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古典的公民教育是德性教育,公民德性的养成是古典公民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这一特质,可以从两个命题——人是理性的动物与人是政治的动物——去理解。首先,当古典政治哲人从本体论的角度说"人是理性的存在"时,亦是从功能论的角度说"人是德性的存在";德性又不是"天生的",它是"潜在的",所以"德性的教育"就成为可能和必须。其次,当古典政治哲人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时,其意是说好人之德性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好人之德性的实现离不开公民城邦的教化。在这个意义上,公民教育就是为了德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刘勰"奇正"思想的批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独立地使用"奇"与"正"来批评文学要素,二是运用"奇正"的辩证关系来进行批评。作者认为在文学批评过程中"奇"与"正"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应该在文学创作领域或批评领域随时注意"奇"与"正"的相互转化,并灵活地以此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钰鹏 《良师》2010,(9):17-17
人是地球上最优秀、进化最完善的动物(物种),就这一点而言,人排在所有动物的前面。然而从各种动物在地球上的总重量来看,人类却落在了第六位。  相似文献   

4.
任理勇  杨青 《高中生》2010,(8):61-61
全国升起20颗"文学之星",湖南省陈雅佳等3人名列其中,《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 本刊讯(本刊记者 任理勇 杨青)第五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日前在香港落幕。全国共评出20名"文学之星",湖南省有3人获此殊荣,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女生陈雅佳名列其中,另外两名获奖者为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那份不一样的真情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忧伤)要求:若选题目二,请先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写作指导怎样才能让作文写得与众不同,甚至脱颖而出呢?下面几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青 《小读者》2011,(11):50-50
人是地球上最优秀、进化最完善的动物(物种),就这一点而言。人排在所有动物的前面。然而从各种动物在地球上的总重量来看.人类却落在了第六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性角度出发,对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作一梳理,展现黑人作家笔下的黑人民族漫长的觉醒之路:从默默屈从于"劣等公民"(黑奴)身份以换来名义上的"自由"(黑人),到觉醒并争取全面人权的抗争("新黑人"),再到认识自我价值和实现身份认同(人)。旨在研究和探索人性这一文学命题下黑人人性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嬗变过程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这是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陶先生的话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民族地区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需要灵活变通地将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尤其是班主任。  相似文献   

9.
本文开始,不妨先做两道问答题——第一题一个从小淘气顽劣的"偷针"少年,长大一定是偷金大盗吗?有人说:一定的。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便是。有人说:不一定,二者没有必要的因果关系。从小偷针,老师、家长、社会如果及时教育,改正便是。有道是"闻过即改、善莫大焉"。第二题那么,一个从小循规蹈矩、奋发好学的"不偷针"的少年,长大一定是善良好人吗?有人说: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下面是我们从一节随堂课"观察物体——搭一搭"(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上观察到的几个教学片段。片段一师: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吗?(生:愿意)准备好小正方体,请按要求做:横着搭三个,前面中间放一个。(学生动手搭)现在请一组同桌上台,一个指挥,一个摆。一个学生在另一个学生的指挥下摆出:竖着放两个,边上放两个。师:下面同桌两人一组,像刚才两个同学那样一人指挥一人摆。  相似文献   

11.
第六代导演陆川所编拍的故事长片《可可西里》(2004)讲述了一位北京记者到玉树去调查野牦牛队和盗猎分子枪战的情形。就导演陆川而言,它不是一部动物倡导或环境保护影片,而是一部探索人在"最原始"的大自然中生存的精神之旅。但是,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符合动物倡导的创作原则,它涵盖了两种近乎是水火不容的生态伦理哲学论述:一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浅层"或"管理环境主义",另外一种是挪威生态学家阿奈.伦斯发展出来的深层生态学说。在《可可西里》里我们看到了综合了浅层生态和深层生态两种论述的可能性。《可可西里》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与佛教慈悲精神的动物倡导影片。也就是在这一点上,《可可西里》提供了一个非西方动物倡导电影实践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周汝昌发表《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重点摘要)》,他通篇文章贬人扬己,把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辉煌成就抹成一片白地!对红学的大是大非问题,我应该说明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了《读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这篇文章。从此我开始思考他绝对化的"写实自传说"究竟错在什么地方。1997年撰写了《论周汝昌先生"写实自传说"的失误》,从曹雪芹的文学观、脂砚斋的批语、周氏自传说的巨大破绽三个方面论证了自传说根本不能成立。进入21世纪以后,周汝昌肆无忌惮地宣扬他的"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而且要把这个荒谬观点强加给曹雪芹和《红楼梦》。于是我就有了《"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是一个伪命题》,多方面证明了在雪芹笔下根本没有湘云嫁宝玉(曹雪芹)的内容,用大量论据证明脂砚斋是个男人,从而证明这个论题的"伪命题"的性质。这之后,我还批评了他的"一百零八回两扇大对称结构"法和"一百零八钗"说,诠释了聂绀弩先生的"周汝昌根本不懂《红楼梦》!"揭露他辱骂诬陷高鹗背后的目的,批评了他主观唯心论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而这一根本使命却一直难以实现,如今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即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脱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两个脱节导致的恶果便是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瓶颈"而迟迟找不到突破口。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看来,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并及时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是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CPH)的理论,文章考察了学者们不同观点,指出并不存在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的最佳年龄,也不支持通常认为的儿童更善于学习二语的论断。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语言学习的不同方面各有长处,学习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习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这些对我们的外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母语给人的是智慧。杨振宁教授说,看着"智慧"两字,你会明白汉语的神奇魅力。如果我们看看"智慧"两字的组成,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哪国的文字能同汉字媲美。"智"由"知""日"组成,即每日之知为"智";"慧"由"心""倒山"和两个"丰"组成,即心中的那座山被推倒(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双丰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则可以说是花中的牡丹。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把信息、知识加工整理变成理想、行动、实现创造性成果的意识活动。它伴随着人的生命的全过程。科学家富兰克林说:"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  相似文献   

17.
克鲁泡特金(以下简称克氏)在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研究中阐发了他的无政府主义道德观。这种道德比较有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即根据动物所具有的互助情感去演绎人也同样具有互助的道德情感。这是因为人与动物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的。动物的情感发展或进化,就成为人的互助情感。从本质上说,这两种情感并无差别;从时间上说,这两种情感的始原有先后顺序之分。在克氏的伦理学中,存在着二种基本的倾向:第一是人的道德观念从何而来;第二是道德标准的目的是什么。关于第一个倾向,克氏就是从进化论的角度,从人的互助情感是动物情感的延伸及其比较上进行探讨的。因此,他  相似文献   

18.
文章由辨正学界对《原道》篇中"文"、"道"、"德"、"自然"等基本概念的不同意见入手,探索《原道》篇的精义。作者认为,刘勰在《原道》篇中所说的"文"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形象或符号组织,这比以往文论中本来就属于广义文学观的"文"的观念外延更大。但由于刘勰将"文"与"道"结合起来思考,认为"文"是"道"所派生出来的万物的属性("德"),实际上便是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思考文学艺术的本体,体现出深刻的反思意识。而刘勰立足于"文"、"道"、"德"三个基本概念的论述逻辑更是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尝试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集中体现了中国文论步入了自觉时代。  相似文献   

19.
刘勰与钱钟书:文学通论——兼谈钱钟书理论的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比较的对象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钱钟书的《谈艺录》,以及钱氏1946年36岁或以前完成的其它文学论著。文章依据《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从"原道"到"隐秀",作刘、钱文论的比较,对二人论比喻和论言外之意着墨较多。二人"打通"复"圆览",直探文学的核心。论文通过对若干文论概念(或范畴)的比较,说明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古学今学道术未裂,"大同诗学"(commonpoetics)可以成立。有论者谓钱氏的《谈艺录》(以及《管锥编》)都属札记式书写,缺乏体系,而有微词。论文指出,钱氏固然有其具备体系的文论篇章,其《谈艺录》(以及《管锥编》)自有其"潜"体系或"钱"体系;钱学学者就钱著作内容加以分类、整理、建构,当可形成"显"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第23回和第27回中,对于落花,宝玉和黛玉分别采用"水葬"和"土葬"两种不同的方式,这样两种不同的葬花方式反映了宝黛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深度。宝、黛二人不同的生活境遇和主体差异是造成二人在"葬花"问题上产生同和异的原因。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宝黛二人葬花方式的异同,可以发现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真人"对自我与自由追求的幻灭,写出这类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