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应新 《收藏》2006,(1):88-89
中华民族是个爱玉重玉的民族,攻琢玉器的历史已然五六千年了。至少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就认识到玉质比石质优良,即用玉来装饰身体,制造工具,兵器和祭祀神灵的礼器。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台湾日据五十年中宋江阵的移转轨迹为逻辑起点,探究这种乡土武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形构。研究认:在台湾日据初期,宋江阵的主要社会功能被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展示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尚武抗争精神。在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宋江阵主要出现在庙会、余庆等场域之中,在保留其宗教仪式"保驾护航"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种神人共娱的精神工具;在日本人观赏的场域中,宋江阵武术展演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展示与象征。在日本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中,宋江阵成为牺牲工具,只能暗中习练和操演,成为台湾乡土民众的一种精神抗争力量。在日据五十年的历史演进中,可洞悉宋江阵始终是被选择的工具,并伴随社会的需求而移转,从中也可窥探台湾日据社会之变革,以及由此而型塑的乡土民众的历史心性迁移。  相似文献   

3.
马匹曾是重要的运输、作战工具,军队还有骑兵这一兵种,因此那些出生入死的战马也常出现干人物或历史内容的邮票画面中,马年说马,不能忘了它们.这里介绍我国革命战争题材极限片。  相似文献   

4.
试论体育消费的文化心理功能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体育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中心意思是表征不同历史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工具、符号、习俗和信仰等。在对体育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接受着文化内涵,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主动性理解和重构积极地进行着意义和自我的建构。通过对消费过程中意义互动模式的构建,消费者的消费主体地位和体育消费的创造性功能得到了强调。消费就这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意义表达和自我建构的工具,而这也正是体育消费独特的文化心理功能和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廖年忠  谭洁 《体育学刊》2004,11(2):129-131
通过分析注重体育社会价值的“工具论”价值取向形成的历史原因、时代背景以及其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提出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应该确立体育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相结合的双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连文杰  毛志雄  闫挺 《体育科学》2007,27(2):54-57,85
对国内、外运动领域完美主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对完美主义的心理结构、完美主义与目标定向、竞赛焦虑、整体自尊的关系研究进行了评介,同时介绍了完美主义的主要测量工具,以及完美主义研究中的跨文化观点;对国内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黄科 《体育师友》2004,(1):37-39
化是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从化学化史的角度去认识考察体育,拓宽了体育理论研究的视野。体育作为明的先导,作为人类发展自身的一种工具,它以自身活动为基本特征,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身心共健”的双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功能在日益扩大,人类在超越自  相似文献   

8.
李永安 《乒乓世界》2008,(7):102-102
2008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与此同时,2008年,对于中国乒乓球科研人员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是因为,1988年在中国乒乓球队备战第24届奥运会的科技服务中,吴焕群先生等前辈创立的“三段评估理论”也已经为中国乒乓球的科研发展服务了整整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中.“三段评估理论”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国家乒乓球队科研服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9.
“麻将”产生的传说“麻将”,又叫“麻雀牌”,简称“雀牌”,它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一种博戏。眼下,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麻将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男女老幼进行娱乐活动的工具之一。尤其是每逢节假日,人们更喜爱在桌前“搓”上几圈。不过...  相似文献   

10.
王祖伟 《收藏》2009,(12):102-104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后汉许慎称:“砚,研也,和墨之具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的一座五千多年前的墓葬中出土一块带盖的石砚,掀开石盖,砚面凹处有一石质磨杵,砚旁有黑色颜料数块和灰色陶质水杯,这是一套较完整的绘陶工具。  相似文献   

11.
政策工具选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影响社会体育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核心因素?为科学回答上述问题,文章基于相关文献提取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广东、湖北和四川等东中西部社会体育政策工具有效选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软件NVivo 11 pro 进行规范的案例研究,通过收集资料、聚焦资料、分析资料等研究过程,对我国社会体育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社会体育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目标、工具特性、政策环境和组织路径4个层面10个因素;诸因素的重要性不同,其中核心因素有社会异质性、政府能力、社会能力、绩效特征、物品类型与部门任务。  相似文献   

12.
纵论中国体育:特征、概念、历史和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体育是西方斯泡特体系在中国特定文化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作为工具被政府利用的特殊形态,有它自己的生成、发展和转型变化的特定历史,这里对其特征、概念、历史进程和转型,采用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相一致的科学方法,进行了学术探讨,目的是弄清本质,指导转型,为审视转型和认识中国体育提供一个特殊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从雅典百年奥运谈竞技体育本质的回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竞技体育起源于游戏,能给人类带来刺激、兴奋和快乐。奥林匹克运动是竞技体育的最高形式。特殊历史时期,竞技体育成为政治和商业争夺的工具。百年奥运重返故乡,呼唤竞技体育本质的回归,即回归于社会之中,作用于人的自我实现,充分展示人类的力与美,享受健康与快乐,演绎真正的奥运精神:以人为本,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14.
局域网通信工具是一个局域网内部常用的通信工具,如典型的飞秋,本文从实践开发的角度阐述了在MFC开发环境中用c++语言开发一个局域网通信工具涉及到的核心技术:系统通信结构、网络通信技术与多线程及其同步技术,结合代码详述了核心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芳尘 《健身科学》2009,(5):27-28
★8、分别心 心是我们了解事物的工具,是我们探索、追究、质问、发现问题的工具。但是我们越长大,就越发现我们滥用了心。心一直在败坏、崩溃,这种败坏的一个原因就是分别心。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毛志雄  周忠革 《体育科学》2005,25(2):82-85,94
回顾了国内外运动领域的应对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国内运动领域应对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未来应对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遵循聚合原则来测量应对方式;发展适合中国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测评工具;从效率和价值两方面评判应对方式的社会价值;并注重纵向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7.
裕阳 《收藏界》2014,(9):116-119
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这种合金硬度高,脆性好,制造的工具和武器非常锐利。这种合金的出现也让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相似文献   

18.
《尚书·泰誓中》曰:我武维扬。武术是战争、搏击的技术手段,封建统治者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统治秩序,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必须提高武力和武术的技术水平。但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武术和游侠又是历代统治者的禁忌。由此,形成了历史上统治者对武术发展的两种极其矛盾的态度,这种矛盾形成了武术发展的大历史背景,直接造就了武术在历史的演进中沉沉浮浮。  相似文献   

19.
考古研究发现,从旧石器晚期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制造复合工具,其中石矛是出现较早的武器。如果将石制的尖状器装置在木棍上,即可制成刺击用的矛或投掷用的标枪。但是,有些石矛首与矛形石簇很难分辨,因为安长柄以刺者为矛,安半长之柄以投者为标枪,安短柄以射击者则为箭。然而,历史的遗迹则表明,自远古以迄商周,标枪确为我国劳动人民狩猎的劳动工具和作战的远射兵器之一。  相似文献   

20.
财税政策作为体育产业政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渐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工具。该文基于2008—2018年体育产业相关数据,构建了体育财政支出、体育税收与体育产业增加值的三元自向量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财税政策工具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政策文本分析显示,20世纪90年代至今,体育产业财税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直接性到间接性作用的3个变化阶段。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结果显示,2008—2018年中国体育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存在短期促进效应,体育税收优惠通过抑制税收的负面效应间接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且两种政策工具的产业效应在不同时期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方差分解检验结果显示,2008—2018年中国体育财政支出的产业效应比体育税收更为显著,表明政策的产业效应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也存在差异。研究认为,为进一步提升财税政策工具的影响效应,政府应持续释放体育财政支出政策工具的促进效应、兼顾与巩固体育税收优惠政策工具的抑制效应、重视体育产业财税政策工具效应的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