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知道吗     
“工尺谱”是我国一种以文字为主的传统记谱方法。它所使用的谱字是由原来由民间吹管乐器的音位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成的。常见的“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一”等七个谱字来表示七个基本音级(相当于简谱中的“1、2、3、4、5、6、7”),因为谱字中含有“工尺”(同时也为唱名)二字而得名。在实际应用中,这七个谱字还可以在书写上加以变化,以表示更高,或更  相似文献   

2.
南宋姜夔《续书谱》与唐孙过庭《书谱》在内容上有着广泛的联系,表现为:二者内容有许多相应之处,《续书谱》对《书谱》中某些内容作了具体阐述和适当推展;《续书谱》文字有好几处直接提到《书谱》内容。《续书谱》改变体例于《书谱》可起到参照补充作用。本文还对《续书谱》价值作了一定探讨,以为它不仅是古代一部实用性较强的书法学习指南,而且有许多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世界公认的象形文字,中国音乐记谱法体系属于文字记谱法。欧洲的古代记谱法,则属于字母记谱法体系。如希腊字母谱、梭密字母谱Solm—isati-on、拉丁字母谱、梭发字母谱Tonisolfa,以及中世纪纽姆谱Neunes。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音乐的记谱法没有朝着欧洲五线谱坐标式的记谱方向发展?这个问团的探求是很有意义的,这里面包含着汉字和记谱法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思维以及音乐心智行为重要特点。现就中国古代几种主要记谱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俗文字概论     
俗文字概论荆贵生俗文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两千多年来,俗文字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俗文字,有人肯定它,有人否定它,但对它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的,要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了①。目前,一些有志于俗文字研究的同志组织起来,准备对俗...  相似文献   

5.
何大复年谱     
明代文学家何景明的年谱,刊行于世的,仅见刘海涵(海涵,字怡宣,光绪己亥岁贡,信阳白龙潭人)的《何大复先生年谱》.刘谱内容简略,引用史料、文字俱有疏误,所以,有必要为何景明重作新谱.年谱是研究作家的根据,又是为其作传的素材.多年以来,我们在研究何景明著作的同时,对刘谱也作了一些订正和补充工作.由于新谱是在旧谱基础上产生的,故新谱仍名《何大复年谱》.  相似文献   

6.
钢琴演奏中的背谱,与背诵课文等方式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将文字或者音符机械地背诵演奏,而是综合了视觉、听觉、手指运动、情绪变化、图像等多种因素,在钢琴教学中,以科学的方式进行乐曲背谱的教学,有助于演奏者有效解决背谱难题。  相似文献   

7.
宋代书法家苏轼说:“真如直,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者,未能行而能走者。”学书法者,大凡从楷书入手,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书法教学得出一条经验:学习书法从隶书入手,效果更好。一、从我国文字的发展史来看,隶书能承前启后,并为楷书之源。中国文字的发展,最初是字体的发展。我国文字的沿革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七级。从沿革顺序可以看出:隶书上承篆意,下开楷法,是现代文字之祖。唐张怀■《六体书论》说:“隶书,程邈造也,迹皆真正,亦曰‘真书’。”《宣和书谱》说:“上谷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  相似文献   

8.
我国操突厥语的民族有七个: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和裕固。总人口约六百多万(1957年)。维吾尔族人口五百多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维吾尔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八世纪就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过的文字有突厥文、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一九五九年进行文字改革,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一九六四年国务院批准推行新维吾尔文。维吾尔语跟同语族的许多语言比  相似文献   

9.
(三)《双(燕鸟)子》谱舞谱残卷中标名为《双(燕鸟)子》的共计三谱:P.3501卷内一谱,抄在《遐方远》谱丙与谱丁之间:S.5643卷内二谱,抄在该卷的最后两页(即第7—8页)。1.各谱原貌  相似文献   

10.
作为记录、承载、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媒介,工尺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诸多的分支和不同的形态.本文记述了冀中笙管乐的优秀代表--南高洛音乐会留存的传统笙管乐曲数目、套曲结构及演奏现状,对传承这些乐曲的文字载体--南高洛音乐会工尺谱--从谱字、阿口、板眼符号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历史是过去了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如何去考察历史呢?考察历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实物资料如文物、古迹。二为文字资料即书籍、碑刻。我国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实物资料极为丰富,为我们了解祖国的过去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我们考察历史的主要途径。我们考察商代以前的历史主要采用这种途径。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我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代开始。同实物资料一样,我国的文字资料也极为丰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数量大、传播广。…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不仅在我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 我国书法艺术为什么能够受到人民喜爱,不断得到发展,成为艺术园地里一朵永远开不败的花朵呢? 首先,是我国汉字的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文字是在语言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各国文字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图画文字、(亦即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由于特殊原因,我国文字还没有发展到表音文字阶段,几千年来一直保留着方块字的书写方法。因此,汉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在结体与构成上还有  相似文献   

13.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指出:"唐代论书法的人,实在不少,其中极有名为众所知如孙过庭<书谱>,这自然是研究书法的人所必须阅读的文字,但它有一点毛病,就是词藻过甚,往往把关于写字最紧要的意义掩盖住了.  相似文献   

14.
有了文字,古代的历史就容易了解.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6000年左右历史了.而在世界别的地方发现的文字也有许多,主要有三种: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文字笔划上粗下细象木头楔子的楔形文字或称箭头字(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公元前3500年发明)和字母文字(腓尼基人在公元前1000多年发明).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甲骨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关于“服饰”的文字.文章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探究来解读其功用,并进一步解读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文字来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语言是文字的基础,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又丰富了文字。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世界上汉语言教学正在蓬勃发展,而汉字书写笔顺的规范化,不仅为我国的教学应用所必需,也为汉字汉语走向世界所必需。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体,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顺序,总结一下,汉字的笔顺有八条规则:(1)先横后坚;(2)先撇后捺;(3)从上到下;(4)从左到右;(5)从外到内;(6)…  相似文献   

17.
文题材料:现在,电视字幕错别字实在太多了,有的字错得简直离了谱:“三思而行”成了“三四而行”,“斗智斗勇”成了“斗志斗勇”、“撮合”成了“搓合”等等,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荧屏上错别字之所以如此之多,主要原因是有关人员工作不认真,校对不仔细,当然也不排除文字功底差的因素。中学生有没有写错别字的,你如何看待这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课堂实录[问题导入]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师:汉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十分讲究炼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好了的同学举手发言。(多媒体显示)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早梅齐己(唐)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生1:用一个"独"字最能体现诗题中的早字,因为"独"就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没有第二只梅  相似文献   

19.
潘德荣教授的德文新著《IdeogrammandAuslegung》 (文字与诠释 ) 1 999年在德国斯图加特的ibidem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字体系 (形意文字与拼音文字 )的产生、演化及其结构特征的分析为出发点 ,对中西方不同的诠释传统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 ,中西方诠释理论的原则与风格上的差别最深层次的原因可归结为文字字形上的差别 :对拼音文字的文献之解释发展出了西方的语音中心主义 (phonozentrilismus)的诠释理论 ,在对形意文字的解释实践中形成中国的文字中心主义 (Schriftz…  相似文献   

20.
现代著名的作家们 为自己为他人的作品,特 地写下了不少广告文字, 这些广告文字本身也称 得上很好的文学作品,可供人们学习、欣赏。现 笔者辑得几则,以飨读者。 鲁迅撰写的广告文字 这是鲁迅为《域外小说集》(第一册)撰写的 广告文字: 是集所录,率皆近世名家短篇。结构缜密, 情思幽缈。各国竞先选评,斐然为文学之新宗, 我国独阙如焉。因慎为译述,抽意以期于信,绎 辞以求其达。先成第一册,凡波兰一篇,美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