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国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据新华社电)习近平主席关于读书这段谈话,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强大动力和学习榜样.我们应将读书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任务和负担.读书有哪些好处呢?我认为读书的好处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2.
年度声音     
正声音的高度与力度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新闻出版系统担负着双重责任使命,既要围绕中心加快改革发展,又要服务大局抓好宣传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情况下,报纸的新闻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对象,它能满足人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但是,真正能让人们静下心来耐心去品味的东西还是副刊。因为副刊给读者提供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和总能感染人的饱满的激情和活力。因此,办好副刊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利用副刊尽可能地把社会需要的政治的、思想的内涵通过更加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在一种轻松娱乐中体验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读书说白了,就是让我们自己心里有了一个任何的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马娜 《大观周刊》2012,(41):278-278
书,是一泓清澈的溪水,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芳草地。书中所表达的真、善、美对于人的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净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在校园中进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营造校园读书氛围,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声音     
《出版广角》2013,(7):94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多国记者的联合采访时称。议题水平高、拥有囚笼犹斗的向上精神。——行业观察家尤金·施瓦茨梳理美国全年重要的数字出版和电子书行业展会,盛赞DBW大会的议题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的童年好像是特别现世刻板的生活,只能通过精神的方式,从诗词歌赋中想象这个世界.阅读诗词,你会想了解诗人的一生发生了什么故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顺着这条线往下挖,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深邃杳渺、我们想象不到又没有边界的世界. 当下,有些人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但从务虚的角度来讲,读书和不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几天不读书,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慌.有书作陪,我生活中其他的娱乐,都慢慢地退居其次了.读书,让我的生活有了精神的愉悦和陪伴.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多少哲人贤达盛赞图书馆:集古今一切圣贤遗产之大成,是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宝殿,是思想的疗养院、精神的粮仓、人生的驿站和加油站云云。多少有识之士从自己和他人的经历中,认识到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能陶冶性情,涵养浩然之气,使人充实、明智、灵秀、周密、精邃、庄重、思  相似文献   

9.
刘萍 《湖南档案》2009,(12):1-1
成就一项事业,必须具有一种原动力——热情和毅力。 热情是心灵内部进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程。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会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热情只能保持30分钟,有的人热情能保持30天,但一个成功的人,能让热情保持30年.”  相似文献   

10.
文学书简     
八十四肚里空了,没啥写了,咋办?我采用两个办法。一是撂开纸笔,专心读书,读自己爱读的书。通过读书,开扩思路,调理情绪,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艺术感悟力。往往,读着读着,不期而想起某个题材可写,而且很快有了构思。这,可以叫作借别人的思想和艺术,激发自己的灵感。二是立即下乡,到丰富多彩、斑斓驳杂的生活中去,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去了解新新奇奇的事。往往,不仅能发现新题材,还能唤起记忆,发掘出忘掉了的“库存”。每下乡一次,总是收获颇丰。这,可以叫做让现实生活激发灵感。  相似文献   

11.
成就一项事业,必须具有一种原动力--热情和毅力. 热情是心灵内部进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程,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 "任何人都会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热情只能保持30分钟,有的人热情能保持30天,但一个成功的人,能让热情保持30年."  相似文献   

12.
王再承 《新闻窗》2005,(1):52-53
何谓幽默?关于它的定义不少,主要是指用含蓄、凝练、机智、风趣而又诙谐的方式(包括行为举止、谈吐文章等),揭示生活中的某种矛盾或哲理,令人发生会心的微笑。可以说,幽默新闻是一种用诙谐有趣的方式,提示生活中的某些矛盾或哲理,让人在轻松愉悦中感到意味深长、有所了悟的包含艺术表达方法的新闻。幽默新闻在国内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化生活的需求,才能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也谈图书馆员的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力 《图书馆学刊》2005,27(5):104-105
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走进图书馆可以让人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优秀馆员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癖好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相似文献   

16.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本劳动,一篇具有真善美价值的新闻作品能达到审美要求,可以更好地表现时代主旋律,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服务生活。真是新闻审美要求的基础。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只能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美是一种和谐,不管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如此:对自然来说,美是一种和谐景致;对人来说,美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外化,孔子的“里仁为美”就是这个道理。善和  相似文献   

17.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本劳动,一篇具有真善美价值的新闻作品能达到审美要求,可以更好地表现时代主旋律,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服务生活。真是新闻审美要求的基础。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只能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美是一种和谐,不管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如此:对自然来说,美是一种和谐景致;对人来说,美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外化,孔子的“里仁为美”就是这个道理。善和  相似文献   

18.
创意让我的生活有趣。创意无大小,关键在于我们发现了没有。这个世界充满创意创意生活即是用不一样的态度和方式去生活。这种意想不到的态度和方式,对于勇于创意的人可能是信手拈来。不需冥思苦想,只是在某个瞬间突发奇想,便能让生活变得有趣,让呆滞的环境充满活力。创意改变生活并无轻重大小之分,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都可以充满创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相似文献   

19.
陈永生的《档案学论衡》可谓是档案学论著中的一朵奇葩,他能从众人普遍关注的视野中独辟蹊径,将视线对准了一些看似已经约定俗成的基本问题,但又从中挖掘出新意,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整本书思辨、分析居多,洋洋洒洒几万字充溢着作者的沉潜深思和有见地的思想火花,让我不禁暗自钦佩,合上书时仍很激动,他那些睿智的思想能和你产生共鸣,感同身受,真正让读者有了一种读书的享受和快乐。  相似文献   

20.
王永杰 《新闻知识》2003,(12):33-34
有人对这个观点可能会不以为然,从他人的文章中也能挖掘出获奖新闻吗?我的回答是:可以!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阅读他人的文章,几乎成了我们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阅读,有时是带着一种消遣的心情,有时则是带着一种思考。常常地,所阅读文章的某种思想、某一句话或者某一种情感,就会突然打动我们,给我们一种感动、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时,若能及时地抓住这种灵感,并深挖下去,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甚至获奖作品的。近年来,我的两篇获得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就是在阅读他人的文章时受到感动、从而深挖下去写出来的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