想内容分类为爱情诗、咏女诗、讽刺诗、农事诗、情景诗和吊唁诗,按这个分类亦可窥见冯梦龙一生生活轨迹,其诗艺术特色亦有可观者。  相似文献   

11.
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这一主张有些违背作词的基本原则。从苏轼的作品看,其创作实践并未坚守其理论,有些地方甚至违背了“以诗为词”的主张。从苏轼的主张看,他主张词、诗共源,词只不过是“长短句诗”而巳。这将会使诗词出现合流的现象。苏轼“以诗为词”,不仅以诗的题材内容入词,还以诗的创作形式、创作方地广泛入词,这样就使苏轼许多词作常与其诗混淆难分。苏轼把“诗序”入词,结果使他的原有词牌往往被人遗志,反而经常取其词序和中词句当作新词牌名,这并非对词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张问陶关于描写清代中叶白莲救起义的时事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剖析了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作者的矛盾心态。肯定了其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及人民性,分析了其诗“沉郁空灵”的性灵特色及其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李煜诗     
李煜为词名所掩,其诗歌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通过搜集整理李煜存世的全部诗作及断句,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李煜诗歌的类型与表现力,可以发现,李煜诗的成就不亚于其词。李煜诗是他人生观的写照,能抒发真实性灵,往往以小见大,语短情长,虚实相生,一叠三叹,有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4.
论吴嘉纪诗的文化构成与创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嘉纪是泰州遗民诗群中存诗量最大、诗作也最具特色者,在清初诗坛占有突出的地位。王学左派思想的浸染、盐民与盐商文化及泰州一带的结社风气、吴嘉纪的遗民身分与泰州遗民的文化人格对其独具的心路历程以及诗作独特风格的形成起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吴嘉纪是中国诗史上继孟郊、贾岛之后最著名的苦吟诗人,其《陋轩诗》即凝聚了他悲苦而凄凉的一生,由此,形成了以“严冷”为基调的“野人体”,而他在艺术手法上最基本的特征则是多用并善用白描  相似文献   

15.
仁礼之教的“文质彬彬”境界是孔子美育的基本内容,仁为质,礼为文,二者构成了彬彬的和谐关系。同时,孔子还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文美形式,充分发挥其美育效果。在诗的基础上,孔子还进一步用音乐形式来教育,从视觉到听觉全面实现美育教育。孔子的美育机制,以仁教为根本,包容礼教、诗教和乐教。  相似文献   

16.
苏轼继承了宋初柳、石、欧、梅等诗人尚理重意的特色 ,并对其进行革新变异。他的诗拓展了意的内涵 ,特别是他后期的贬谪诗 ,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创造了独特的意趣美 ,形成了宋诗追求意趣的风尚  相似文献   

17.
秦少游以词名家,他的婉约词被称为“词之正宗”(清先著《词洁》),又有“词坛颇袖”。(清陈廷掉《白雨斋词话》)之誉。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只是为词所掩,人们重扣了他的词却忽略了他的诗,少游观存诗二百四、五十首。分析研究他的诗歌创作,探讨他匍后期的诗风,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他整个文学创作基本特色的认识。陈师道《后山诗话》说:“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这是就地前期的诗歌而言的.秦观早年的诗风十分鲜明,在他的师友间得到了异口一词的品鉴。张来在评论苏氏及同门友人的一首诗中说:“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鹏峭霜…  相似文献   

18.
感遇诗强调"风骨"与"兴寄",在创作中主要艺术手法为"有感而寓于言"。经过陈子昂的实践,感遇诗的基本立足点和特点已确立。其后,张九龄在感遇诗的创作上继续深入,他把陈子昂感遇诗庞杂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保留其"兴寄"之体的特色,也就是感遇诗的最基本的特点和立足点。在张九龄的诗里,"比"和"兴"作为诗歌创作的两种手段的痕迹非常薄弱,可以说整篇都是"比兴"。更注重诗中有所寄托。白居易的讽喻诗是对陈子昂感遇诗的继承与发展,白居易的讽喻诗与陈子昂感遇诗中的感事类一脉相承,并且白居易的咏物寓言诗,以及对比兴手法的熟练运用都充分证明了白居易对陈子昂感遇诗的继承与发展。所不同的是,陈子昂的诗重在批判,而白居易则重在讽劝。  相似文献   

19.
《续小娘歌十首》是元好问丧乱诗的代表篇什之一,其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都值得单独对它加以品评。而对此诗内容的理解又存在着一定分歧,故有必要对之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0.
诗歌极为繁富,“自然”是苏轼诗的特色。内容的“自然”表现在哲理诗?景物诗、政治诗中,事与理、景与情融合无迹,真实自然。艺术方面的“自然”,不论其风格、用语还是表现手法都有所体现。本文还试着从他的禀赋、学识和经历方面探讨苏诗“自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