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叶老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本文想就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谈一点看法。语感就是对某一种语言现象能准确生动灵敏的感受和评判。它又包括形象感、分寸感、语义感、语音感、畅达感等几个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应该掌握三个原则和三种方法。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喜碧 《新课程研究》2009,(12):132-133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3.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4.
何谓语感?"语"就是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感"从心理角度来说,就是感受、感知或领悟。语感就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也可以说,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  相似文献   

5.
李喜碧 《新课程研究》2009,(11):185-185,188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去训练呢?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准确捕捉信息,把握要点,就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语感。对于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文学语言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谈语感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语感内涵的揭示,必须把握两点,一应尽可能体现语感质的规定性。此为正确认识语感的标志,二应方便于语感教学的操作,此为认识语感的根本目的。曾有不同的学者或从语言学或从心理学或从哲学等角度作了阐释,丰富了我们对语感的认识。但以方便语感教学的操作视之,则有若干不足。鉴此,笔者认为,所谓语感就是人在长期言语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言语的理性的直觉能力。它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境感、语艺感等。通过说话、诵读中的重音、停顿、语调等的把握,对词法、句法、语序的理解、对文艺修辞、言语变异的领悟,学活字词,感知语句,凸现形象,获得意旨。  相似文献   

8.
究竟何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和领悟力,简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强调:"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1]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2]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语感的途径有很多种,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二是抓好四项内容。敏锐的语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在语感训练中,应该着力抓住好哪些基本内容呢?经过对学生语言实际的调查研究,笔者感到,语感训练必须切实抓好四项基本内容。这就是: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语言的分寸感,即对语言运用准确的一种敏感。语言表达思想,反映客观事物,首要的是准确。因此,  相似文献   

10.
语感就是语言感受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敏锐、丰富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直接迅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不仅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文字,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语感培养。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敏锐、丰富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性把握。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迅速、直接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  相似文献   

13.
谢利平 《教育论坛》2004,(2):32-32,35
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提出了培养语感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就是对语占文字直接地整体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朗读语感的概念张颂教授说:“有声语言造诣,最重要的是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本文所论述的朗读语感是指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朗读过程中表现出的直觉和悟性。它要求朗读时对有声语言中包含的语音、语法、语义、情感等信息有精细、敏锐的直觉能力,并可凭借着准确的语感熟练地去驾驭语言。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特别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悟作用,但对于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如何外化的探讨则明显不足。朗读要求学生用直接可感、准确、鲜明、生动的有声语言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再现作…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直觉,它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力,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语感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经过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听-说-写的瞬间就能深刻地理解、体味语言和灵活地判别、调整语言,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过程来看,语感是一种直觉,是感性的;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认识深度来看,  相似文献   

16.
语感训练摭谈刘俐俐南昌市西湖区教研室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正确、丰富的感受力,它包括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其表现特点主要为正误感、优劣感、形象感。这也是语感训练的主要内容。怎样训...  相似文献   

17.
也谈语感     
也谈语感陈湘发(一)“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力”吗?我看并不那么简单。我认为,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考察,“语感”就绝不仅仅指“受感”一方,它还应当包括“传感”一方。因此,所谓“语感”,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相统一的复杂心理过程。语言是人类最...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能力。敏锐的语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比如 ,语言的分寸感、形象感、情味感、畅达感等。教学中 ,如何从这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一、品词析句 ,体会语言的分寸感。语言的分寸感 ,即对语言运用准确的一种敏感。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关键性的例句 ,引导学生品评分析 ,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分寸感。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文中描写“云厚时海上日出的景象”的句子 ,抓住句中的“镀”、“透”、“染”三个动词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动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表达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  相似文献   

20.
<正>有效实施语感教学,势必有利于纠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那么究竟如何培养语感,进行语感教学呢?结合我国语文教育现状,提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条基本途径。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这是语感培养中最基本的途径。而强化实践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听读说写的反复训练。"听、说、读、写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读,说就是写,用嘴巴写","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