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体现在诺曼·梅勒作品《杀人者之歌》中的存在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和表现了在梅勒作品《杀人者之歌》中的人物盖雷·吉尔摩身上的存在主义 ,并研究了产生这一人物的社会根源。这一人物的悲剧是美国特定社会下主人公处于困境中导致的 ,是吉尔摩对社会的无奈选择和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对20世纪西方文学的影响至为重大深远。阿尔贝·加谬(1913-1960)是公认的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三巨擘之一,他的名字出现在每一部现代文学史书中,他的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从他成名起就被选入法国教科书,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另外两位存在主义巨匠——萨特和波伏瓦。然而有意思的是,加缪从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3.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简·奥斯丁经过近两百年来读者的鉴赏和批评家的鉴定,已经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了。恰如西方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所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1]将简·奥斯丁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足见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也有论者批评其"题材狭窄",正如奥斯丁本人所承认的,她只擅长于描写"村镇上的三、四户人家",又说自己的作品是"二寸象牙上的雕刻"。诚然,纵观简·奥斯丁的所有作品,其…  相似文献   

4.
君特·格拉斯的作品数量丰富,深奥难懂。本文通过对《铁皮鼓》、《猫与鼠》和 《狗的岁月》进行分析,说明历史感、正义感是理解君特·格拉斯作品的基本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以马克·吐温为代表的传统幽默与以约瑟夫·海勒为代表的黑色幽默的联系与区别。建立在美国西部民间文学幽默基础之上的吐温的小说与 2 0世纪 60年代出现的黑色幽默小说都具有“逻辑错位”的重要特征 ,但黑色幽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物 ,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无论在哲学基础上、思想倾向上、价值取向上、感情色彩上、美学特征上 ,二者都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6.
简·爱的出走实质上维护了世俗婚姻,是对世俗社会的妥协,削弱了她的反抗精神。(一)简·爱在世俗婚姻的压力下,放弃了真情真爱,与作品基本形象不符。(二)情妇未必卑贱,简·爱不能冲破情妇屈辱观,自觉维护了传统婚姻制度。(三)内心极端的自卑与孤独使简·爱应比常人更看重真情。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是19世纪杰出的美国作家,他以为自己独特的个性的经历,创作出了内容怪诞、人物乖僻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对爱伦·坡两篇各具特色的小说的分析,揭示了其生死观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此精神影响下其作品所产生出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盖斯凯尔夫人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但夏绿蒂·勃朗特不同于狄更斯和盖斯凯尔夫人两位作家,她喜欢在作品中把已经优秀的人物塑造得更优秀.小说《简·爱》就是通过几个不同的贫困情节展示了简·爱的人格发展和人格魅力。贫困和磨难对简·爱来说是一笔财富.正是在贫困中简·爱才学会了生活,懂得了怜悯,赢得了尊重,认识了自我,获得了独立,体验了爱情,完善了道德,使简·爱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崇高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存在主义作家中,西蒙娜·德·波伏瓦是名望仅次于萨特的一位。在一般对她及其作品不甚了了的人看来,其大半原因是由于她与萨特之间作为终身伴侣的特殊关系所致,然而,近些年来,通过对波伏瓦作品的进一步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承认波伏瓦成就的独立地位,认为她足以在本世纪法国乃至世界文化思想界占有一席之地。德·波伏瓦的著作很多。她创作前期主要是写小说,后来则专门发表思想论著,她还写了大量的回忆录,以及一些政论色彩很浓的旅行随笔。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女客人》、《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和《名士风流》,短篇小说集《美景》,剧本《吃闲饭的嘴》。在思想论著中,最著名的是《第二性别》。德·波伏瓦与萨特一样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作品明显地表现出干预政治和生活的倾向,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思想性,充分表达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本文试从生命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入手,将她的《人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的表现主义小说家弗朗菲·卡夫卡(1883—1924)的《变形记》,是一篇有着浓厚存在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在现代派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篇小说写于1912年,是卡夫卡早期的作品,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于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之中,通过晦涩的象征手法揭示出现代西方社会的某些社会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篇“存在主义”小说的经典性作品。现代派文学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论思潮的影响,可以说,现代派文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果戈理和鲁迅作品创作风格的共同点是幽默。马克·吐温批判资本主义弊端时“婉而多讽”,果戈理则以幽默方式尽情戏谑俄国官僚集团与农奴主,而鲁迅的幽默不仅洋溢着战斗的激情,而且还注入其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沉思索。  相似文献   

12.
《简·爱》女权意识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日益发展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 ,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 ;试从《简·爱》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的自身经历 ,女主人公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3.
《黛西·米勒》(DaisyMiller)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关于国际主题题材的一篇早期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以清新隽永和轻松幽默的笔调反映了欧美两种文化风尚的对立。无论是国际背景的描绘,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或是叙述视角的转换,都渗透着浓郁的喜剧色彩。喜剧艺术的运用成为该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试从以上几方面浅析喜剧艺术在该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之一。其主要代表作之一《什么是教育》以存在主义哲学为认识论基础,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出发,面对科学主义的冲击,详尽地论述了作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杰克·伦敦的《海狼》及其有关作品的分析,文章揭示了杰克·伦敦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兽性意识,并分析了兽性意识产生的背景及思想基础,挖掘了在兽性意识里面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创作中女权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拉、彼拉多、康素拉塔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秀拉》、《所罗门之歌》、《乐园》三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主义形象 ,这三位人物展示了托尼·莫里森在不同创作阶段其女权思想的演变过程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在妇女解放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 ,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 ,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剖析了霍桑寄寓其中的人生隐秘、道德渊薮及浪漫主义的悯世情怀  相似文献   

18.
《苔丝》的叙述视角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26-29,79
叙述视角是小说创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托马斯·哈代在创作《苔丝》时 ,不断完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创作手法 ,并选择了最佳的叙述视角 ,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 ,作品有着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理论兼具建构与颠覆作用,其早期力作《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建基于索绪尔关于语言——言语的区分模式,以叙事作品结构为常体,力图超越并把握千变万化的叙事作品。本文联系罗兰·巴尔特前后期思想,批判地分析了《叙》一文在理论上的建树与缺憾。  相似文献   

20.
《简·爱》这部具有经久性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或“灰姑娘”童话的变体。将二者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情景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对灰姑娘原型的巧妙运用。然而女作家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灰姑娘”的原型意义进行了增殖和扩充——对传统文学中的叙述模式、女性角色定位及两性关系描写的突破,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