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秋天的怀念》中体贴入做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而自己却重病缠身的母亲,和《地震中的父与子》里不颐自己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儿子及同伴的父亲,强烈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同学们都是弛牛子女,在亲情的包围中成长,可是有谁知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享受了多少父母的爱?面对这人间至真至纯的亲情,我们又该怎样回报  相似文献   

2.
现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即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关爱与心血,但孩子并没有如父母期望的那样,对父母表现出爱心,在有些青少年孩子的心目中,不知道谁最关心自己,谁是自己最亲爱的人甚至出现更恶劣的情况。亲情失落原因何在,怎样进行亲情教育是平常而又严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渴望亲情     
亲情是伟大的、无私的,也是宝贵的,可是我却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 打我能记事起,就没尝到亲情呵护的滋味,5岁时妈妈就把我送到姑姑家,到8岁才回到自己的家。我满以为这下能得到父母的宠爱了,可是我想错了,爸爸妈妈到绍兴打工了,姐姐和弟弟就联合起来欺负我,排挤我。我在家里待不住了,只好去姥姥家。只有当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回家了,我才回家,感受到一丝单薄的亲情,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4.
正亲情是人类所有感情的基础,是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前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处处洋溢着温暖柔美的亲情,让我们感到无比温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建立温暖的亲情情境,让亲情化作温暖的"手",引导孩子成长。要以教材为载体,传输文章中那浓浓的亲情,让学生在对课文的欣赏中不断地回顾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从而懂得亲情、回报亲情。将学生  相似文献   

5.
本期的“学社沙龙”栏目刊发的是湖北省钟祥市二中新绿学社社员的两篇章。小作通过叙写自己亲历的一些生活小事,表达了对“亲情”各自不同的认识和思考,再现了亲情的醇关和甘甜,令人回味。请看这两个同样真切动人的亲情故事吧。“学社沙龙”静候你的光临!  相似文献   

6.
班级:一(2)班 组织:唐金龙 设想:通过这一堂课,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在过程中受到感动,理解亲情的内涵.进而在感动中能自觉校正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养成良好品德.为自觉成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起步     
每个人都有起步的经历。 面对陌生,相信自己,挣脱一双亲情牵挂的扶持,在父母喜上眉梢的目光里和心惊胆颤的“慢点,再慢点”的叮咛中,稚嫩的自己就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跌倒了,爬起来,忍着病痛又抹着泪花。就这样慢慢地,自己就从“妈妈的心肝儿”里走出一个活蹦乱跳的“我”。 父亲是坚实的靠山,母亲是温馨的港湾。尽管如此,起步时的自己总想离开亲情的提醒与遮拦,去看看窗外的世界,去尝尝喜怒哀乐的滋味。 当童子面盛开的烂漫渐去遥远时,留给自己的却是一次比一次更艰难的起步,在“万事开头难!”的一片感叹声中,在身心疲惫却…  相似文献   

8.
山东烟台高级技校针对目前技校学生追求舒适享乐、亲情观念淡薄的特点,举办了人民日报社记者焦波的《俺爹俺娘》大型摄影图片展览,通过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具有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的亲情故事,在学生中开展看《俺爹俺娘》、想俺爹俺娘、孝敬俺爹俺娘的亲情教育活动。  同时,该校结合《俺爹俺娘》图片展,开展了《我心中的俺爹俺娘》征文比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父母、亲近爹娘,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的沟通,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学校不仅号召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养成自强自立的良好习惯,而且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曾感动了一代中国人。那种无与伦比又无以言尽的亲情,触动着每个人的灵魂。这次龙应台出版新书《目送》描述三代间的亲情,特别是她记下自己如何送别父亲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读完让人热泪盈眶,可谓是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相似文献   

10.
杨桂芝 《辽宁教育》2006,(11):24-25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似乎渐渐被疏远和淡忘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学生与其父母之间的亲情已日渐淡薄。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在感受母爱的同时,是否能主动、大方地表达自己也同样爱着妈妈,描述自己爱妈妈的情感呢?也许少数孩子能够这样意识并这样去做,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件没有想过的事情;经典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正是蕴涵了浓浓的母爱和温馨的亲情。为此,我选择它设计成幼儿阅读活动,意在让孩子欣赏作品中大兔子和小兔子浓浓亲情的同时,能主动体验、想象、理解童话内容,能尝试着用语言来表达紧紧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最平常也是最伟大的爱。  相似文献   

12.
说“情”     
若说世界上的真情,无非是友情、爱情和亲情。我认为亲情是友情、爱情的极致和升华。世界上的确有“骨肉为行路”甚至“煮豆燃豆萁”的事例,可是比起情人分手,朋友反目,又孰多孰寡呢?在我看来这就是亲情比友情、爱情更稳固、更伟大的缘故。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人与他们建立感情。按理说经过选择,可以找到最适合的朋友、爱人。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人一来到这个世上,甚至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父母就已经是他们了,他们可能与你性格不合,与你年龄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父爱     
一份亲情感动着你我。这份亲情也许没有母爱伟大,因为没有人像讴歌母爱一样讴歌它。但这份亲情确确实实陪伴你我的成长,这就是父爱。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哑巴父亲的故事。一个曾经被认为是自己屈辱的哑巴父亲,用自己独特的爱陪伴孩子成长。他用自己卖豆腐的钱供孩子读完大学,更让人感动的是当孩子遭遇车祸时,他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了孩子,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相似文献   

15.
︽这不是一颗流星︾教学实录执教陈虹评析张颖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文章里写的亲情,很令人感动。一般的讲,亲情是指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文章里的阿婆与孩子之间有没有血缘关系?(与同学们作交流)虽然他们不是亲情...  相似文献   

16.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碰撞的火石。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只有燃起情感的火花,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人之喜、怒、哀、乐的琴弦,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才会产生“动人”的魅力效应。一、浓浓亲情注笔端亲情是人间最伟大而又最真挚的感情,也是人们受惠最多、体验最深的一种感情。因此,假如我们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心灵深处,寻找自己的那份期盼和感动,并且选择好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它就能…  相似文献   

17.
亲情     
阿木老叔:春节虽已过去,但过年时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亲情是我们挂在嘴边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常常涌现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情感。今天,我们请来了多位同学以及家长,一起来谈谈亲情。亲情:比山高,比海深!章哲芸:我认为,亲情总能在最平凡的小事中折射出最不平凡的光芒。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有关“亲情”的演讲比赛。我绞尽脑汁准备了一个月,想写一篇轰轰烈烈一鸣惊人的演讲稿,但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题材。直到某天偶然看见一个母亲辛苦地踩着自行车送壮硕的儿子去上学的情景,我才猛然被触动:曾几何时,我的…  相似文献   

18.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碰撞火花的电石。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只有燃起情感的火花,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人喜、怒、哀、乐的琴弦,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才会产生“动人”的魅力效应。一、浓浓亲情注笔端亲情是人间最伟大而又最真挚的感情,也是人们受惠最多、体验最深的一种感情。因此假如我们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心灵深处,寻找自己的那份期盼和感动,并且选择好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它…  相似文献   

19.
饭桌边     
一张小小的饭桌,拢合的却是最温馨的亲情……关于家,也许你最多的记忆是来自饭桌。饭桌边,做得最多的,当然是吃饭。小时候,父母总是希望我们小  相似文献   

20.
姜曰美 《中国德育》2004,(11):75-76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爱母亲作为德育的起点和突破口,他说:“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还会爱他人,爱祖国吗?”由此可见,亲情教育在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家庭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以“体验亲情”为切入点,坚持感受第一,体验第一,实践第一,全面带动“家庭德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