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形成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二是毛泽东的人权观;三是现代人权理论发展的积极成果。形成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世界人权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二是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在人权方面的经验和失误;三是当今国内外人权斗争的复杂尖锐的形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依据包括四个方面,即: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合格师资;为高师院校学生进一步提高学历提供条件;满足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需要;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3.
滥觞于中国绘画章法的艺术“空白”,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实的表现手法,它蒙养于中国哲学崇尚简易的表述特征,充分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它以审美情感的评价性和知觉的完整性为心理依据,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的营造,要求艺术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4.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有如下作用:1)为确定空间范围提供依据;2)确定家具、设施的形状、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依据;3)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4)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5.
改革和完善我国消费税的法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税率设计不科学;税负偏低;实行价内税具有较大的隐蔽性;纳税环节的规定不尽合理;计税依据的确定不太规范,从而使消费税的特殊调节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为此,必须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使其与社会经济适位;实行统一比例税率,充分发挥消费税调节经济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逐步提高垄断性行业的应税消费品的税负;改价内税为价外税,增加其透明度;将消费税的纳税环节由生产环节调整为零售环节,规范其计税依据,以防止税收的流失,增强消费税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是由确定选拔目标、公布岗位任职条件、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公示和录用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笔试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科学性是与笔试相关各方面科学性的综合反映。增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科学性,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一定依据的,只有在这些依据的指导下才能不断增强笔试科学性。这些依据主要有:(一)《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是增强笔试科学性的基本依据;(二)试卷和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是增强笔试科学性的内在依据;(三)领导岗位的职位分析是增强笔试科学性的主要依据;(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科学性是增强笔试科学性的制度依据;(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是增强笔试科学性的现实依据。(六)考生的心理特征是增强笔试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成本指的是社会直接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是:1.利益与能力原则;2.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现实依据是:1.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为受教育个人(家庭)补偿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了经济保证;3.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对高等教育成本进行分担与补偿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8.
发展伦理学秉持科学发展的价值尺度,有其深刻的学理依据。具体体现在其政治社会学依据(督促政治权力机构建构一个符合人类全面发展的利益格局,从而实现社会公正)、经济学依据(以伦理道德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使经济发展回归它的本真价值)、环境学依据(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纳入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架构中,从而使物种的生存获得体现人之本质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哲学依据(给主体活动划定一个合乎人道的界限)之中。正是其学理依据使得发展伦理的形成不仅成为必然,而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制定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具有继往开来十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是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万众一心地去争取胜利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第二要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国情、世情;第三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笔从这几方面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战略依据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主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理论依据和主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学习方式转变有它的理论依据、价值基础、现实基础和社会基础.而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确立新的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的教学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经济转型期,内蒙古近几年取得较快发展速度,但也不可避免地在发展过程中使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剧。笔者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衡量指标的计算,将内蒙古与全国二元经济结构指标相比较,分析内蒙古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期发展特点及目标,深入分析内蒙古二元经济结构加剧的原因,并提出转型期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类面临发展危机,危机的症结和根源在于发展的异化.现代人要对发展的天然合理性产生质疑,区分"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发展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型伦理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它是批判传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的缺陷以及重视人类生存需要基础上生成的.而发展伦理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解决发展实践困惑的新兴伦理,就在于它有其深刻的哲学依据、政治依据、经济依据和生存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前后,学堂乐歌从兴起、发展直至产生广泛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创作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的背后恰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剧变时代社会进程的反映。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变迁的基础,音乐和时代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在陕西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通过计算各部门间的关联程度构建了旅游业与相关行业的共16个部门的新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表的产品价格模型,对陕西省2007年的旅游产品价格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得出:其他部门价格的变化对陕西旅游产品价格与社会纯收入具有较大的影响,利润、税收、折旧和工资等因素的变化对陕西旅游产品的价格也有显著影响,但是陕西旅游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地去适应这种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究竟是外在的经验抑或内在的心灵赋予了知识以合法性基础,这是近代认识论及其发展中所建构出的一个核心命题。由于经验还原原则本身存在着致命缺陷,该问题以致于竟发展到不改变甚至放弃原有立场,认识论就不能立足更无从深入发展的境地。这表明,以基础主义和表象论为特征、以主客二分为模式的近代认识论研究,一开始就铺设了内在通达唯灵论的思想通道。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学报一个明显的发展方向,是由过去的纯论文集模式向突出办刊特色上转变。突出学报特色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突出学报的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面对新时期我国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学报要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培育学报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对学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从突出学报特色、打造优质品牌、提高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本文根据学报创刊以来所刊发论文情况统计分析与载文特色分析。并结合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学报两者特征,探讨在促进高职学报核心竞争力发展方面的认识,以及所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a process perspective of expertise development, eight experienced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beliefs about student learning, i.e. the way they developed their beliefs, and to what extent they have changed and intend to further change these beliefs. Learning or expertise development by teachers appears to be highly personalised or subjective, and rarely based on enhanced reflection. Primarily, dissatisfaction about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subsequently, attempts to improve that situation encourage teachers to develop or change their beliefs. As is the case with most teachers the change which occurs is gradually based on cumulative experiences, although also a radical change of beliefs on the basis of key‐experiences may not be excluded. It is predominantly personal motives which seem to determine teacher learning. It is argued tha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y teachers should be promoted in schools, though individually initiated learning by teachers may also had to improvement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by colleagues.  相似文献   

19.
Elaborating a mod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details a mod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relates the model to the research data on which the model is empirically founded. A key feature of the model is its inclusion of four analytic domains in close correspondence to those employed by Guske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5), 1986) and others, but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by which change in one domain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 in another. The interconnected, non-linear structure of the model enab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rticular “change sequences” and “growth networks”, giving recognition to the idiosyncratic and individual natur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One major value of a change model grounded in empirical data lies in its capacity to stimulate specul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garding possible change mechanisms as yet unexplored and unexploited. In its current form, this model offers a powerful framework to support the analyses of those studying teacher change (or growth) and the planning of those responsible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晚唐五言古诗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五言古诗继承并发展了中唐新乐府运动,不仅批判更加深刻,而且内容更加广泛。晚唐五言古诗长于议论,善于叙事,为宋诗“以文为诗”特点的形成,起到了过渡作用。“体无定规,意尽即止”.为苏轼重要文艺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依据。此外,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转换角度,加强批判的力量。语言简练浅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