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意义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认识等途径来实现的。建构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
教学随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现象的一种思考、研究。它是教师对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等进行的一种回顾、梳理、提炼、总结和提升。其特点是有感而发、有话想说,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情感性,能给人以启发,触动人的心灵。这类文章,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带有自己真实的体验和个性化的思考,写起来比较容易。商友敬教授认为“,教师的写作首先是教学的心得体会,是教学的随感札记,而不是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科研论文’”。因而他希望教育管理“者要切实地关心老师们的教学心得,把那些心得写下来集中起来,才是真正…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是一个享受教育幸福和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其中渗透的是教师本人的情感、思想和灵魂,它体现着一个教育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向往。而每一次收获一种心得与体会的时刻又标志着人格的提升和情操的升华。而教育科研论文选题是达成这一过程的重要前提。回首自己多年写作的心得,偶尔成文,与同仁们共勉。一、生活观察——论文选题的扎实基点  相似文献   

4.
教师进行教学写作是除赛课和课题研究外实现专业提升的又一途径,甚至是教师传播个人(或他人)教育思想或教学主张的极佳方式.本文基于“论文评选”视角,分析和提炼一篇高质量文章具备的关键指标:达到用“标题”吸引人、以“结构”打动人、借“实例”感染人和凭“真情”感动人的四种境界.探索聚焦“真问题”、体现“真过程”和抒发“真情感”的教学写作新思路,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即使学生把交给他的所有知识都忘记了,但还有能使他获得受用终生的东西,那种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想“受用终生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起着关键作用,没有知识就提炼不出方法.更抽象不出思想方法.因此,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哲学智慧是思想的浓缩和升华。不少学生缺少对哲学智慧的感受,认为哲学智慧对自己的心智没有产生过多影响。其主要原因有:宏大的哲学教材话语脱离学生生活,教师的智慧孱弱难以触及学生灵魂,量化考评体系将“育分”凌驾于育人之上。这就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学识,同时注重将哲学知识教学向学生生活方式转化,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提炼,变结果教学为体验与探究过程的致知教育。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它以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高度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因此,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存在主义师生观对我们构建当代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史俊华同志认为,课堂深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思想的启迪,而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思维和思想的统一。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哲学思维,对促进初中学生成长大有裨益,应依托教学、打开视界。王晓凤同志借鉴摄影艺术,将主题提炼、构图意向、色彩表达、时机把握和时节遵循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以演绎教学艺术"大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捕捉思维闪光点,努力丰盈教育教学路径,开拓教育教学视野。  相似文献   

9.
一个教师.他的教育信念的有无、思维品质的优劣、教育智慧的高低和专业化发展的快慢,其差异是造成“教书匠”与“教育家”之别的关键所在,其优化是构成现代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等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然而优化的关键是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素质中的灵魂部分,重视和提高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10.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关系到弘扬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教育观念必须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方法个性化、班级管理全员化,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博客:教育创新的民间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程 《教师博览》2005,(7):13-14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卓越教师”培养基于证据的实践欠缺,以及教师“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普遍不一致的现状,开展了教学主张提炼的循证研究.研究始终贯穿“循证实践”的理念和模式.构建的研修框架EB-PSPR是在学习理论指导下,借鉴“循证实践”理念及其研究成果,并在研修中不断完善形成的.教学主张提炼的研修目标从3个视角循证;每位研修者经历了循证提炼教学主张的完整过程,此过程整合了教育者、研修者的专业智慧与最佳可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以4位中学数学教师分别在数学概念、公式、习题及复习课教学主张提炼的“循证实践”为例,表明以EB-PSPR框架实施循证研修推动了研修者“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的融合,深化了“循证实践”的观念,教研能力和教师领导力得以进阶.  相似文献   

13.
论文将“现代”界定为整个20世纪的历史阶段,将“现代性”从表征上概括为:经济上,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上,民主主义扩展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政府组织形式;文化上,社会哲学或生活哲学取代自然哲学或科学哲学的统治地位;教育上,国际主义教育崛起并打破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教育的局限。在立足于对“现代性”几个基本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论文采用文献法,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教育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角度出发,揭示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所在,并得出国际主义教育思想是杜威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与内涵的结论,目的在于阐明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和现代教育思想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个性化教育的条件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如果我们承认,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教育比班级教育更有针对性.那么最有效的教育就应该是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幸福化”的原则,才能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注和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学校、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位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陶研》开设的常规栏目:【实验学校】有关行知实验学校的建设的调研、采访、总结类、研究类文章。【行知论坛】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当代实践的探讨类论文。2017年的选题有生活教育当代化、生活力、新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等【教师成长】一是教师学陶师陶的心得文章;二是学习陶行知的师德的心得文章;三是教师学习陶行知的成长文章;四是优秀学陶教师的采访文章。【学生培养】是有关学生培养的陶研论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文主义者、继海德格尔后现象学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萨特 ,其哲学观和教育观是市场经济和商品消费异化人的产物 ,是对科技主义中“无人教育”的否定。在“存在先于本质”第一哲学原则下 ,萨特的教育个性化思想主张学生的自由选择 ,自我发展 ,自主生成 ,而反对社会和教师对学生的外塑。这对我国当前教育中学生、学校无主体性 ,无个性 ,“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状况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们须吸取其精华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所用  相似文献   

19.
写作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写作。“教”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源自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所以,个性化的“教”是个性化的“学”之前提,个性化的“学”是个性化的“教”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关键教育事件”是指发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对于教师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关键教育事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创造“关键教育事件”,要找准关注的角度,聚焦关注的内容,对事件进行描述、反思和提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