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课外体育教学的地位、课外体育教学与课堂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探讨,构建了新的课外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对构建新的"课外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逐步完善和调整新的课外体育教学模式,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基本概念的界定探究,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提出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的教育理念,对高职体育"开放式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立足于实际教学实践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出"三结合"、"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和"三开放"个性和共性杂糅的"五三"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五三"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推进"五三"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建议,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最后,对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的教育理念、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成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对比实验等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的束缚,将人、体育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显著效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审美精神视角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精神代表了教学模式建构的方向,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应以审美精神作为最终追求.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经历了道德、理性和审美三种精神的追求,健康与体育的美学联系是体育教学模式建构所需要的生命关怀,审美精神是体育"手段论"与"目的论"价值观的融合点和评价尺度之整合所在.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超功利态度;二是重视情感的建构,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自主性;三是加强体育教学模式的审美化建构.  相似文献   

7.
翟欢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1031-1034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说,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积极性、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心理测量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比对照组在学习技术成绩、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主动性等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并针对"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是对各种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抽象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中介角色,这种中介责任的承担,决定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而且对于教学理论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几种典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问卷调查法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几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思考.指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为主线,核心是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其主导作用不应被淡化.在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模式时,要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训练及竞赛的开展,以及体育社团、协会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互惠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是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谈到的一个尝新而又永恒的话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教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互惠分组教学模式是运用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三论"的原理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检测证实了互惠分组教学模式比传统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互惠分组教学模式不但适用与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而且也为其它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