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者的成长与文学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选择的经典成长小说代表了成长的几种方向。《苹果酒屋的规则》就正式这样一部给人成长的小说。文学阅读给了成长者巨大的精神支持,经典成长小说中的话语成为他们的成长的指明灯。文学阅读启发了生活解读,而生活解读是文学阅读的深化与发展,生活的解读与文学阅读结合起来,走向成熟。成长者的阅读方式便是反复阅读,通过反复的阅读,读者可以反复体味成长。处于初中学习的学生正是这样一群成长者,反复的文学阅读给了成长者启发与领悟,使他们对于成长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也正是这样的反复阅读使得处在这样的年纪的成长者确立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并通过这样的有意义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加深对于这样有意义的成长类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在感受其成长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评价的改革,成长档案袋评价应运而生.作为评价载体,成长档案袋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儿童成长历程的点滴,为儿童发展水平的评估提供了全面、丰富的信息.成长档案袋具备独特的特点、建立原则和步骤,对儿童的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成长的心灵家园。开始不是分离为教师和学生两个阵营,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结果不仅仅是学生复制了教师和课本。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及课程三者互相作用的复杂、开放的动态系统;应是师生生命悄悄成长的图景化、意境化的生态系统。新课改的价值取向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融为~体,彼此激励学习和创造,让智慧活跃起来,让生命灵动起来。成长课堂里有疑问与辩论,有困难与抗争,有停顿与思考,有错误与宽容;成长课堂里有慧心与感悟,有泪水与笑声,同样有鼓励与成长。总而言之,成长课堂教学终极关怀是师生生命的灵动成长,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活动计划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纲要和规划,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指南和保障。怎样指导学生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呢?本文试以人教版四(上)"成长的故事"为例说明。[教学呈现]一、紧扣主题,明确活动要求1.话成长,明方向。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展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去感受"成长"。别小看了"成长"这两个字,不细心发现,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成长吗?生:成长就是节日那天为妈妈洗了一回脚……生:成长就是让你想起以前的事情觉得好笑……师:每个人对成长有不同的理解。成长的过程有快乐,有痛苦,有幸福,有失落……总能带给我们感动和启示,这才是最珍贵的。(板书:感动、启示)今天,我们就去寻找那些感动我们、使我们受启发的成长故事。(板书: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当校长以来,我规划实施了"儿童成长支持计划"。我更清楚培养优秀教师是支持儿童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一直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如何支持教师成长是支持儿童成长必须面对的课题。教师的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其中有顶峰期,也会有低潮期;有驾轻就熟时的意气风发,也会有自我否定时的徘徊不前。鉴于此,我把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试用期、成长期、高原期和成熟期,在动态变化的教师成长过程中进行研究,找准每一位的提升点,让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得到提升,都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6.
整体赏读成长是一首歌,歌声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高潮也有沉寂。作家对于成长的认识源自自身体悟,但对我们而言,却也是珍贵的提醒和启发。珍惜每次的成长,是我们永葆生命活力的方式。请用心感受成长的幸福,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1岁成长的是身体,10岁成长的是知识,20岁成长的是情感,50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  相似文献   

7.
流沙岁月     
我们都在慢慢成长。成长的道路有宽有窄,有坦途有急流。让我们借鉴故事,增添成长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袁仁忠 《教师》2013,(7):121-122
作为参加工作18年的教师而言,我的成长之路可谓经历了许多许多,从事乡村教育15年,城区教育3年。一直以来我都是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见证了许多年轻教师的成长过程,我认为现在教师的成长困惑有许多是教师自己给予的,也有许多外在的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成长,今天我只是肤浅地谈谈自己从事教育以来如何成长和应对困惑的。  相似文献   

9.
成长瞬间     
《小学生》2015,(Z1):8-11
有那么一瞬间,你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有那么一瞬间,爸爸妈妈感动地说你终于长大了……这些瞬间,都在生活的细节里,比如你为爸妈洗了一次碗,比如你终于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苦心,比如你终于懂得了为别人着想……这些,都是成长的瞬间。本期和大家分享自己成长瞬间的同学们,都体会到了甜蜜的成长,你呢?是否愿意和身边的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生命成长是教育的本质,道德成长是生命成长的核心。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道德成长。探究道德成长需要弄清楚它的理念架构、成长需要和实践策略。道德成长理念的架构包含道德成长的概念、过程、机制和价值。道德成长需要有完善生命结构的需要、呵护生存环境的需要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道德成长实践的策略有:根据人的成长需要,建构适宜道德成长的课程,创设滋养道德成长的课堂,开展锤炼道德成长的活动;根据人的发展潜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践行。  相似文献   

11.
塞林格和苏童作为书写“成长小说”的大家,他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少年形象。塞林格开风气之先并对苏童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后来者.苏童在少年成长背景、人物个性打造上和塞林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塞林格“成长小说”的少年视角叙事和语言风格也影响了苏童的写作.苏童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独特认知在这些方面又有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因此,苏童对塞林格既有借鉴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顺应社会对教育家的呼唤,当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家。这些教育专家出现的背景和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是很多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五位语文学科教育专家成长经历的审视,从时代和学科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家成长的社会土壤和基本规律,最后指出,当今中国的文化转型和教育改革是教育家成长的社会环境,而语文教师在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中,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具体过程体现为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3.
精神家园给人以价值方向和精神寄托,有了这一家园,人的生活就有了航向和目标。童年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就像一株蓬勃成长的树需要营养的土壤,童年的道德成长需要精神的家园。学校德育就是要为学生建构精神成长的家园,学生对道德的生命体验与内化并自觉地实践才是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它一定会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成为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成长,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或正在成长。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并不相同。美国有一部一百多集的情景喜剧,叫《成长的烦恼》,曾经在黄金时段播出,吸引了很多人,享有很高的收视率。剧中三个调皮可爱不断长大的孩子,他们有欢乐,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到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课堂学习成长记录、写作成长记录、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和学生说话成长记录、学生学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是我们进行语文教改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改班与非教改班的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明,过程性评价的确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听的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康旻 《现代教学》2008,(10):54-55
随着我校对学生成长中的主动发展能力的日益关注,我们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成长需求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创生性思路大大地打开,“校园小当家”“双班委”“红领巾招聘会”等一系列有创意的学生工作“繁荣”了校园,学生在成长中所经历的角色也从班级层面上升到年级、校级层面。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在新课改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老师,每一次成长,我都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每一次挣扎,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我在痛苦中收获,在痛苦中成长,在痛苦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9.
人有两种成长,一个身体的,另一个精神的.   身体的成长显而易见,通俗易懂.身体的成长含义是吸收了外界的物质力量,体内的物质变得更多和更加结实,其方向是指向空间的延展和物质结构的结实.……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的多维度构建方式和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社会的不断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和伦理价值影响。《小妇人》和《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们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氛围,而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和成长追求。她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伦理价值观因为社会发展而进步,同时也受到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有收获,也有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