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17):77-79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闻传播模式蓬勃发展,视频评论成为主流媒体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竞逐发力的重点领域。要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中引领舆论,需要从表达的切入点、视角、话语方式等多个维度对提升主流媒体视频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淮秀帮”作为网络创意配音的代表团队,其发展模式是值得分析借鉴的.“创意配音3.0”从网络平台到电视平台再到院线平台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为网络视频业起到了指引的作用.可以说,“淮秀帮”对于网络视频业的启示,即“创意为王,多角度叙事”、“法律规制,避免侵权”、“迎合主流,发展多元文化”、“社群经济,抢占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3.
李婷婷 《视听》2023,(5):14-17
主流媒体短视频实践从话语选题、序列结构、私人化阐释、多模态符码等层面进行转向,探索并形成了精准触达的话语生产机制、汇聚多元主体的话语融通机制、激发公共情感的话语扩散机制等三方面的独特效能机理。主流媒体需进一步克服其话语传播困境,在平衡媒体话语的可看性与可信性、加强人格化叙事、深化PUGC模式等方面推进主流话语与短视频传播平台的深度融合,以充分发掘主流媒体话语的连接能力、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由风行与SMG百视通首创的"台网融合"模式,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三大主流模式之一近几年,随着网络视频领域的不断洗牌、资本市场的战略转移,诸多网络视频类企业纷纷以"抱团取暖"的形式集体走"合","台网融合"则成为网络视频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群从最初的网络社区逐渐发展成以移动端为核心,连接人与信息等一切的社群生态。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属性社群,以映客美拍为代表的直播社群,以AB站为代表的弹幕视频分享社群、以知乎为代表的知识类社群等,共同构成了新型网络社群的基本格局。舆论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舆论来说,新型网络社群具有"双刃剑"性质:既可以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也可能是一种解构性力量。新型网络社群中舆情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舆情的生成、演变模式都发生着很大变化,舆论生成规则也在改变,经典传播理论在新型网络社群舆论场受到冲击,出现"两级传播"弱化与"意见领袖"泛化、组织"把关"弱化与个人"把关"泛化、"沉默的螺旋"疏离与回归的"钟摆效应"等变化,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探讨新型网络社群的兴起条件与主要特征出发,继而以网站备案信息在福建省的短视频直播社群美拍及近年来频频成为涉闽热点舆情发源地的知乎、微信等社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网络社群的在闽现状、问题成因、给福建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媒介完成了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的嬗变。近年来,视频特别是短视频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平台走进大众的视野,不少纸媒也开始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寻求机遇,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类短视频异军突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理论基础,试图对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类短视频进行全方位的媒介研究,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农民在话语系统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而话语权的缺失直接导致村民压抑表达欲望,增加与以城市为中心的主流社会激烈对抗的风险。本文将话语二分为现代话语和传统话语,认为现代话语是话语系统中的主流,现代话语通过以电视节目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实现由城市向农村的单向渗透,并分析乡村社会网络对现代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廖媌婧 《今传媒》2012,(7):70-72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国电视业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热潮,这个源自西方的节目模式为中国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经验以及参与体验。本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分析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描绘了在符号消费主义时代的媒介奇观中,象征资本权力如何操控民间话语,并将其纳入主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2015年视频网站迎来了自制综艺节目的"井喷"年,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节目从"小成本、低制作、收视欠佳"转变为"高投入、精制作、引爆网络"。腾讯视频自制的"素人"真人秀节目《我们15个》作为视频网站自制转型的代表之一,反向输出到东方卫视,表明了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潮流下,视频网站由于内容与制作技术的双重保障、受众高黏合度的优势与主流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反哺"传统电视台已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客观存在着两个话语空间。《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的代表,为融通两个"话语空间"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从四个方面研究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构建主流话语体系的实践和探索,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彭国坤 《今传媒》2014,(8):69-70
代表主流话语的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与代表底层话语的网络媒体对事物的解释时常产生冲突,面对主流话语所提供的排他性以及答案式的解释,底层话语采用间接、批判、拼贴、杂耍等方式进行文本解构来与之对抗。本文以3·15晚会后的网络舆论为例探析这种解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网络舆论环境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出现了有损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声音,主流话语的建构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东南卫视推出节目《中国正在说》,通过电视话语实践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用"中国话语"建构"中国形象"。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公开课,《中国正在说》在主流话语建构中采用了科学有效的策略。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正在说》在主题、故事、"展示"以及可靠叙事者的塑造上,都为我国主流话语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与现实参考。此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正在说》的主流话语建构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和补充,对主流话语的建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主流新闻媒体基于短视频APP平台传播新闻信息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主流媒体传播形式,两者融合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基于短视频APP平台的主流新闻媒体传播促进短视频从用户生产的内容模式转变为专业生产的内容模式,有利于提升短视频内容的品质,有利于拓展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接受到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以视频分享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正如火如荼,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监测数据,网络视频分享领域市场已经从2006年的高度分散发展为2008年初的相对集中,视频分享网站用户、流量相关统计数据增长迅速,个别指标接近综合门户,成为互联网主流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韩寒成名10年间,先后被媒体贴上不同的标签:从"叛逆出轨的偏才生",到"80后不负责任、率真狂傲的代表",到"敢于担当的80后",到"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标签变更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16.
一、引入网络公众评论员,呈现多方观点,拓展传统电视 新闻评论节目公众话语空间. 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事实即评论"的"单一信息发布模式"相比,目前以"新闻1+1"为代表的主持人"意见引领模式",和以专业人士对信息进行解读分析的新闻评论模式已被普遍认可和效仿.  相似文献   

17.
刘翔在伦敦奥运会比赛的失利及微博上的相关热议是具有典型性的传播学意义上的叙事。通过对微博中有关"刘翔事件"的言论及发布主体的梳理可以看出,在传播过程中左右当下舆论方向的是主流媒体、网络明星和网络公民三股力量,他们的话语代表着其所处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动机。N级传播时代话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事件的观照并不能揭示事件的真相,只是社会矛盾冲突所带来的话语狂欢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24):61-64
网络民粹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媒介动员策略,需要从价值逻辑、话语模式、管治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媒介治理。同时,主流媒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杰  赵林云 《青年记者》2020,(8):105-107
在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以报道严肃新闻为主,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着重传播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突出信息传播的社会效应,以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话语表达优势凸显自身的权威性,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演进,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智能平台迅速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视频广告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营销沟通和消费劝服手段,从过去的"简单叫卖"到如今"以情动人"的话语型转变,从过去形式及内容的简单移植到如今定制化、病毒式的有针对性营销传播,值得学者对今后广告发展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笔者以方太厨电2016年在网络平台投放的母亲节主题广告为例,运用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