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昌 《江苏教育》2013,(18):29-31
<正>"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改的深入,人们对"教"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念中的"教"是"引领""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为师的"能者",更是领航的"舵手"。为了引领不偏离航线、指导不发生失误,教师必须做到"教正确"。因为"教"要通过"讲"来实施,"教正确"的效果要通过"讲明白"来获得,所以"教正  相似文献   

2.
"先学后教"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学的过程."后教"是教师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先学"与"后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承.实施"先学后教"必须彻底改变教师的角色观;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善于激发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3.
高子阳 《江西教育》2012,(10):11-11
<正>在课改背景下,课堂上教师要不要讲,应该怎样讲,众说纷纭。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谆谆告诫我们:"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正>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关于教学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浓厚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基本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使用语文从而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刷新传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研系统面对基础教育"坐大盼强"的特殊省情,保持着教研必须先行的良好态势;针对基础教育"由大变强"的特殊阶段,丰富着教研必须转型的生动实践;践行基础教育"既大又强"的特殊要求,体现着教研必须研教的价值取向。做好我省教研工作,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追根溯源,坚持教研必须研教;聚焦课堂,体现教研必须研教;提升素质,实现教研必须研教。  相似文献   

6.
[前言]学习与教学首先都是独立的活动,学生与教师都是独立的实体。学不等于教,教也不能代替学,但教必须促进学。所以,教学设计理论强调的是:教虽然不能代替学,但教必须围绕着学而展开,以学习者为焦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学作为一种外部条件必须与学习的内部条件相适配。虽然我们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出是外部条件还是内部条件更为优先与  相似文献   

7.
讲评课是反馈教与学效果的综合课型,也是高中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目前,讲评课主要存在下列问题:教师"一讲到底",讲评缺少针对性;教师"就题论题",讲评时不能进行变式训练,拓展延伸,缺少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改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实行"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1、教师内涵的转变。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课前对于教材内容钻研得比较深入,准备得比较充分,课上就可能做到运用自如,对讲课中遇到的问题,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因此钻研教材的能力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一、钻研教材,不要忘记"综合"两字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只教那篇  相似文献   

10.
"以教人者教己"是本校根本方法之一,我们也必须说得很明白,方知他效用之大.昨天邵先生教纳税计算法就是"以教人者教己"的例证.邵先生因为要教大家计算纳税,所以就去搜集种种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融会贯通起来,然后和盘托出,教大家计算.他因为要教大家,所以先教自己.他是用教大家的材料教自己.  相似文献   

11.
<黄鹂>是一篇凝聚作者深刻思考的优秀散文,寓意深刻,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如何讲好这篇课文,怎样才能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珠联璧合,并且卓有成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因此,必须让"教"和"学"在教学中体现出和谐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  相似文献   

13.
在课改背景下,课堂上教师要不要讲,应该怎样讲,众说纷纭。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谆谆告诫我们:"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知识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与"学"应该"和谐共振".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缺失,而且要主动发挥.一是问题设计要别具匠心.二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讲究质量,要让母语焕发出人文光彩;三是朗读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四是灵活科学地处理"生成".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把自主体验学习过程的权利还给学生,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实现课堂"高效".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来打量今天的德育,我以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缺乏的正是一个"真"字.德育当然决不能被"放松和削弱",而只能在改革中加强;但不管怎么"改革",这德育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是"真诚"的.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就两位教师教学"染"字的情况而言,如果单看这一个字的教学效果,当然是第一位老师更有效一些:好好的一块布,不要被一点墨给糟蹋了,说得简洁明了,也富有童趣. 但是笔者认为,识字教学不能只看一个字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只把眼光囿于教孩子记住某个字的字形,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识字、记字的能力.还是以"染"字为例,孩子为什么容易把这个字写错?主要原因就在于与"染"字结构相似的字如"梁""粱"等,其右上部分的"九"都有点,这对学生的记忆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丸"这个部件也经常出现在一些汉字中,如"熟""执""热"等,这些字中的"九"为什么要加点呢?自然又给孩子的记忆增加了难度."一点墨水"的故事教孩子把"染"字记住了,那以后碰到那些要加点的字该怎么办呢?又该怎么给每一个汉字编上一个有趣又好记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要教育学生,打动他们的心灵,必须明白他们的心理,保护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人格.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必须与理想一致.如何实现"人教,当仁教"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竹不除当路笋,惜花留得碍人枝;为师不忘童年梦,常将学生心比心.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生对"生评教"的认同度,关系到"生评教"本身的效度和信度,也关系到"生评教"结果用于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深度及效果,是直接影响"生评教"成败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师生对"生评教"的认同度,必须确立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加强组织者与评价者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特征和教学个性特点的体现程度;实现评价形式的标准化和操作过程的规范化;让评教结果反馈科学化并且建立"以评促教"的效能跟踪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于"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只有灵活运用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就湘教版必修Ⅲ《区域发展差异》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