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高中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文体类型。同时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经常选用的文章。作为高中生,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能够欣赏社会科学类文章的理性之美,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评判。进而对其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作理性的欣赏和鉴别,能从审美和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去辨析文章。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10,(7):22-22,36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社科类文章同样具有可以鉴赏的“东风”和“绿水”。  相似文献   

3.
唐惠忠 《现代语文》2006,(4):127-128
现代文阅读主要检测的是整体阅读能力,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当然也不例外。从近年高考以社会科学类文章命制的阅读题看,所选文章大都在800字以内,共3个小题,126个选项。把题目答下来,所选文章方方面面的内容基本上要涉及。因此,不从整体感知入手解读会文,胸无全豹,就急于动笔答题,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的。  相似文献   

4.
《学语文》2005,(1):70-71
现代文阅读,即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学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根据(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的要求,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七项: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社科类文章同样具有可以鉴赏的“东风”和“绿水”。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社科类文章同样具有可以鉴赏的“东风”和“绿水”.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社科文阅读的攻略吧!  相似文献   

7.
2005《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项规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而且每年高考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是只选其一,一般设置为四个选项,分值为12分。本篇主要讲社会科学类文章试题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为例,分析了该类课程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该类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根据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课程特点,文章探讨了如何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论质化研究兴起的社会科学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质化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同量化研究相对的一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本文从元科学的视角剖析了质化研究兴起的文化人类学背景、社会学背景、心理学背景,认为质化研究是多学科背景聚焦的产物,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科学思想基础,其中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是这一方法体系孕育的母体学科,对上述科学背景的剖析有利于厘清质化研究方法形成的基本脉络。质化研究的跨学科背景,反映了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特有的时代精神,从方法学层面昭示着社会科学新的交叉、融合与整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在考试中,我们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测试主要是通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来考查的。文章对考生来说,比较新颖、比较陌生。这些文章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科学的地位,因为,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使之不可能满足科学所必需的“规律性认识”的要求,其主观性尤其是意识形态特性更使之不可能达到科学所要求的“客观性”。这种“社会科学非科学论”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在实践上则是有害的。独特性和规律性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社会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独特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社会科学的研究不是纯粹主观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是绝对客观的,两者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因此,上述对社会科学之科学地位的否定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不应该被削弱或否定,而且应该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2.
洪方煜 《新高考》2005,(7):17-19
2005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作了这样的界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往往是选其一,通常称之为小阅读。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其中的科技文阅读学生得分情况普遍较差。下面我们着重探讨一下科技文的一些阅读与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13.
杨秀磊 《教育》2007,(1S):32-33
曾天山,教育学博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是我国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学理论等领域方面的资深专家,他先后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教育类)课题的研究,曾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撰写专著2部。  相似文献   

14.
经柳州市委宣传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我院苏亮乾副教授被聘为政治类签约理论专家,谭界忠副教授被聘为化类签约理论专家,黄海国副教授被聘为化类助理签约理论专家,唐铁骊副教授被聘为经济类助理签约理论专家。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文小阅读 现代文小阅读亦称为科技文阅读,它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共涉及到20篇科技文,其中自然科学类文章5篇,社会科学类文章15篇。其考查特点是:  相似文献   

16.
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18.
徐琳 《早期教育》2006,(3):10-12
一、美国社会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 对社会科学课程(social studies)的研究和实施,在美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1921年,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NCSS)的成立.便意味着“社会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获得了合法性和权威性。1983年,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将社会学科确定为课程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言据性指说话人对知识的来源以及态度或介入程度的说明。言据性的表征形式为“据素”或者“言据标记”。根据胡壮麟的言据标记七分法,文章对TED社会科学类演讲中言据标记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并在介入理论视角下分析其在TED社会科学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研究发现:(1)七类言据标记出现的频率由多至少分别是演绎、预期、传闻、归纳、信度、信念和言语资源;(2)TED社会科学类演讲语篇中的言据标记具有表明观点和立场以及吸引听者参与、扩展对话空间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常登美 《学语文》2005,(1):24-24
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中都明确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考查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与原文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分为4道选择题,总分12分。因此辨别选项与原文是否相符就成为了做题的关键。要想迅速选出正确答案,就必须了解其设题方法,根据历年来考试的情况,我发现出题者大致从以下几种类型中来巧设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