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依然不变,1939年6月制定“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掀起反共高潮,制造军事磨擦,“围剿”进步文化出版业。生活书店首当其冲,从1939年起,先后在西安、天水、沅陵、金华、吉安、宜昌、曲江等地封店捕人。到1941年8月,在大后方国统区的五十六处分支机构,除重庆一处外悉数被封闭或勒令停业,被捕员工四十余人。1940年2月5日傍晚,坐落在衡阳闹市的生活书店衡阳分店,突然遭受一股人马的冲击。冲在前面的端着步枪,摆出一副随时要射击的姿态,大声吼叫:“不许动!”跟在后面的有穿…  相似文献   

2.
1940年7月,我在重庆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时,总经理黄洛峰同志根据周恩来同志“鉴于国民党反动派反共逆流十分猖獗,为保持革命的出版力量,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出版工作”的指示,经和邹韬奋、徐伯昕、徐雪寒等四人共同商定,三家书店决定尽早各派一代表,先到太行办一个华北书店。而后再各派一个代表到延安,再办一个华北书店。先到太行的人员很快定了下来,即生活书店派李济安(李文)、新知书店派陈在德(王华)、读社即派我(原名赵子诚),并各筹措一部分纸型和资金,由李文为负责人,当即于1940年8月上旬,告别了重庆总店,经三个月的辗转跋涉,于194…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代初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疯狂反共,对日本侵略者屈辱投降,形成了中华民族空前严重的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号召。上海各阶层爱国人民纷纷响应,抗日爱国运动开始新的高涨。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中心。从1931年到1945年,上海地区的广大进步文化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下,创办了230多种抗日进步期刊,开展了声势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我们都喜欢唱一支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掀起过三次反共高潮。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下;在坚持抗日、进步、民主的斗争中;在斗争实践的教训中,大家逐渐懂得了这个真理:团结就是力量。记得在“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个星期中,在邹韬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初期,在成都有三家锋芒耀眼销路极广的小型进步刊物,就是《国难三日刊》、《时事新刊》、《大声周刊》。1940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掀起白色恐怖,就是从查封《时事新刊》(以下简称“新刊”)开始的。“新刊”的前身本是《国难三日刊》,所以要了解新刊的诞生,必须从它的前身说起。 1936年,四川省主席刘湘为联共压蒋,推动抗日建川,同  相似文献   

6.
《华侨导报》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菲律宾华侨进步组织创办的抗日地下报纸。马尼拉光复后,她从秘密油印的周报转为公开铅印出版的日报。自1942年4月创刊到1947年10月被迫停刊的五年半中,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报道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消息,宣传祖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者,同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的罪恶行径进行斗争的光辉事迹。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华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期间,凡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呆过,而又跟书刊打过交道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的吧?这三个单位,后来合并成“三联书店”。从1932年邹韬奋同志创办生活书店以来,已经整整五十周年了。这三家书店在抗日战争前,就致力于革命出版活动。抗战期间,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坚持抗战”的方针,团结广大进步作家,出版大量书刊,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  相似文献   

8.
李灵革  王侃 《浙江档案》2003,25(5):41-42
国民党反共救国团是国民党青年的一个组织,在中国现代史上,从五十年代一直频繁地活动到今天,它的性质随着中国现代历史的演变,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一个积极反共、纯粹的政治性的组织,演变成为一个服务青年、培育青年的公益性和教育性的团体。一、“黑市机构”的成立与历史渊源反共救国团的全名为“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成立于1952年2月,是国民党到台湾后成立的青年政治组织。由蒋介石兼任团长,蒋经国任主任。它的产生,可以说并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复杂的政治、历史等原因的。这个团体成立以后,《自由中国》半月刊曾讥…  相似文献   

9.
各位同志: 我非常高兴今天参加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周年的纪念会。这三家书店,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老一代的同志,在青年和中年时代,差不多都读过这三家书店的出版物,特别是韬奋同志主办的几个刊物,象《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等。这些刊物在群众中有着很大的鼓动力,它代表了人民的声音,对于推动抗战,实行民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团结一切进步力  相似文献   

10.
日本占领香港后,抗日进步的报刊都停止出版。一些国民党领导的报纸,有的改头换面,有的连名字也不改动,就变成汉奸报纸,为日本占领军及汉奸汪精卫政府说话。日本投降后,这些报纸又摇身一变,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反共反人民积极进行内战宣传服务。例如《星岛日报》,日本占领后改名为《香  相似文献   

11.
沙平 《档案天地》2012,(8):40-43
"西安事变"后,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逐步形成,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意识到反共已不是国民党当前的首要目标,抗战己成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头等大事,这个黄埔系中一贯主战的少壮派军人,便把他的工作重点转向加强对日本的情报搜集和斗争行动的方面来。1937年,在他亲自领导下,军统与日本间谍在上海展开了一场波谲云诡、斗智斗勇、高水平的大较量。1887年,日本在上海设立了"日、清贸易研究所",后来又易名为"东亚同文书院"。一  相似文献   

12.
韦泱 《出版史料》2009,(4):108-115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上海全面沦陷。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府在政治上制造白色恐怖,在经济上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在文化上,一方面加紧迫害抗日爱国人士,查封进步书店。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汉奸文学活动。进步文化人将这一时期称为“一个低气压时代”,把上海比喻为一座“监狱”。上海文坛一片萧条,除极少数几种政治色彩相对薄弱的刊物得以幸存,大部分报刊先后遭停刊命运。  相似文献   

13.
王润泽  王洁 《新闻界》2012,(14):79-80
《华商报》1941年4月8日在香港出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强对进步思想传播的限制,先后查封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关闭数十家进步报刊,也切断了中共在香港地区发行《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等进步报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伯昕同志领导下工作,前后不到六年,地点有重庆、上海和香港。1939年和1940年这两年,重庆的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生活书店的业务,一度飞跃发展,全国分支机构最多达到55处。后来,局势急转直下,外敌步步进逼,国民党反共气焰日益嚣张,书店业务不断收缩,全国分支机构,被封闭,被撤销,减少到仅存二三处。在这期间,伯昕同志作为韬奋同志最得力的助手,充分发挥了业务领导的才能。那时候,全店的基本业务,包括货源供应(书刊的出版发行)、财务处理、人事安排,概由伯昕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后,正当蒋介石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反共“围剿”的紧要时刻,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把本来对着红军的枪口掉转去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在祖国东南海疆的福建,树起了一面抗日反蒋的旗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简称福建人民政府)。这就是福建事变。今天,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总结历史教训,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王仿子     
王仿子,生于1916年,原名王健行,上海青浦人。年轻时在米行当学徒。受巴金、茅盾、鲁迅著作的影响,1936年到苏州读书,积极参加当时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等活动。“芦沟桥事变”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长沙世界语协会,衡阳、桂林、上海、香港生活书店和桂林《救亡日报》工作。1940年2月在生活书店衡阳分店工作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经生活书店总管理处派人营救出狱。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后,参加东江抗日人民游击队,在军需部、第五大队参谋部和《挺进报》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6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工作,任印制科科长兼宣传科科长。  相似文献   

17.
“七君子案件”是在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号召下,国内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进步人士及广大人民要求抗日的重要时刻,国民党当局企图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重要罪证。从1936年11月沈钧儒等七人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江苏高等法院提起公诉到1939年2月重庆四川高等法院一分院撤回起诉并牌告,这个案件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我馆收藏的此案部分档案,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案件的过程,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七君子案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特选编公布。  相似文献   

18.
翻印旧版书和影印古籍一九四九年全国大陆解放以后,台湾与大陆的交通断绝,原有图书和印版无法输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儿家大书店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开始由专业发行业务转向兼营出版。国民党办的正中书局和一些民营书店也开始出版图书。最初只是从台湾“中央图书馆”、“中山博物院”、“中央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华诞60周年。这三家书店在民主革命时期,处于十分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出版方向,以大量优秀书刊宣传抗日,传播进步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在各个时期的主张,并以邹韬奋同志倡导的“竭诚为读者服务”为宗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爱戴,为我国现代出版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纪念三家书店的诞生节日,本刊特邀当年从事该书店工作的老前辈撰述三篇回忆文章,读者可从某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钩沉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老一辈出版家的工作精神和丰富经验,从中寻求为繁荣当代出版业可资思考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20.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今天召开纪念会,我因病不能参加。特地写几句话,向到会的三家书店的老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这三家书店,在三十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出版了许多进步的书籍和刊物,对引导广大青年走向光明、走向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对争取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立下了功绩。我和这三家书店的关系很密切,尤其是和生活书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