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手段测取哈萨克语元音i在不同条件下的共振峰的频率,分析得出其确切的音位位置,并找到能确切表达其位置的国际音标,对传统上对该元音音位的描写提出修正意见,将有助于更为客观地审视哈萨克语元音系统。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东干族留学生母语为东干语,社会交流用语为俄语和哈萨克语。哈萨克斯坦东干族留学生的母语方言对汉语普通话学习的语音层面在元音、辅音、声调等诸多方面存在干扰。其干扰主要有语音替换和超音段干扰两类。比较东干回民话和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异同,减少东干回民话对普通话学习的语音干扰作用,从而有利于哈萨克斯坦东下族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3.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哈萨克语音节由元音或元辅音相加构成,哈萨克语有六种基本音节形态。哈萨克语构成音位以及音位的组合聚合,要受到音位特征和社会习惯的制约;同时也和音位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主谓谓语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式。主谓谓语结构不仅是单句的句型结构,而且是语段结构。由于汉语和哈萨克语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汉语主谓谓语句中s1和s2之间隐含着各种语义关系,哈萨克语都用格标记凸显出来。汉语主谓谓语结构的基本语用单位是语段。哈萨克语的主谓谓语句是有限的,其基本语用单位是单句,且一般不与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对应。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音     
《小学语文教学》2007,(7):126-126
汉语语音,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及其结构规律的学科。汉语语音的特点是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成分。汉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强的规律性。元音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部最多可以连续出现三个元音。辅音主要处在元音的前面,即音节的开头,只有少数辅音可以处在元音的后面,即音节的末尾。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美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汉语的音节构结中元音占优势,而且基本是开音节的,加上双音节词的大量发展和双声、迭韵、迭音词的存在,这就为语音形式的选择、配合、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刘焕辉《言语交际学》)这  相似文献   

7.
以对汉语和法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用语音实验的方法,使用南开大学开发的电脑语音分析系统“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Speech-Lab)和spss10.0软件进行实验录音、测算和统计作图。通过对比以法语为母语的刚果留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和中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考察母语对汉语的正、负迁移在汉语元音学习上的表现,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结果发现:1.第二语言语音的习得和母语语音的习得是有差异的;2.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存在着母语的迁移现象;3.学习者对于相似元音的发音水平高于陌生元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声学元音图归纳并比较元音格局,以泰国学生为研究个案,考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泰国学生在汉语元音习得过程中所受到的泰语和英语的迁移作用,探讨母语和第一外语对汉语元音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语和第一外语对第二外语的元音发音都存在迁移作用;与母语迁移相比,第一外语产生迁移的条件较为严格;中介语元音系统的建构很大程度上符合儿童习得母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的语音特点决定了汉语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语言相比较,汉语在语音方面特点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元音占优势,一字一音节,无长短音区别,音节结构严整均衡,所有的韵母都可以延长,适于吟诵和演唱,语气词和量词丰富,加上讲究声韵、平仄、炼字、对仗、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汉语确有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0.
王娟 《现代语文》2008,(6):99-101
语言的结构由语音单位、句法和词汇等部分组成,其中语音比其它语言结构具有更大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元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英语和汉语单元音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减少学习英语单元音的困难。通过对比,我们既能看到英汉单元音的相似性,又能看到其不同特点,这对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标准英国英语(Receired Pronunciation),和汉语普通话为例。英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吉姆森(Gimson,1994),汉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林焘和王理嘉(1992)。  相似文献   

11.
语音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在接触一种语言时,第一时间感知的就是语音。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在诸多方面都受到俄语的影响,其中语音受到的影响比较突出,而语音当中又以几个辅音所受影响最为典型。本文并不深究所受影响的全部语音,而是指出并简要分析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中的几个辅音与俄语语音之间的联系,旨在帮助学习哈萨克语的人,尤其是从事俄哈双语学习的人认识到:哈萨克语与俄语虽然不是亲属语言,但是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与俄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忽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100名哈萨克大学生在不同场合语言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萨克大学生有正确的语言观,他们认识到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处在多元的语言环境中,在交际中是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际对象选用不同的语言的.他们对自己的母语表现出强烈的认同,但积极主动使用汉语的意识,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仍待加强,汉语交际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哈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基本相同,所以其所蕴含的意义也基本一致。由于哈汉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因此,哈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也存在着鲜明的文化差异。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哈萨克语和汉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增强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语量词与形态之间有密切的制约关系,从形态学角度能够分析出量词的演变构成及分类情况。本文对哈萨克语量词的发展演变及构成作了分析,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推动突厥语族语言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考察了语言的诸多功能,介绍了语言学家对语言自我调节功能的研究状况。依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论证了语言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并以英语元音变换、现代汉语新词结构、汉语句式演化为例,揭示了语言自我调节功能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方言的调查研究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普方古字音对照查询系统"以《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所录汉字为基准,建立了ACCESS数据库,并利用ASP语言设计了查询界面和查询结果显示界面。利用本系统,可以选择拼音、汉字、反切、韵摄、等呼、古声、古韵、古调、方声、方韵、方调、普声、普韵、普调等参数,通过网络进行任意或组合查询,使普、方、古之间的对比研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它能直接地反映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情况;反过来,这些因素又会影响颜色词的意义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哈萨克先民颜色观的环境、图腾崇拜、时空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探究哈萨克语颜色词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含义,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哈萨克族及其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哈萨克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此文为作者撰写的关于哈萨克古文献系列研究文章后,有关哈萨克族历史的第二篇论文。文中简要论述了哈萨克民族的族源和形成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哈萨克族的语言文字及方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