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苹果公司推出iPad后,关于iPad能否拯救报刊出版业的讨论一直不断。有人视iPad为报刊出版业的救星,认为iPad基于苹果App Store成熟的收费平台,有助于报刊出版业推进数字化收费阅读。  相似文献   

2.
王菲 《新闻世界》2014,(10):93-94
新媒体的出现是传媒业发展的机遇,但同时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严峻考验。很多人对报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报纸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必将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媒体。在这种现状之下,报业的未来在哪里,已经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及广大受众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3.
李杰 《编辑之友》2015,(8):80-83
作为报业数字化浪潮中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云报纸从其概念提出到成功出版,始终面临着两种声音与论调:一种认为,云报纸能让“互联网活在报纸上”,能成为拯救报业的救命稻草;另一种认为,由于其费力程度高,受众需求小,云报纸注定与之前的二维码命运一样,只是昙花一现.到底哪一种论调是贴近实际的,文章通过对云报纸及其信息收受模式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进行网络调查,对云报纸编辑出版的策略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旭丽 《今传媒》2012,(8):77-78
iPad平板电脑的出现和风靡使陷入困境中的传统媒体找到了一个新的展示平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趁势在iPad上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全新概念的电子报纸《日报》(The Daily),期望iPad能扮演传统报业的救星角色,"颠覆传统游戏规则",将报纸内容、iPad形态和付费阅读及新型商业模式融合于一体,完成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但缺乏精准定位、面临其它众多应用软件的竞争以及盈利模式实践难度大这些尚存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从而成功实现纸媒的"iPad转型"。  相似文献   

5.
2011年2月2日,新闻集团在iPad上发行数字报纸《TheDaily》(《日报》),引起舆论关注。尽管默多克声称苹果新发布的iPad或将拯救报纸出版业,但它带给传统报业的冲击绝不会如此简单。变化的是纸,活的是报以及报纸生存三要素报纸真的将销声匿迹吗?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报纸的形态。如果把报纸理解  相似文献   

6.
优势互补,报业与新媒体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不少人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媒体,加快报纸消亡的速度.我认为,"报纸消亡"的预言不符合世界媒体发展的历史走向,更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报纸在中国虽不可能长盛不衰,但也绝不会谁说消亡就消亡.报业与新媒体之间不是淘汰与被淘汰的关系,而是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报纸如何对抗网络?这是当下许多报业老总在考虑的问题。我认为报业的大环境变了,传统媒体的人士必须确立新的传播观。这个大环境就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接受消息与制造信息的载体,也可以称之为个人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的观念就是依照每个报社的编辑方针  相似文献   

8.
杨立  乔旭 《新闻与写作》2012,(10):52-55
新媒体在中国发展迅猛,形态日益丰富,社会影响越发深刻。iPad的问世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搭建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许多媒体开发了适用于iPad的应用软件,报业也展开了积极的尝试,推出报纸的iPad版,希望这一新形态能为报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有些报纸iPad版已趋于成熟,本文通过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分析,探讨iPad在报业发展中的应用与走向。  相似文献   

9.
报纸新闻网站、电子商务、手机报、iPhone、iPad客户端、WAP手机广告、数字家庭服务平台、社区网站、可视化搜索、电子阅读器、LED项目……无数的新渠道与新的赢利模式被特别有危机感的报人创造出来.那么,哪个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报业未来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透过iPad,我们能否肾见报业的未来?这个问题或许至今无人敢下定论,但平板电脑在传媒界掀起的层层冲击波,确实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传媒业对报纸未来形态的想象空间。许多媒体开始尝试推出iPad本的新闻应用程序,并用iPad武装记者编辑,这一时尚数字平台承载了不少传媒人对报业转型的万千期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报业发展格局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对报业发展非常不利的观点似乎逐渐占了上风.认为现在是报业的冬天。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宣称中国报纸可能在30-35年内消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报业寒冬以来,传统报刊媒体纷纷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试图为报纸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其中,与新媒体融合,推出网络版、手机报等成为了传统报纸降低成本,摆脱困境的首选。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引发了报纸媒体借助平板电脑发行报纸的热潮。从世界范围来  相似文献   

13.
今天,很多报人为自己出版的报纸的前景担忧,业内悲观气氛浓厚。作为传统媒体,纸媒的未来就一定乏善可陈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现阶段报网互动已经走向纵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中也孕育出了报网互动的新课题。报纸和新媒体有较长的共存期报纸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心中最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但进入21世纪后,网络的蓬勃发展对报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央视市场研究中心(CTR)的一组数据表明传统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媒体巨头罗伯特·默多克近日发表名为报业未来:在陈旧中前进的演讲,在驳斥了网络将使报纸不复存在的预言之后,他认为,未来报业要改变发行方法,以期在未来达到新的发展高度。默多克说,报业将逐渐从一个物  相似文献   

15.
陈力丹 《今传媒》2007,(1):17-19
1、报纸会消亡吗?报业生死之争 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2006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迈尔2044年的预言.  相似文献   

16.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介质,也许未来有一天不再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介质.然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五国,以及快速发展中的第三世界来讲,我们不能断言报纸命运已将终结. 国内,继都市报创造辉煌之后,专业财经类报纸异军突起,中等城市报业竟争开始升温,地铁报、社区报等免费报纸开始引领风骚. 报业的生存与发展仍在曲折中继续.报纸这个已有的媒体平台,还有很多尚待我们挖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文才 《新闻记者》2008,(12):21-24
当传统报纸正在为报道全球金融危机而忙得不亦乐乎时,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经济衰退将给报业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报纸的广告量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而减少,由于纸价的上涨报纸无奈提价致使发行量不断萎缩,老百姓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掏钱买报纸的欲望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一、经营网络版: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当数字技术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的时候,惟有深刻把握其力量作用的价值底蕴的人,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我们认为,从网络版的经营做起,是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纽约时报"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的声明,关于平面媒体未来的争论更加激烈.很多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印刷报纸将消亡.这是许多报人都在焦虑地思索的一个问题.平面媒体会不会沦为网络的信息供应商?这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冬天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平面媒体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对于冲击最大的地方平面媒体,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20.
可以肯定的说,未来的报业绝不仅仅是报纸业。宣告“报纸行将消亡”或许是不智的,但报纸在新的媒体发展格局中被边缘化,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部分媒体研究者认为,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报纸产业,而是报道产业,未来的报业势必将转型为新型媒体机构。报与网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将是一种“共生关系”,“报即是网,网也是报”,媒体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界限分明。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产业形态。差异性将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