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资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对现代旅游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旅游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任何安全问题的发生都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形象,减弱旅游者的忠诚度,损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科技支撑的纬度,从旅游安全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旅游安全管理和科技支撑的内在共生性分析,总结出旅游安全评估与恢复系统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旅游安全事后恢复、旅游安全事后调查与评价以及旅游安全事后学习。对此阐述以期能够为旅游业安全管理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岛屿旅游安全是滨海旅游开展的前提,而从旅游者视角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能具体指导岛屿旅游安全管理。本文对东南沿海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平潭岛进行实地考察、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平潭岛旅游者安全感知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台风、浪潮等海岛自然灾害、海鲜中毒、海鲜污染、轮渡事故是海岛旅游者最为担忧的,而旅游者海岛旅游安全知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不成熟和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海岛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向大众化的普及和发展,旅游安全也日趋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并直接对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旅行社产品的完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分析旅游活动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环节中不同的安全心理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将使各旅游企业充分意识到旅游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高度重视旅游活动中各环节的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为充分把握旅游者的安全心理需要、旅游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海岛旅游安全防范意识研究能为海岛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切实参考和有效依据.该研究将海岛旅游安全防范意识区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于不同的海岛旅游安全事故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相同;安全防范意识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旅游者认为越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越有必要进行防范,更乐意采取防范措施,且采取防范措施越不会影响游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安全、交通安全、游览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旅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旅游安全问题可借助于智慧旅游,建立认证衔接机制,实现交通要素物联,加强景区智能监测系统,推行旅游数字化管理方式,提高旅游者的出行安全和旅游体验水平加以解决,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行安全及其保障论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行安全是每一个旅游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在途安全、住店安全、游购安全等,在旅行生活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旅游者只有具有充分的安全知识,注意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并按要求参加旅游保险,才能够有力地保障自身的利益,享受旅游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面向旅游者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者安全是旅游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但我国的旅游者安全保障工作面临艰巨的挑战。通过对2006-2008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我国旅游安全突发事件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提出了面向旅游者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基本结构和保障机制。研究提出,安全信息服务、行为引导服务、应急救援服务和基础保障服务是面向旅游者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供给内容。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无小事,旅游景区安全工作对于保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保障旅游景区安全对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业的重要性,在对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了产生旅游安全隐患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自驾车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备受旅游者亲睐。但是,由于自驾车旅游本身的特性,自驾车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自驾车旅游的自主性、体验性以及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与旅游安全直接相关。应从旅游者自身、自驾车旅游组织方(者)、旅游目的地以及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四个方面保障自驾车旅游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分析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对策:制定并落实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完善湖泊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标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天气预报、水下障碍物、游客容量等安全信息管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报警与救助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室内标本鉴定和查阅整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有毒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有毒成分及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有毒蕨类植物有5科5属7种,均为小毒,占蕨类总数的6.4%,有药用、食用、观赏等多种用途。本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太白山有毒蕨类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锐齿栎是秦岭中低海拔区域的主要树种之一,对秦岭佛坪、长青和太白山北坡三个区域分布的锐齿栎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佛坪自然保护区,锐齿栎分布范围最大,个体数量多,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落叶阔叶林将是该区域将来的主要组成类型,锐齿栎和化香树等阔叶树种将成为该区域将来的主要组成成分.(2)在长青自然保护区,锐齿栎分布范围大,个体数量多,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针阔混交林将是该区域将来的重要组成类型,锐齿栎、铁橡树和华山松等将成为在群落中具有明显优势的树种成分.(3)在太白山北坡,锐齿栎种群分布范围很小,个体数量和幼龄个体较少,种群结构趋于衰退,该地区的锐齿栎林很可能在将来被其他类型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主梁上的狭长区域,四周被县辖国营林场、集体林、自留山包围,近年来由于对该区域无序与过度地旅游开发,对保护区主要功能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不断增加的森林公园、避暑山庄、自助游线路、商业活动摊点等,使得自然保护区出现"孤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干扰和破坏、环境被污染、管理难度增加、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科学审批、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等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采用分带调查法和经典分类学研究方法对苍山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鉴定。结果: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以往资料,共记载该保护区大型真菌2亚门,5纲,50科,114属,279种。结论: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其中以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等野生真菌较为著名,经济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广西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生态旅游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保护区自然资源为背景,生态保护为前提,瑶文化旅游资源为突破口,树立鲜明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旅游联动,打造西南瑶族文化旅游圈,以促进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运用濒危系数、遗传多样性损失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1 2种国家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属一级保护的有星叶草、大果青、青檀、紫斑牡丹 4种 ,属二级保护的有金钱槭、山白树、水曲柳、羽叶丁香 4种 ,属三级保护的有野大豆、膜荚黄芪、华榛 3种 ,属四级保护的仅狭叶瓶尔小草 1种 .提出了加强珍稀植物保护的措施 .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因其生态原生性与完整性已成为我国旅游热点之一,旅游开发已探讨诸多.实际工作中在处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时,看重了开发而忽略了保护这一前提.不恰当的开发已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现状,着重探讨了盲目开发所带来的生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强调自然保护区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地开发,明确功能区范围及功能,严禁在核心区进行任何旅游开发活动,倡导生态旅游,以确保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引发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的产生,既有源于导致旅游安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两岸之间的独特性原因,且一般性原因中也隐含有源于台湾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以及台海旅游现状等台湾特色。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安全问题不但事关台湾旅游的形象、品质、大陆人民对台湾的认知,而且事关两岸人民的相互感知、认同和交流合作,为此,需进一步扩大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加强管理,提升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品质;并创新思路,共建两岸旅游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襄阳市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具有佛教、隐逸、诗歌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鹿门山旅游开发对于满足人民生态文化需要、"四个襄阳"建设、盘活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位和抢抓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加强环境保护、塑造旅游形象、开发特色产品、加强旅游管理、更新发展理念和加大市场宣传等六方面进行文化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0.
徒步旅游是以户外行走的旅行方式观光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当前国内对徒步旅游理论的专研较少,而实际的徒步旅游活动又如火如荼。结合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证研究,揭示徒步旅游发展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徒步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