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语言表达题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传统的语言表达题包括修改病句、扩展压缩、变换句式、仿用句式、简明连贯得体等,学生在备考中也是按照以上考点进行复习和训练。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板块不断变化,命题角度多从语言层面介入,以应用文为语用素材,要求学生或修改,或重组,或补续,或归纳,或概括,主要着眼于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基本要求进行考查。近两年高考更是注重内容的切入点,明显朝着生活化、实用性、多元统一的方向发展,登陆高考语文试卷,修改留言条、写欢迎词等,成为一个吸引眼球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张秀娜 《双语学习》2007,(8M):48-48
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语言表达题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传统的语言表达题包括修改病句、扩展压缩、变换句式、仿用句式、简明连贯得体等,学生在备考中也是按照以上考点进行复习和训练。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板块不断变化,命题角度多从语言层面介入,以应用文为语用素材,要求学生或修改,或重组,或补续,或归纳,或概括,主要着眼于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基本要求进行考查。近两年高考更是注重内容的切入点,明显朝着生活化、实用性、多元统一的方向发展,登陆高考语文试卷。修改留言条、写欢迎词等,成为—个吸引眼球的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一类题被形象称为"高考试验田"。是的,这就是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这类题可以用三个"最"字来概括:取材最热、创意最奇、变数最大。我们都知道,"读"与"写"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读"与"写"的提升一直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难点。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正是将"读"与"写"两者有机地结合来考察。这类题因其巨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说每年的高考语文题是"稳中有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应用题主要是用来检测考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高低能反映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如果从语文功能的角度看,语文能力的核心应该是语意的领悟、语言的表达,阅读为领悟,写作为表达.语段压缩、信息提取、图文转换等语用题主要是借助"阅读"来检测语意领悟能力;改写、扩写、语病修改、广告语、串讲辞等语用题主要借助"写作"来检测语言表达能力.从语用题考查的效果来看,语用题确实具有检测语文能力的功能,语用题在语文试卷中占一定比重也无可厚非,因为它能检测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话点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实际上,作文的修改常常贯穿写作的全过程。从审题立意到选材布局,从推敲字句到调换语序,都离不开修改。修改的方法较多,这里介绍最基本的四种方法:增、删、调、换。一增“增”,即增加、添补、扩充的意思。就是通过审查后,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疏漏之处予以增补扩充,使文章更趋于完善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一题”,就是一学期写同一母题,一学月写一个子题。作文不是因演习而为,而是为了褒贬或介绍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让人们检验和承认作者的写作能力而写。学生作文的最低目标是写好大纲要求写的文章,最高目标是写出佳作。因此,这“一题”立意要深刻,体例要规范,技巧要出色。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读"与"写"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读"与"写"的提升一直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难点。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正是将"读"与"写"两者有机地结合来考察。这类题因其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说每年的高考语文题是"稳中有变"的话,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就最能体现这种"变"。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16套语文试题,共有14套单列了语言表达的大题。分值最高的是福建卷,占16分;分值最低的为辽宁卷,占8分。上海、湖南两卷未单列语言表达题,但均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立了开放性的表述题,其答案亦相当于写一个独立的语段或一则小作文。为了说明的方便,现仅将全国16套卷的46道语言表达题(含上海、湖南的三道开放表述题)用图表形式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意思的交流依靠的就是语言。而要做到把一定的词语恰如其分地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就要对词语的使用下一番推敲、琢磨的工夫。文段修改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格式的考查 文段修改题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是借助于应用文的文体形式。这样,既考查了应用文的写作,也考查了应用文的语言表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小女孩,她今年九岁了,在复三小学读三年级.她聪明机灵,活泼好动,可就是有一个缺点--粗心.这个词儿明明很简单,她偏偏写成错别字;那道题是加,她会做减;不是忘记写零,就是忘记写答案……外公说:"宝贝,我要给你改个名字了,叫‘粗心'."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学生们学了之后跃跃欲试,尝试着写起了诗歌,还不时把作品拿给我看。发现学生们写诗的欲望特别强烈后,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教学生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我注意到教材中裴多斐《我愿意是急流》一诗采用的是排比段形式,类似于高考语言表达题中的句子仿写,而且我还注意到最近几年高考仿写题中仿写诗歌也很多,如2002年北京卷24题就是仿写冰心的一首小诗,2004年天津卷24题其实也是仿写一首小诗。一个设想很快就在我的脑海浮现,何不从仿写句子入手进行简单的诗歌写作呢?仿写句子入手来写作诗歌,可谓一…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其观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按我的体会,指导学生编好写作提纲,是很有利于综合发展学生的上述能力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凡是文章写得较好的同学,往往都是在写作之前,认真思考,编出一个提纲,并且这个提纲又是几经修改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作文前不愿意写提纲,当老师布置文题后,提笔就写,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改得乱七八糟。克鲁普斯卡娅曾说:“他(指列宁)在动手写文章以前,通常是写好全篇文章的概要,根据这种概要,可以探讨他的全部思想过程。有些文章的概要,竟会由列宁修改过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 ,“语言表达”升堂入室 ,成为语文高考家族颇有生命力的新成员。1999年高考《考试说明》最显眼的变化 ,就是将原有的“语言知识及运用”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变化随即在当年高考试卷中得到体现。试卷第五大题 ,删掉了考查识记能力的“古文化常识”“名言名句”等传统题目 ;“语言表达”题第一次以组合板块的形式自觉出现 ,分明处在了读与写的结合地带 ,成为试卷“吸纳———释放”的桥梁 ,使试卷整体结构更加清朗、合理。2000年高考《考试说明》对“语言表达”做了更具体、明确的分解。广义来讲 ,包括客观型题和…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最大的亮点,应该是第25道语言表达题,这道题将仿写、改写、语言得体等知识揉合在一起,侧重于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给考生搭建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 :复习汉语拼音和成语 ;练习写近义词 ;理解多义词 ;学习修改病句。教具准备 :写有“字、词、句”部分第一题至第四题的小黑板或投影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今天我们来学习《基础训练3》的第一部分内容 (字、词、句 )。这部分内容有看拼音写汉字 ,写近义词 ,理解多义词 ,修改病句四道题目。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3页。二、练习第一题 :看拼音写汉字1 读题 ,明确要求 :这一题主要是复习汉语拼音和学过的成语 ,要求大家能熟练拼读音节后写出汉字 ,并能说出成语的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2 出示写有题目的小…  相似文献   

16.
赵雅静 《现代语文》2007,(8):106-106
仿写题即仿句题。仿句,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相同,但写作技法、风格与例句一致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的一种方法。仿写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  相似文献   

18.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仿照题干中所提供的特定句子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俄国作家契科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就是作文修改的要求,这"艺术"就是如何指导修改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排序题,就是给出一组次序混乱的句子,要求考生将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语意贯通。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即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排序"是中考的一个常设考点,从2012年中考命题的基本形式看,排序题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语境类排序题,就是在题目设置的语言环境下,要求考生将一组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