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性发展、情绪发展、人际交往以及行为等方面。留守儿童在个性发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冷漠、世故、任性、冲动以及自制力差等;在情绪发展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抑郁、焦虑、压抑、敌对等;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等。父母、监护人、监护类型、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都能够有效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万绪波 《江西教育》2023,(15):12-13
国家在社会基层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体系、制度,注重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行为,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和教育缺乏持久性,并且存在对儿童心理变化的研究不够深入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季节性留守儿童在父母回归后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父母补偿性关爱的心理成因和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旨在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7,(17):190-191
近年来,大部分农民到外地打工,造成“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的子女会受社会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教育,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社会、学校、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应给予关注和关爱。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王亚宁 《科教导刊》2021,(2):185-186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本文先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接着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更好的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校教育工作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借助亲子阅读活动以加强情感和知识的传递,有效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就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探究亲子阅读活动的实际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樊翠莲 《小学生》2012,(12):45-46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在具体实施中,既要借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还要结合其独特的心理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维护也依赖于这几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奏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文章探讨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包括让家庭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慰藉的理想港湾;让学校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游戏的天地;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教育策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贵州省天柱县农村初级中学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症;社会、学校、家庭应联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的农民委托当地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针对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家庭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构建留守儿童档案、社会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等方法,可以促进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岩 《学周刊C版》2019,(18):62-62
目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多次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需要多方配合,并编制一系列的政策,为留守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提供便利,以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本文从三方面详细阐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大规模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家庭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而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家庭功能的弱化,文章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弱化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探讨了如何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等六个因子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建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都要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没有树立榜样作用以及对子女监控机制的弱化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良好品格的塑造。学校教育工作可以转变家庭、学校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不断完善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拓宽教育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促进留守儿童良好品行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文章总结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留守年龄、留守时间及留守类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留守儿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的研究及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中小学也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显著。对当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玉海 《甘肃教育》2023,(17):57-60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3至6岁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黄金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幼儿积极乐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本文针对3至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多方面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多个维度,探究3至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石泉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女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性留守儿童;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小学留守儿童;不同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特辣的社会现象.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性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