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回忆着初次相遇坐在你身旁,是谁曾经说/太幸福会缺氧,友情已种在心里自由地生长/童话里的浪漫慧用心去培养,想伴你一起流浪沐浴阳光/去完成温暖的想象。小七,这是当时我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呢。  相似文献   

2.
点评:这是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绘画作品。小作者十分喜欢红色,她用单一的红色油画棒勾画出会飞的房子和将要进入房子的小朋友。虽然只用了一种色彩.但聪明的小作者却运用了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方法中的黑、白灰面.以及手指晕染画面的方法,使整幅画面显得生动而富于想象。整幅画面中的红色与白色,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的虚实处理,则更突出了孩子心中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王成伟 《山东教育》2007,(7):111-111
尽管从没有近距离感受你的气息.但你却常萦绕于我的梦里。天一阁.你这个中国文化的奇迹。 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你以其众多显赫的头衔,鲜见的孤品藏本,以及独特的建筑设计和防火功能,而从烟雨氤氲的江南名镇宁波走出,名扬世间。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数学的新教材中,增加了简易逻辑的知识.而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由于很多老师没有系统的学过和教过,所以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把握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继而导致知识的传授错误.下面就简易逻辑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概念误区,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008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三,学校又要迎接一项检查验收。下午学生放学前,校长召集所有的班主任开了一个短会,要求第二天各班学生穿校服。我提出了疑问,天气这么冷,学生受冻生病了怎么办?校长说:“考虑到早晨做课间操时,学生穿校服比较冷,校服不能罩在厚棉衣外面的同学,做操时克服一下困难,坚持十几分钟,把校服穿上。”听了领导的一席话,其他同事无一人言语,我也只好不再说了。  相似文献   

6.
高朝俊 《语文学习》2010,(7):98-100
诗与散文都有较强的抒情写意的功能.它们常常选择容易动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但是.诗歌和散文毕竟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规范.这就决定了它们即使描写相同的题材.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写法。例如。同样写别离、送行,诗歌常常选择最动情的一个短镜头、感情最强烈的一个饱和点,作高度的概括和浓缩:“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相似文献   

7.
点评:儿童画画全凭感觉,用笔无拘无束.非常大胆,充满稚气。这幅画画面构图饱满,主题鲜明,孩子将鱼画得圆润、生动,用笔大胆、泼辣,尤其是颜色运用了对比色.突出了鱼儿红红的嘴巴.使画面多出几分天真与可爱。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和你总是手牵着手.嘴里咬着棒棒糖.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我们是很好的伙伴,大家都说我们是“傻瓜二人组”,边叫还边笑。你总是说:“笑什么笑.我们又不是笑话书。”我回过头看到你生气的样子,还真好笑。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深入。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现就自己工作的实践,谈一下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电脑》2008,(10):39
随着电影《赤壁》的热映,三国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又一次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又勾起了大家对这段半传说半真实的历史的浓厚兴趣。本期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曹操.领略这位风姿卓越的军事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著名画家徐悲鸿自题过这样一幅楹联:“用笔不灵香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这是说,画画不得顺手,文章写不下去了,不要硬着头皮画、写.索性休息一下,到室外看看天上飞舞的燕子,欣赏欣赏门前盛开的鲜花.……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 ,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 ,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 ,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当我把“人文学科”(thehumanities)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 ,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 ,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门知识。过分强调竞争制度 ,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 ,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 ,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 ,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 (学分制 )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 ,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  相似文献   

15.
信心。进入备考阶段,面对将决定自己命运时刻的到来,许多同学尤其是成绩相对较差的会产生心理偏差,例如恐惧考试、惠得患失、破罐子破摔等等。这使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失去学习的动力,势必给应考带来不利的影响。自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作为师长,应适时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找回自我,相信自己,使他们认识到:只要春天付出了汗水,秋天必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17.
谥号、庙号、年号、尊号是学生比较模糊的知识点.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介绍如下: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继位新君认可: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评定,然后赐予。谥号按性质分三类: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为孩子寻找,寻找起点,寻找理想,寻找结果,寻找答案,寻找兴趣,寻找特长,寻找朋友,寻找快乐,寻找差距,寻找成功,寻找……但我们很少去为孩子寻找理由,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不相信你的理由,我只看重你的行动”,“我对你的理由表示怀疑,你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不需要任何理由,我只要结果”……我们总是这样来终止孩子的述说。我们并不知道,倾听孩子稚嫩的心灵,为孩子寻找一个成长的理由,这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专业化日臻成熟的教师。要蛹破三层茧缚.羽化一种“蝶”境。  相似文献   

20.
《教书育人》2009,(4):78-79
《引爆吸引力》作者:【美】乔·瓦伊塔尔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定价:28元 想要就能得到。想数钞票数到手软?从现在开始,这一切都不是白日梦。一旦你掌握乔·瓦伊塔尔博士“引力要素”的奥秘,并将其创造的非凡的“5步骤公式”运用于你的生活,那么你将会在工作上无往不利,在情感上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