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产业一体化的极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进入深层次的发展阶段。文章对开封市文化符号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归纳开封市所含有的中心、中间以及边缘文化,对开封市文化符号圈内的主要文旅景区进行总结与分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开封市文化旅游景区的网络模型,分析当下游客对开封市文旅景区的关注度,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实现开封市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雅琦 《今日科苑》2020,(2):7-8,11
正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形势下,企业复工复产也取得积极进展,多省的规上企业复工率超过70%。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各"双创"示范基地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区域类示范基地较早、较大力度地出台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企业类示范基地搭建平台、提供渠道、共享员工,助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肇庆市绿色发展状况和文旅产业进行了研究,构建绿色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评价了三者在2010—2020年的融合发展态势,探讨了肇庆市绿色发展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近10年间,肇庆市绿色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主要处于拮抗阶段,协调度较低,绿色发展呈现滞后发展状态。但是在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下,肇庆市绿色发展与文旅产业协调共进创新优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肇庆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发展生产体系;加强政府统筹,推动生态、文旅产业相融合;盘整生态资源,打造数字化全域旅游生态圈。  相似文献   

4.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态势整体趋好,为保障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需要开展疫情传播风险评估,并制定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景区的传播途径,总结了四种高风险场景,例如人群密集且人员间距过近、通风差、不戴口罩高声说话和饮食、物品高频共用无法及时消毒,辨识出旅游景区在测温、安检机、交通接驳车辆、餐厅、公共卫生间、观景拍照点、栏杆雕塑以及门把手和开关按钮等处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在文旅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景区现场调研提出了多项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沟通、年票纳入预约、多次测温防范漏检、停用安检机代以开包验视、单向流、卫生间免接触、疏导拍照滞留聚集行为、警惕儿童的不安全行为和巡查扎堆不戴口罩行为,为旅游景区疫情期间安全开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疫情发生后,内江市科技局三举措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一是加强调研,摸清企业问题需求。组织各县(市、区)科技系统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具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在疫情防控、科技项目推进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情况,收集企业存在问题和科技创新需求,明确专人跟  相似文献   

6.
正3月18日,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科协召开科技助力企业复工产业转型专题研讨会,围绕科协组织如何动员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咨询建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  相似文献   

7.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使全国各行业均受到影响,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对环境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更为深远。文章在分析湘西州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大量问卷的方法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湘西州游客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了影响游客行为变化的旅游意愿、收入情况、景区知名度等因素,并提出了景区应注重疫情防控、创新旅游产品、打造景区品牌等建议,以期对湘西州等其他地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游客行为的变化及旅游业快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会》2021,(5)
正学会积极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评价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通道,构建创新要素流动与聚合平台,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采访组走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就学会在助力科技经济融合方面的工作,对学会秘书长高惠芳进行了专访。记者:在抗疫过程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为助力复工复产做了哪些工作?高惠芳: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号召行业企业共同抗疫,有序复工复产,  相似文献   

9.
对文旅数字资源整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文旅淮安"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实践,梳理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在技术、内容及运维等方面所进行的文化和旅游数字资源整合工作,总结出了文化和旅游数字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技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生产、城乡基层治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中守初心、担使命,积极当好"四员"。一是当好科普宣传员。主动收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权威科普知识、防控图解、疫情动态,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向广大群众和全市科技企业开展线上宣传;深入帮扶联系村及党员"双报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流动播报防控知识30余天、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张贴相关公告  相似文献   

11.
抗疫情助推我国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复工复产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助力科学防控、精准施控,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机遇。文章聚焦当前疫情影响下我国政府、产业、企业、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机遇,分析了疫情中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1)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2)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垂直细分领域的融合发展,丰富应用场景;(3)推动产业互联网建设,促进各产业数字化水平均衡发展;(4)加强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治理,保障数据的高效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赵云辉  王蕾  冯泰文  张雪 《科研管理》2021,42(4):191-200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降低新冠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文献对复工复产背后多重因素间的复杂机理尚未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基于TOE框架,探究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复工复产的联动匹配效应。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我国29个省级政府为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复工复产的五种组态,即复工复产的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2)相对其他条件而言,数字化基础设施对政府复工复产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3)在一定情形下,技术、组织与环境条件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数字化管理能力、注意力分配和财政资源支持等条件的缺失是造成政府非高水平复工复产率的主要原因。研究丰富了复工复产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政府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受疫情影响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复工复产路径,制定精准的复工复产政策,从而避免政策覆盖面广、“一刀切”等问题,找到政策落实的“共赢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20年5月对全国2000多家中小微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税收支持、降低成本和政府补贴三类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剔除政策间隐藏效应的结果。结果显示:不考虑政策间隐藏效应时,只有政府补贴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有积极影响。考虑政策间隐藏效应后,单项政策对复工复产的影响都不显著。这意味着政策间隐藏效应确实导致单项政策的影响作用被高估。税收支持和政府补贴政策组合对复工复产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其他政策组合效果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受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复产复工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发生了变化,从社会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到长假归来员工状态,再到防疫措施等等均带来新的火灾风险,衍生出新的消防安全问题,均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类火灾风险交织叠加,长期以往,极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火灾事故,探索一套符合复产复工企业实际情况的应对策略,从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员工管理教育、设施设备维护、火灾应急预案演练等多个方面着手,确保疫情期间复产复工企业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迎来服务创新发展的新契机.国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分为"由外而内"式和"由内而外"式.国内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主要分为深耕馆内服务型和拓宽馆外联通型.经过总结分析,国内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处于发展初期且不平衡阶段,主要面临旅游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欠缺和文创工作有待深化发展问题.由此得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创新发展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扎实深化发展服务内容和因馆制宜、制定科学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库是以科技战略政策研究和科技支撑公共政策为主要职能的专业研究和咨询机构,在国家科技战略和政策布局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相关科技智库在战略咨询研究与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为科技智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启示、指明了工作方向。为进一步助力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复工复产、推进新时代我国科技智库的健康发展,提出科技智库下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科技智库机制体制、前瞻性战略咨询研究、跨学科人才教育和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以供相关部门和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文旅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那么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邢台市的文化和旅游将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本文从政策、资金、推广、人才、品牌几个方面探究了全域旅游背景下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疫情对文旅经济的影响,阐述对疫情过后文旅经济发展的判断和思考,以及疫情之下夜游经济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信息化与市场化改革对文旅产业融合的影响机理,文章在进行理论分析和假说演绎的基础上,运用2010-2017年全国58个重点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经典计量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息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驱动城市文旅产业融合的两大动力,且驱动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两大动力的驱动效应受到市场需求制约而呈现"门限"特征.基于实证结果,文章提出技术创新—市场改革的协同驱动、供需两端的双向发力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旅融合是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本文从时代进程中的文旅融合入手,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行业现状及新业态的出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复合型立体化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