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将一个单位分数1/n(n是正整数)拆成两个不相等单位分数之和是常见的竞赛题.比如,由常见的裂项公式1/n(n 1)=1/n-1/n 1,即1/n=1/n 1 1/n(n 1),知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数的单位分数分拆技巧,讨论了Diophantine方程4/n=1/x+1/y+1/z,证明除了mod 840的11个剩余类的例外情形,Erdos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3.
形如(1/n)(n是自然数,n>1)的分数称为单位分数。我们知道(1/n)=(1/(n 1)) (1/(n(n 1)))与(1/n)=(1/(n-1))-(1/n(n-1)),即n>1时,单位分数(1/n)都可以表示为另外两个单位分数之和,n>2时,单位分数(1/n)都可以表示为另外两个单位分数之差。相应地,一个单位分数可以表示为几个单位分数的代数和。本文旨在用简单的代数方法说明将一个单位分数表示成两个单  相似文献   

4.
把一个数写成不同单位分数的和的形式,是经常出现在数学竞赛中的内容.通常虽计算麻烦,但有许多问题和猜想引人入胜,吸引人们去探究.本文旨在介绍一些常见分拆方法和结论,帮助实现快速分拆.  相似文献   

5.
<正>“分数除法”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关于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教材先后安排了4道例题,分3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算法。例1通过分果汁的问题情境引入“4/5÷2”的计算问题,同时呈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利用分数单位来说理,即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  相似文献   

6.
一、(x y)^n型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 在(x n)^n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就是项的系数,展开式的中间项就是系数最大项.当n为偶数时,中间项是第(n/2 1)项;当n为奇数时,中间两项是第(n 1/2)项和第((n 1/2) 1)项(注意:此两项虽然系数相同,但字母的次数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数的单位分数分诉技巧,讨论了Diophantine方程4/n=1/x 1/y 1/z证明了mod840的11个剩余类的例外情形,Erdos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8.
一、最简式法根据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最简式),然后结合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求有机物分子式。〔例1〕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90%,在标准状况下11.2L此化合物气体的质量为20g,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解〕此烃的摩尔质量为:20g÷(11.2L÷22.4L/mol)=40g/mol。C和H的个数之比为:(40×90%÷12):(40×10%)=3:4,此烃的最简式为C3H4,分子式为(C3H4)n,则有:36n+4n=40,解得n=…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代数》第二册第32页第3题:把X‘+4改写成X‘+o+4(即派.上一项“0”),再把O折成两项(想一想:这样的两项应该具有什么特‘点?),然后用分组分解法证明X‘十名一(X’+ZX+2)(X’-Zx+z).由此可见,添项、拆项也有规律可循.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怎样用拆或添项法分解因式.例1分解因式:X’+1.分析这是一个二项式,若拆X’或1成为三项,还不能分解.因此,考虑添0,再把0拆成两项,然后用分级法分解.*法1先添0,再把0拆为X‘-X‘)X’WI一(’+X‘)-tX‘~1)=‘(+)-’+1)(+)-1…  相似文献   

10.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当题目涉及数列的前n项和,只要巧妙运用“比差法”:an={S1(n=1),Sn- Sn-1(n≥2),就能快速解决问题.下面将通过几个例题说明如何灵活运用“比差法”.  相似文献   

11.
分数理论的建立有好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是联系着量来讨论的。现行小学教材基本上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它从直观具体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意义,不强求严密的逻辑结构。这种方法自然就不能对分数概念作出严密的完整的定义,而仅能通过浅显、直观的方法,说明它在某一方面的意义。这样,教师要教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必须对分数的意义有比较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完整的分数意义应如何表述呢?算术基础理论课本上都是这样描述分数的两种含义的:①分数m/n可以理解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m个这样一份的数;②分数m/n还可以理解为,把m个单位分成n等分,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即m/n表示m除以n的结果,从而推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以为这种描述尚有两  相似文献   

12.
把自然数n表示为几个自然数之和称为一种分拆.如 6=4 1=8 2==8 、1 1 =2 2 1 =2 1 1 1台1 1 1 1 1,所以”汽了种分拆,.其中二项分拆有两种:- 4 1和3 2. 设,有两种二项分拆:”=衍三 _执,,此 l:(m:簇m:),如l:>滋2,设12‘抓: k (k>o),则l:=沉:一k,所以I,l:二(沉:一k)(优, k)=优,m:一(m,一坑,.斗无)k<析m:.这就得到 定理1设。=执宝 批:==l, 12,叫(m:<12,则l,12解:一琳五,(m:,m:)=i,则…  相似文献   

13.
黄杨 《中学理科》2008,(4):140-141
在化学计算中,对于某些具有平均意义的二元混合体系,可做如下的推理和归纳.设A1、A2(A1〉A2)为两组分单位物理量的分属性,A为混合物的混合属性即平均值,m、n分别为两组分单位物理量的数量因子,总有如下式子: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用“分拆法、参量法、分解法”来简化行列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1.拆分法 例1计算:1/3+1/15+1/35+1/63+1/99. 分析此题中的分母3、15、35、63、99,可分别写为1×3、3×5、5×7、7×9、9×11,再将一个分数表示成两个分数差的形式,但此时的分子比原来扩大了2倍,为此在每一个两个分数差的形式前再乘以1/2即可使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16.
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的一种常用方法,此法简洁、明快.例如:如果{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1/(ana(n 1))}的前,n项和即可用裂相消法求得,且通项可分裂成1/d(1/ab-1/a(n 1)).用裂项相消法还可求哪些类型数列的前,n项和呢?如何裂项?如何相消?现探究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午,小山羊云云和小绵羊玉玉在草地里吃草时,为谁是最大的分数单位争辩起来。小山羊云云说:“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1’。”小绵羊玉玉说:“你说得不对,最大的分数单位应该是‘1/2’。”  相似文献   

18.
对于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问题,一般只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应用公式,不难求出.而对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学生时常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实际上,我们只要把这些特殊数列的求和稍加巧妙变化,转化为基本类型或熟知的数列求和问题,从而简捷地解答此类问题.现将解决这些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归纳如下.1分项求和法所谓“分项求和法”,就是把一个数列分解为几个基本数列后再求和.例1求和S=1·n 2(n-1) 3(n-2) … n·1.分析这是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考察其通项k(n-k 1)=k(n 1)-k2,则可将其分解成两个数列的求和问题求解.解S=1·n 2(n-1) 3(n…  相似文献   

19.
1.认识分数、单位“1”(1)自学课(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4页最后两段,思考:①课本列举了哪三样东西?②这三样东西是怎样分的?③其中的一份用多少来表示?学生自学完毕回答第①题后,教师出示3张图片并说明我们可以把一块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分别叫做单位“1”,让学生回答这些单位“1”被平均分成几份?红色部分是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同时,形成板书:  相似文献   

20.
微格情境这节课学习《分数的认识》。张老师让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用对折法一次一次对折等分,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个是1/2、1/4、1/8、1/16……这个练习做完了,一个叫张平的男孩举手发问:“老师,要是把这长方形纸3等分、5等分、7等分、9等分,该怎么折呀?”张老师说:“3等分、5等分、7等分、9等分,用折纸法等分不准确,只能用尺子量。”“是吗?……”张平皱着双眉坐下了。张老师接着让学生们做第二个练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用对折法把圆2等分、4等分、8等分……学生们认真地操作着。张老师在桌间巡视,发现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