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略论商务印书馆对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最负盛名的民营书局,其出版的《最新教科书》使“教科书之形式方备”。商务印书馆在教科书出版中注意不断创新,领导着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潮流,并长期处于教科书出版市场的“执牛耳”地位。同时,商务印书馆还为其他书局培养了大批教科书出版人才,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母机”。  相似文献   

2.
石鸥  陈静 《湖南教育》2008,(7):8-10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都是不分科的。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百家姓”“千字文”均是文史哲合而一体。最早按国文、历史、修身、地理等分科编写教科书的当属文明书局,它的《蒙学教科书》系列是我国最早的分科教科书,其语文教材是最早分科设学的语文类教科书,比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还早了一年,开创了近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1):104-111
清末新教育运动实施中教科书极其匮乏,清政府成立学部编译图书局等部编机构,拟订编审制规章,同时更鼓励民间及个体共襄其事。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会文学社等一批民营出版机构参与教科书的编辑及出版,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从而在教科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的同时,促进了近代社会思想启蒙及观念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蒙学读本向近代教科书转变的过程发生在晚清。一般公认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师范生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三编,还有1898年无锡三等学堂俞复、丁宝书、杜嗣程和吴稚晖等创办者编就的《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教科书之始。新学堂和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促进了教科书的诞生。文明书局20世纪初推出的一套“蒙学教科书”,汲取了西方分科思想,在学科设置上较明显地具有了近代学科意识。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按照学制规程来编辑课文,不论是规模的健全还是编辑的规范性,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王海英 《教育》2012,(27):57-58
"格致"是清末民初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名称,出于《礼记·大学》。所谓"格",即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自1904年至1912年间,以上海文明书局和中国近代出版业的鼻祖——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民间出版机构,陆续出版发行了多种适用于小学堂的科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将近现代自然科学内容引入教科书体系,为中国的读书人有机会普遍接受科学知识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作为旧中国最大的民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曾影响了几代国人,潜移默化直至今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语)与历史教科书,以其创新和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立足,以名人名家参与编撰而树其质量精品,而与时俱进的努力又使它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汲取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的进步的价值观取向,向国民灌输崭新的国民意识,这使它在近代教科书出版市场常胜不衰。商务教科书所创立的出版原则、出版思想,包括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对我们今天的教科书编辑与出版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而在屡遭劫难的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以民营出版家们的艰辛奋斗,努力为国人提供精神滋养,这样的精神也将对后人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务印书馆早年名声鹊起,效益奇丰。除教科书广为发行外,严复的汉译名著和林纾的翻译小说的出版,尤其是后者所带来的大规模品种,在商务印书馆的产业化运作下,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十几年间,在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之外的业务撑起了半边天,为商务印书馆品牌串红起到了功不可没之效。作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奠基人、最后的古文家,林纾依托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推动下,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商务印书馆自编写第一套国文教科书(1903年)以来,至《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实施(1923年),共编写和出版了数十种中小学国文(语)教科书,在近代国文(语)教科书的编写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近代国文(语)教科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文中的“近代”即指1903年至1923年,与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概念有别。其间经历了“语文”独立设科(1904年)、言文一致的“国语”科的诞生,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文)课程纲要》的颁行。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文(语)教科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商务印书馆在编写国文(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由于教科书具有销量大、利润高等优势,因此,近代出版机构都把教科书出版作为发行销售的重要利润来源.各方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激烈而无序的博弈趋于白热化.本文以"智猪博弈"、"囚徒困境"等博弈论模型分析了近代中国民营书局的教科书之争,以期为当代出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谢洪赉是最早接受基督教信仰和协助外国传教士从事书籍翻译和文化传播的中国人之一,因与商务印书馆创办人的姻亲和相同的基督教信仰,使他成为商务印书馆最早的合作人和编写人.他为商务印书馆早期编写编译了面向中国人的大量英文词典和教材、中小学教科书,为商务印书馆奠基和早期创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出版事业的近代转型和中国人开拓近代出版领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中书局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官营的一个出版机构。由于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正中书局出版了大量教科书,推动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正中书局承担了国立编译馆编辑"部定大学用书"的主要出版任务,同时还独立编辑了一套"大学用书",延续了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化"运动的历史进程,弥补了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中华书局"大学用书"等教科书的不足,为民国中后期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商。回顾其教科书的编撰和出版史,高度重视教科书的研究过程无疑是其成功的一大要点。商务印书馆的学者们所经历过的思维过程集中体现在编制首部启蒙国文教科书、顺应国语运动、回应社会教育思潮、寻求教科书编制的理论依据等一系列行为中。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能够得到或者再次印证这样几点启示:教科书研究是要具有前瞻性的;教科书研究的手段是丰富多样、不拘一格的;教科书研究是教科书创新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自1957年出版《新华字典》新1版以来,已经和《新华字典》携手走过了s5年的时间,出版了12个版次。201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字典》修订第11版。商务印书馆在编辑出版《新华字典》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语文》《方言》《语言学论丛》《中国语言学报》等语言学刊物,这些刊物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语言学界的品牌产品.在学术期刊编办日益艰难的今天,商务印书馆以自身的品牌优势为依托,不断提升影响力,开拓语言学期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出版业与新教育几乎同时起步,且从一开始便相辅相成,特别是民国时期教育界与出版界之间的合作互动对近代教育和出版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王云五因其与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民营出版机构和最大的教育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特殊关系而人际交游颇广,其中他与胡适、朱经农、陶行知之间的交谊虽不尽相同,合作方式亦各异,但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考察他们在教育和出版方面的交游始末,可为后人了解民国教育界与出版界的良性互动及其重要影响提供若干典型而生动的个案。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教科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编辑、出版中学物理教科书应精耕细作和严肃、严谨。通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4本初中物理课本(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4本高中一二年级物理课本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本拓展型课本,发现有些课本的质量仍要改进、提升与完善,经过梳理提出58条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投身并主持商务印书馆,通过编辑出版活动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养,为社会变革奠定了有益的思想基础.文章从坚持开启民智的编辑出版诉求、秉持精进大度的文化精神、奉行义利兼得的效益观等方面分析了他如何在编辑出版实务中贯彻渐进改良的文化态度,担当推动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