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以学法指导为核心的"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进行探讨,联系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总结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领、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融入课文教学当中,事半功倍、一举两得。所以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该重视学法的指导--即用教材教学。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法指导,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重在"导"肥东县湖滨乡养正小学吴和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必须遵循"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便应运而生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它的实质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强调教师为学生服务的。笔者以《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为例,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以及创新教学形式三方面尝试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法指导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法指导中,教师的"导"应该主要体现在导向、导路、导法、导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星怀 《成才之路》2011,(23):95-I0024
"教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以导学为方法技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  相似文献   

7.
"导动式"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并非一种"框框",它可根据学生中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导动"要求,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导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怎样运用呢?本文就"导动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前置先学"是"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头戏,是实现以"学"为主,少教多学的关键环节。从"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来看,"前置学习单"功不可没。如何利用好教材、"前置学习单"、网络等资源做好"前置先学"呢?本文对此做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对做好初中数学"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前置先学"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心必须由"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改进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要求。当前,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以及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县教育界得到普遍的认可,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正成为大家教育教学的共识。"学导用"分层次教学课题研究也在我县大部分学校中全面展开。结合英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就如何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力等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实施谈几点措施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核心素养实施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需要针对学生习作教学进行指 导,这样才能保障在教学指导工作实施中可以为学生教学管理 提供帮助。鉴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针对核心素 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习作教学指导进行了探讨,主要阐 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六年级写作教学指导的意义,对 其教学方法实施进行了分析,旨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小 学语文习作教学工作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语文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是学法指导的重视不够以致错位。其实,不管从教学的目的还是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属性来看,语文教学本就应该以学法指导为核心。它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与群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教学指导中。  相似文献   

13.
刘虹 《天津教育》2014,(21):111-113
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实现主动学习,使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落实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我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摸索出"前学引路,探究导思"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两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一条为教学理念线,即课堂教学关系是伙伴学习关系.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课堂中互为伙伴,主动汲取知识、互帮互促、个性得以发展.二是以探究为教学活动行为主线.  相似文献   

14.
传统教学模式习惯把教学理解为:以教定学,先教后学;课堂基本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轨道上。笔者认为,"少教多学"是顺应教育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实践表明,"少教多学"的语文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与"学"积极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帮助,从而开辟自主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比,有三大变化,即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和学的要求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意图、教师的授课方式变了;教学的课时、教材的内容变了。因此,初中生入中职学校学习语文,教师应及时指导新生由对初中语文的学法转到对中职语文的学法的轨道上来。实践证明,转轨学中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有效做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在"趣"字上做文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正如于漪老师说的:"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热情的"我要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实践表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学法指导中的"三要"一、在学法指导中要明确一个关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也就是说,教要适应学,学要适应教;教法应成为学法的示范,学法在教法的启示下自然领悟,再通过反复实践,"成为学生终生以之的习惯"(叶圣陶语)。就教学结...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一个以“让学生会学”为重点的教改实验研究使中职语文教学的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教法和学法辩证的轨道上来。本文着重阐述依据大纲,凭借教材,对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法法指导的认识与实践,并提出了渗透学法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法指导的研究与实验,是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法指导尽快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产生效益,又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研究的中心。为了加快小学语文教改的步伐,我刊邀集了一部分热心于学法研究的同志,在收集各地实验信息,研究各地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学法指导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作了一番研讨,编写了《小学语文单元学法指导例探》,与广大教师共同研究,并供教学参考。 《例探》以具体的教学设计形式出现,注重体现以下几个基本思想: 一、体现整体的教学观。《例探》首先是从单元备课整体考虑学法指导,共设计了‘单元学习目标、单元预习设计、各课学法指导、单元学习检测与总结’四项,构成单元教学的基础。 二、体现课堂结构的科学性。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各课学法指导有一定的课堂结构,概括为‘学法指导六环节’:预习讨论、导学导练、归纳小结、练习运用、反馈评价、检测总结。其思路是:学生的学习从预习开始,经过教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再用之于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并通过反馈正确评价独立的学习实践,最后教师施以检测扣总结。这样,来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三、体现学习方法的操作性。学习方法只有能操作了,教师才好训练学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这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就是把学法指导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要把学法指导有机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为以“学”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能体现“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语)的“自学——导读——训练”模式。为此,语文教学要明确:①备课时照学情备学法,即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例如,要教会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看待事物,就必须是在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一观点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收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学生在运用辩证法之前必须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