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赫斯特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他的名字被当作"黄色新闻"的同义词,赫斯特之所以为人诟病,与其自身的报刊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本文选取1887年至19世纪末赫斯特的报刊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归纳总结赫斯特黄色新闻办报手法的内容及形式,进而揭示赫斯特黄色新闻手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黄色新闻是指以大量的图片和煽情报道吸引受众的眼球,以低售价、高发行量赢取高额利润的办报方式,作为蔓延西方新闻界的普遍现象,这是一种国际化的新闻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在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的竞争中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两个鼎鼎有名的报业大王。一个叫普利策,另一个叫赫斯特。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创办了《世界报》,他的名字和报纸震动了美国新闻界。赫斯特年轻时不爱学习只贪玩,但对办报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潜心研究着普利策办的《世界报》。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接过了银矿老板父亲的《旧金山考察报》,学着《世界报》的办报方法,使考察报成了旧金山最畅销的报纸。1895年,他发誓要与普利策争个高低,便来到了纽约,创办了《纽约日报》。  相似文献   

4.
上回说到,赫斯特来到美国的报业中心纽约与普利策比高低,其结果怎样呢?赫斯特说服他的母亲,卖掉了安那康达铜矿的家产,带着750万的巨资到纽约,于1895年买下了一家每年要亏损100万元的《纽约日报》,以它作为基地与普利策的《世界报》竞争。结果,赫斯特赢得了“黄色新闻大王”的雅号,开创了“黄色新闻事业”史的先河。“黄色新闻”一词的来源,是这样的——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报纸上经常用漫画、插图来招引读者。1889年,普利策在美国最早采用彩色印刷报纸,出版定期连环  相似文献   

5.
在19世纪末这段所谓“记者的黄金时代”,美国报业巨头小詹姆斯·戈登·贝内特、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麾下各有一批名记者为其主子奔走鼓噪.詹姆斯·克里 尔 曼(JamesCreelman)不但是一位擅长报道战争和风云人物的名牌记者,而且先后效力于以上三大报业主,他更因采访西美战争以及同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的特殊关系而名噪一时.今天,人们在评析“黄色新闻”这一新闻史上的特殊现象时,不能不提到  相似文献   

6.
自1897年普利策与赫斯特缔造黄色新闻伊始,到今天一百余年的时间里,黄色新闻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一个令世界新闻界头疼不已的新闻现象。黄色新闻的巨大生命力根植于普通民众的庸俗化当中。色情、暴力与犯罪等刺激性和负面性的传播内容,作为庸俗化的代表,依次活跃在古代的通俗化、近代的市民化和现代的大众化中。在近代,大众化报纸的勃兴使市民化有了与新闻结合的机会,于是,黄色新闻成为大众化新闻中连接庸俗化需求与报纸、利润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最让总编辑放心的编辑”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反恐怖、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党报的宣传舆论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高级编辑和业务部门领导,王定贵对“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认识尤为深刻。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王定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上时刻绷紧“政治家办报”这根弦,  相似文献   

8.
新新闻主义概述新新闻主义的应用最早可以追寻到19世纪后期的新式新闻事业。当时,普利策和赫斯特在办报实践当中已隐约采用了新新闻主义的方法来采素材、写作  相似文献   

9.
经过对"比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到"比较新闻学"是一个相对较年轻的课题,探索中可查阅的资料也比较少。文章三个部分分别从比较新闻学定义认识、中美新闻写作倾向以及新闻写作中的"妖魔化"现象着手,来探究中西新闻差异以及我国新闻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徐铸成先生的办报思想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徐铸成先生的办报生涯,重点分析徐铸成先生在《大公报》和《文汇报》期间特别是主持《文汇报》时所体现出来的办报思想:爱国主义办报思想、独立办报思想、"新闻烹调学"以及人才培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钱晓文 《新闻爱好者》2011,(20):118-119
目前关于史量才新闻思想研究集中在对"史家办报"思想的内涵与价值的理解与诠释。论者多从办报与治史的关系上加以论述,这不无道理,但难以揭示出办报作为新闻事业与治史的本质区别。从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来考察,"史家办报"思想根植于中国史学传统与文化,更是源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办报理念,在传媒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社会责任论。"史家办报"作为中国化的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其形成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史氏的办报活动、办报环境等紧密相连的,因而在内涵与意义上表现出与西方的社会责任论诸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13.
“导向论”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家办报”以及政治家办台、办刊的具体体现。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导向论”。 “导向论” 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是新闻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新闻舆论要讲导向,导向要正确,要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这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新闻传媒的负责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1、导向是政治家办报的体现。 首先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是毛泽东同志。1959年6月,毛泽东同志对吴冷西同志谈到“去年”的“头脑发胀”、“大谈共产主义”、“谁也没有注意价值法则,可是…  相似文献   

14.
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几乎完全是由于新闻记者的原因而引起一场战争的事例,历史上是鲜见的。十九世纪末的“美西战争”被人们称为“新闻记者的战争”,又因为《纽约新闻报》主办人赫斯特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此次战争又被称为“赫斯特的战争”。赫斯特的时代正是美国新闻史上所谓的“黄色新闻”时期。新闻界以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虚构荒唐的新闻来吸引读者。他们对每一件新闻都要加以渲染,以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界普遍认为,"新闻敲诈"的概念最早由马克思使用,该词是据马克思作品翻译而来。言下之意,该词当属德系外来词。然据笔者考察,马克思关于"新闻敲诈"的概念与近现代学界、业界、官方所使用的"新闻敲诈"含义并不匹配,也不存在明显的承继关系。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下简称《马恩全集》)的记载,其中文版是在俄文版基础上转译,虽参考德文手稿,但笔者猜测该词的含义已偏离了原义;同时,从词汇学的角度看,中国本土亦具备产生"新闻敲诈"一词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新闻战线贯穿2004年全年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好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办报,切实认真学,认真找,认真改,整顿和培养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办报队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将我国新闻低俗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潮对比,借鉴"黄色新闻"的沉浮经验,用于改善我国的新闻环境,规避新闻低俗化。  相似文献   

18.
桑木 《当代传播》2003,(3):23-25
对于“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还是“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的认识并不统一。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学们往往运用“概念的区别性思维”来对“新闻价值”进行研究。本本总科学术征的态度,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新闻价值”上的“概念区别性思维”错综复杂的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学界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对新闻价值的研究恢复,打破了新闻价值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认识局限,在对西方新闻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闻价值的一系列研究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学界对新闻价值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价值的概念入手,认为新闻价值是一个体现关系的概念。进入21世纪,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层面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20.
张乃瑜 《大观周刊》2012,(50):34-34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在《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上展开了一场关于“黄孩子”的争夺战,新闻界把这种报纸称为黄色报纸.并把报道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也由此产生并迅速席卷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