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福香 《考试周刊》2012,(74):83-83
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伟红 《成才之路》2010,(32):42-43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发展。本文是笔者教学中的一点感悟,谈谈如何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史淑文 《学子》2012,(3):17-18
新课程提倡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积极创新思维,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亚飞 《考试周刊》2011,(28):79-80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思维的过程,而这一本质只有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经历数学活动的课堂是彰显数学灵性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经历数学活动的课堂是彰显数学灵性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飞燕 《成才之路》2014,(36):22-23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借助观察想象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就需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充分自主的实践活动。倡导无师课堂就是要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时空,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氛围中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数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动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11.
费沈伟 《学子》2014,(9):46-46
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尤为重要。活动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探求知识,解决问题,获取能力,突出学生能动性的教学形式。如何让活动教学贯穿小学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设高效初中数学课堂,一定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基础,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同时,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让数学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也才能充分地展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活动的情境,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数学,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享受数学的魅力。一、活动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情感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吕同林 《考试周刊》2010,(26):86-87
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里,充分体验数学思考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因此,构建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是源自于教学活动的精心预设,让数学课堂的优质和高效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通过读、听、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习潜能,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真正在“活”字上做文章,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究数学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9.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实在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活动化"教学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课堂必须利于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强调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生本教育理念引导下,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施展才华、主动汲取。教师可以从数学工具的形成过程、知识前后的链接过程、策略的建构过程这三方面入手设计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