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斯福坦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同一个地方。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车窗打开;而另一辆车则关好门窗、如常停放。结果车窗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车内物品全部被人拿走。而关好门窗、如常停放的那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詹巴斗用锤子在未被破坏的车的玻璃上敲了一个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上的所有玻璃都被打碎,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据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的话,别人就可能由此得到暗示去打烂更多窗户的玻璃。  相似文献   

2.
美国斯福坦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掉,车窗打开;而另一辆车则密封如常、原样不动。结果车窗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车内物品全部被人拿走,而车窗密封的那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詹巴斗用锤子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玻璃上敲了一个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上的所有玻璃都被打碎,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3.
从破窗理论谈班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宇  曾晖 《中国培训》2005,(12):44-44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相似文献   

4.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相似文献   

5.
郑平 《湖南教育》2002,(14):35-35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  相似文献   

6.
“破窗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窗户又得不…  相似文献   

7.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 ,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 ,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 ,顶棚打开 ,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 ,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 ,仅仅过了几个小时 ,它就不见了。后来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 ,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 ,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放在大街上,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窗摇下,结果这辆车,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辆汽车,停放了一周却完好无损。这时,詹巴斗博士又偷偷用锤子把这辆汽车的玻璃扎碎,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这辆汽车也不见了。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车牌,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0.
辛晓利 《今日教育》2010,(10):50-51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这样一次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特意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后,就被人偷走了。另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没被人偷走的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项试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车窗是打开的,车牌也被摘掉;另一辆则封闭如常。结果打开车窗的那辆车在三日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这时候,他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时间,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车内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于是他据此提出了“破窗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令人深思的实验:他带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把其中的一辆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将另一辆轿车的车窗玻璃敲碎后,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希朗克社区.结果,被敲碎玻璃的那辆车仅一天的时间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这位心理学家用锤子将此车的一块车窗玻璃也敲碎了.结果,静候在那儿多日的轿车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摘掉车牌,车窗全部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结果车窗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接着。他又在这辆好车的玻璃上打了一个小洞,只一天的工夫.车上所有的玻璃被打碎,车内东西全部丢失。  相似文献   

14.
破窗户     
实验人员将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门窗紧闭。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把这辆完好的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被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功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其结论是:既然是破的东西,比它更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2006,(9):62-62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们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摘去车牌,将引擎和车窗全部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实验发现,三天内,打开的那辆车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保持完好无损。接着,他们在剩下的那辆车的窗子上打了一个洞,不到一天的功夫,车上的所有窗子都被打破了,汽车内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相似文献   

17.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结果,打开的那辆汽车在三天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汽车却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仅仅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们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摘去车牌,将引擎和车窗全部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实验发现,三天内,打开的那辆车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保持完好无损。接着,他  相似文献   

19.
冯小侠 《陕西教育》2002,(11):14-15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把两辆相同的汽车,一辆摘掉车牌,顶棚打了个洞,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另一辆停在中产阶段集中的社区.结果,前者一天之内被人偷走;后者一周仍完好无损.后来,詹巴斗又敲烂好车的玻璃,几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这个实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该理论强调"破窗"的暗示作用:公众麻木效仿,犯罪滋生,社会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20.
破窗户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一辆车的引擎盖和天窗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