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稿源采珠     
山东韩玲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有的学生答非所问;你让他们唱歌,却传来流畅的口哨声;你费尽心思讲解乐曲表达的意境,有的学生却给你讲了一番不同的乐曲理解———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你会怎样做呢?我想对所有的同行们说:“让我们做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吧!”每一位成功的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善解人意,能给学生无私的爱,都能够用满腔的情感和辛勤的汗水换来  相似文献   

2.
你别说我傻     
孩提时,当同伴们为科学家、发明家这些远大的理想而壮志满怀时,我却在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心愿——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你别说我傻!后来,我终于成了一名幼儿园教师,一大群孩子围着我,甜甜地叫我“老师”,我成了他们的“母亲、老师和朋友”,我感受到了幸福,它在我心中荡漾!你别说我傻!当我的孩子高烧不退,在医院打吊针时,我没有陪在他身边,因为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你别说我傻!当很多人为名利大喜大悲的时候,我安之若素,一心想做个好老师。你别说我傻!当别人在逛街购物的时候,我在不断反思,撰写工作心得;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书海中畅游,学习…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当一名人民教师,有的想当企业家,而我却想当一位科学家。我在学习中,经常看见有许多同学写错字,我很想帮助他们。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神奇的钢笔,为同学们解除因写错字而带来的苦恼。为什么说这种钢笔神奇呢?原来,这种钢笔上有个小黄灯,只要你写一个错字,它就“嘟嘟”地提醒你:“小主人,你写错了一个字,快改过来,不然又要被老师批评了。”如果你写错了很多,它便发出警报让你改过来;要是不改,它的声音会越来越大,一直到你改正了才不叫。当同学们用上我发明的钢笔后,错字就不再出现了,而…  相似文献   

4.
请看下面几个真实的镜头:某教师十分敬业,每天全校第一个到校的教师便是他,他的一名学生(小学三年级)不解地问“:×老师,我发现你每天来得最早,你是不是想当官?”该教师刚回答“我不想当官……”学生马上打断他的话“:现在当官不看表现,只看人缘和钱!”教师无言以对。某小学重阳节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做好事,学生们或扫院坝,或抹桌凳,或擦门窗,或清垃圾,干得热火朝天,惟有一名学生不但袖手旁观,还冷嘲热讽“:敬老院本来就干干净净的,打扫卫生纯粹是做样子、走过场。那些进不了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怎么没人去给他们打扫卫生……”…  相似文献   

5.
<正>"我想做什么?"这是每一个人做事的原动力。小时候,老师问我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想当什么人?"有的想当一名售货员,因为这样就会有很多好吃的;有的想当画家,因为他喜欢画画;有的想当解放军叔叔,因为他们最帅……我想当老师,因为我认为老师是最聪明的人,知道很多知识。为了这些可能很幼稚、很天真的原因,我们往往会爆发出无限的热情努力学习,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现在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这神圣的讲台上,也将履  相似文献   

6.
在口语交际中,学生往往会“取悦”于教师,或者因为缺乏生活体验,说出的话似有“作假之嫌”。如一位老师教学“学会采访”,选取了“谈理想”这个话题,模仿记者互相采访:●教师模仿记者,采访一学生。师:请你谈谈长大后想做什么?生:我想当一名教师。师:为什么当教师呢?生:教师能教给我们很多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现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上不了学,他们没有学校,没有教室,也没有教师,我想去那儿当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师:(带头鼓起掌来)我代表贫困山区的孩子谢谢你,你真有爱心,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学生模仿记者,采访一同学。生1:您好!…  相似文献   

7.
有时我引导学生的思绪飘向未来。有的学生上课、自习,心很浮,静不下来,哪有一点音响,有一点风吹草动都立即凑过去,以致自己的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我说:“请同学们写作文:《他的心沉下去了》,谁的心沉下去了?你的学生的心。“”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假设你将来当了老师,遇到了一名学生上课、自习,心都很浮躁,你怎样帮助他,使他静下心来学习?”于是那些平时比较淘气的同学,这时态度也格外认真,因为在自己写的作文中,他们已经长大了,并且当了老师,在教学设备现代化的学校上课,眼前面对的是几十名有远大前途的学生。个别学生在作文中写教育他…  相似文献   

8.
<正>在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们长大想干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想当科学家。""老师,我想做一个音乐家。""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警察。"……我很满意他们的回答,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手一个劲儿地往空中伸,哦,原来是班里的学困生——吕斌斌,我请他回答他的志向,他大声地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清洁工!"班里一阵哄堂大笑,同学们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10.
“老师,我想当干部!”“哦,能谈谈你的想法吗?”老师不动神色地问那个男孩,心里却感到非常惊讶!他自信又略带不安地说:“我们班的干部老是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当,我对他们不服,不光我,还有好多同学也不服。我觉得我比他们更能管理好班级,能让我尝试一下吗?”这是发生在辽宁省瓦房店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室的一幕。这个各方面表现并不出色,甚至还有一点“捣蛋”的学生凭着这份勇气,给老师们带来了极度的兴奋。于是,我们的“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新方案——“小干部认领”尝试着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1.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看到有的同学还没有翻开书,就大声教训说:“以后谁在上语文课时还没有打开书,那你就别上课了!”第二个细节: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学生向另外一个学生借字典。很明显,这个学生需要字典来解决课文中生字的问题。老师制止了他:“你要字典干什么?哪一个字不认识?不用查字典,我板书好以后就去你那,你问我。”第三个细节:当时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老师先给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真的显出了一个中文博士的功底。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们接到指示之后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马上大声制止:“不要朗读,要默读,不要出声。”第四个细节: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师问道:“读完了没有?没有读完的举一下...  相似文献   

12.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14.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上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它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的。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有人从五所学校随机找了100名教师,问他们:“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问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的爱吗?”回答“是”的仅占12%。这说明老师虽然爱学生,但与学生的沟通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5.
选择     
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会自豪地说:我的选择当然是上大学,将来当一名工程师;有的同学也可能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考技校,将来当一名技术员.而我的选择却是考师范学校,将来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的慈爱,我是在老师的抚爱和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教师的无私和人类伟大的爱.爸爸临终前告诉我:"云香,爸爸对你最大的希望就是你今后能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能献身于教育事业."所以,从我懂事的那天起,我就深深爱上教师,我盼望着有一天能当上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感到,你正是他们当中实实在在的一名伙伴: ——让学生感到,你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不充满着对他们诚挚的爱,令人可亲可近; 不要使学生觉得,你在牵他、赶他、逼他;而当他猛然回首,却发现已被你领进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在学校管理中,常可发现一些反常现象:有的老师上课时尽管声色俱厉,学生却不买帐,最后摔书甩笔而去;有的学生与老师赌气、顶牛,闹得老师束手无策;有的老师在“坏学生”面前怒气难平,诉诸拳脚,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于是,怨懑之声每每入耳:“现在的学生难教!”果真是学生难教么?非也!凡学生,没有不敬畏老师的。刚进校门时,“老师”这个称谓,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神圣,那样的至高无上,其对老师的敬畏心理,超过了对其亲生父母!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又怎么会出现上述那样的反常现象呢?我以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没有懂得珍惜学生对老师的那一份天真纯朴的感情,甚至在批评学生时有意无意地伤害了这种感情。作为教师,应如何珍惜学生这种纯真的感情,并  相似文献   

17.
幽默校园     
鸡毛掸子老师:“有一种东西,浑身长满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叫你早起,它是什么?”学生:“是鸡毛掸子!”玻璃球诊所门前坐着两个男孩。护士蹲下身来问其中一个小男孩: “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我吞下了一个玻璃球。”接着护士又问另一个小男孩: “你呢?““我在等那个玻璃球,因为它是我的。”空座位一次上课,张老师喊了一名同学上讲台做题目。在等待的过程中张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发现有一名学生的位子是空的,于是张老师便问:“他到哪儿去了?”学生很诧异地说:“他正在讲台上做题目!”  相似文献   

18.
学生未能完成作业,就把他赶出教室,这是一种变相体罚。这样做,对教学无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害。我曾和一些同志去访问过工读学校,一位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当她给工读生们讲到“尊师爱生”时,有的学生竟自言自语地说:“我最恨,最恨,最恨……”问他“恨什么?”  相似文献   

19.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20.
人们总喜欢把教师称为“园丁”、“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曾扪心自问,面对着教育改革的今天,一位教师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雅称?怎样做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我想:只有以人为本,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爱老师,老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有了爱,让学生体会到了你的爱,你的关怀,他才会对你产生好感,进而喜欢你。所以老师的爱心,是师生感情的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知道他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对他因势利导。记得在我教八年级的时候,班上新来的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