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丽 《今日科苑》2012,(24):72-74
在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莫过于氟元素的发现。自176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Marggraf,A.S.1709-1782)发现氢氟酸以后,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Moissan,H.1852-1907)制得单质的氟,历时118年之久。在这当中不少化学家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可以说是一段极其悲壮的化学元素史。  相似文献   

2.
华丽 《金秋科苑》2012,(24):72-74
在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莫过于氟元素的发现。自176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Marggraf,A.S.17O9—1782)发现氢氟酸以后,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Moissan,H.1852—1907)制得单质的氟,历时118年之久。在这当中不少化学家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可以说是一段极其悲壮的化学元素史。  相似文献   

3.
早在1791年,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尔就发现了钛,然而提取单质的钛却屡遭失败。因为钛在高温下会变得十分活泼,在提炼的过程中会和空气中的氧、氮、碳等元素发生反应,直到1910年美国化学家亨特才第一次提炼出纯度达99.9%的金属钛。而钛金属易于与其他元素结合并“紧紧抱住”的特性,也使钛合金具有了异常稳定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科教文汇》2012,(20):F0004-F0004
亨利·莫瓦桑(法国,1852—1907年),因成功制备单质氟(F2),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莫瓦桑1852年9月28日生于巴黎铁路职员家庭。因家境穷困,中学肄业后做药剂师助手。他常去旁听著名科学家的讲演并自学各门课程。1872年,他随法国自然博物馆馆长和工艺学院教授弗雷米学习化学。1874年,莫瓦桑到巴黎药学院工作,于1877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879年任巴黎药学院实验室主任。1885年获博士学位,次年任巴黎医学院药物学院毒物学教授。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电磁感应现象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的。而实际上早在1822年,法国科学家安培在实验中就发现了感应电流。他却轻易地放过  相似文献   

6.
抽取人造丝     
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人造丝织物。这些衣物色彩鲜艳、手感柔软,跟真丝没有多大差别,有时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而且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当然,人造丝的发明也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挤蜘蛛丝自1664年英国科学家虎克提出“人类凭自己的智慧,可以像蚕一样制出丝来”的设想后,无数人盼望这一设想能变成现实。1740年,法国的卜恩曾从蜘蛛胶囊中挤出胶液拉成细丝,并用这种丝织了一双手套。但这还不算人造丝。氮的启示法国另一位化学家罗满也想发明人造丝。他想,蚕吃的是桑叶,而吐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2,(12):87-87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左图)在加热汞和铅的氧化物时,发现了一种具有奇特性质的气体。它无色,无味,能使身处其中的小动物更加活泼,还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冒出火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氧气。但在当时流行的“燃素”学说的影响下,普利斯特列把这种气体称为“无燃素气”。同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按照普利斯特列的方法再次分离出了这种气体,将它命名为“氧气(Oxygen)”。并公开发表了关于燃烧原理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I0004-I0004
【搜狐科学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大自然是一位聪明的化学家,并不像仅在实验室烧瓶中进行冒泡反应,而是通过酶和核糖体等细胞机械式地逐步构造分子。目前,基于人造核糖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化学家能够赶上地球25亿年来的生物进化,纳米机械有朝一日将作为"蛋白质工厂",成功组装青霉素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抽取人造丝     
在大街小巷,人们很容易就看到了人造丝织物。这些衣物色彩鲜艳、手感柔软,有时候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而且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可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人造丝的发明,也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挤出蜘蛛丝自1664年英国科学家虎克提出“人类凭自己的智慧,可以像蚕一样制出丝来”的设想后,无数人盼望这一设想能变成现实。1740年,法国的卜恩曾从蜘蛛的胶囊中挤出胶液拉成细丝,并用这种丝织了一双手套。但这还不算人造丝。从桑叶中得到启示法国另一位化学家罗满也想发明人造丝。他想:蚕吃的是桑叶,而吐出来的却是丝,那么丝与桑叶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科学家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学习创造的重要途径。180年前,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这~开创当今电气时代的伟大发现中所蕴含的点滴,也许会点燃你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从10月7日起,2013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在最先公布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因发现细胞内运输系统的奥秘共享奖项。8日,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得物理学奖。一天后,美籍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化学奖。  相似文献   

12.
研究科学家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学习创造的重要途径.180年前,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开创当今电气时代的伟大发现中所蕴含的点滴,也许会点燃你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分子结构的奥秘一向是化学家们所关心的问题。18世纪以前,“分子”这个名字连科学家都还是生疏的,因此对物质性质的说明只是外表的。自从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原子分子论之后,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从实验初步论证了原子,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才得到公认,但对它们的真实内幕还很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一、从巨磁阻效应的发现领悟到的三点启示早在150年前,英国开尔文男爵发现铁电阻在磁场作用下有2%的改变。直到1988年德国科学家格林贝格尔和法国科学家费尔用分子来处延技术,将铁磁材料和非磁性材料相间制备成纳米级薄膜三明治和许多层相间薄膜三明治,使磁致电阻变化一下提高到6%~60%,称之为巨磁阻效应。从此开辟了一个自旋电子学的新兴学科,可以用电子自旋存储海量讯息。  相似文献   

15.
香山科学会议展望未来、探索科学前沿、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的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综合性、高层次的特点,激励了创新意识,激发了许多新思想,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会议团结和联络了科学家和科技组织管理人员,包括在国外的中国学者;为不同领域科学家“牵线搭桥”,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学科语言的沟通,促进了合作。例如,许多生物学家称,他们从物理学的发展中得到许多启示,而且还了解到物理学家、化学家对生物前沿问题的看法和兴趣所在。许多科学家之间达成了“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16.
1 引子在科学的发展史上 ,有几件事人们总是挂在嘴边 ,像英国冶金专家亨利·布里尔发明不锈钢 ,美国的古德意尔发明橡胶的硫化技术 ,英国化学家柏琴发现化学合成染料苯胺紫 ,德国天文学家亨利·施瓦伯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 11年 ,伽代尼因研究青蛙的生理结构而发现了电流 ,化学家拉姆塞原想从铀矿中寻找氩 ,却意外地发现了氦 ,伦琴发现了 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等等 ,人们认为这是机遇造成的 ,而且也对有些与之失之交臂者进行分析而将其原因归结为没有抓住机遇。德国科学家克鲁克斯也曾经观察到 X射线 ,美…  相似文献   

17.
去年国庆前夕,云南省化工研究所試制成功的聚氯乙烯纖維,和消費者見面了。聚氯乙烯纖維的历史远比尼龙为早。1872年科学家就发現聚氯乙烯。1913年德国化学家克拉特,試制成了第一批聚氯乙烯纖維样品。但是,因为技术困难,直到1950年才由法国的罗迪奥醋酸纖維公司正式生产。近年来,这种纖維在各国有較大的发展。云南省化工研究所于1963年初,从事聚氯乙烯纖維的研究,去年进入了中間試驗生产。  相似文献   

18.
氢与水     
卡文迪许(1731~1810年)从古时候起,人们就以为水是一种元素,所以,当科学家们意识到水可以被分解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可是,当水的基本成分氢和氧被分离开之后,水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17世纪的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把氢称作“易燃气”,在他之前,肯定也有其他化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9,(6):10-10
一支由中国、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近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在中国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联科学院     
苏联科学院是继承俄罗斯民族的进步科学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前身是俄国科学院。俄国科学院是俄国一个有进步思想的皇帝彼得第一在一七二四年一月二十八日下令创办,在一七二五年正式成立的。俄国科学院成立以后,产生过许多大科学家,像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洛蒙诺索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