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道德是人类社会除法律之外的另一种行为现范.它主要依靠人们自我约束,与入的修养、素质密切相关.环境道德就是对人们涉及环境保护的除法律规定以外的公共规范,它要求人们善传环境.克服对环境的不良行为启觉保护好环境.环境道德的内涵十分丰富,大至善待地球,保护生态环境.小至倒垃圾、丢果皮,保护好一草一木.都能反映一个人的环境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占虎 《科幻画报》2023,(5):222-223
随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为了让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尝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制教育融合,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分析小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掌握好日常教学的尺度,提高教学融合的可行性。法制教育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综合水平,让小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义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解其正义感现状,通过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正义感认知狭隘,正义情感的激发比较模糊,正义行为意志力不足,正义评价欠缺理性.造成目前大学生正义感现状的原因有社会正义的教化缺位、法律正义的宣传偏颇和道德正义的约束不力等.为此,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正义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法治素养的高低关乎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这门课程更是他们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的主渠道。文章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平凉市的五所农村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拟对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同时存在的道德约束的情况下,某些社会准则就应考虑选择道德约束方式,还是选择法律约束方式,本试图从约束成本角度分析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道德自觉,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道德的主体性属性来看,都要求高校将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作为核心内容。面对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认知偏差明显、道德情感严重淡漠、道德行为失范严重、道德信仰缺失突出等问题,高校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创新道德教育体验模式,突出隐性德育,完善道德素养反馈和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是国家社会未来主要建设者之一,但他们中的部分人道德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在他们步入社会前最后的求学阶段,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构建高职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唤起并强化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高职学生的道德需要等手段,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道德意识水平,使其自觉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行使学术自由权利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学者从事研究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与此同时由于我们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完全跟上改革的步伐,从而导致一部分学者在行使学术自由权利时既缺少法律的规范又抛弃了道德的约束,给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学者研究过程这个角度对学者行使学术自由权利需要受到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的双重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师的良好师德十分重要,师德建设必须有约束机制,师德的约束机制包括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机制,自我约束与社会约束机制,普通性约束与一般性约束不机制,广泛性约束与先进性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行为得不到法律行为的制约以后,道德约束又十分有限,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真空就造成无限制道德行为的真空地带,网络伦理秩序失范就成为一种必然,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网络行为与道德出现不可控性、依赖性、反道德性、道德相对主义及道德冲突等特征.以积极心态和策略来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秩序失范,重新构筑四个"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对网络化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着我们的下一代能否拥有绿色家园,能否健康成长。因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高雅琳 《考试周刊》2011,(83):238-239
法与道德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法只约束人的行为,而不能约束人的思想。法律并不是万能的,不能用法律来取代道德。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道德共识日益萎靡,同当代人的道德需要脱节,也因此失去了其在传统社会中的整合作用,现在已无法适合人们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内心的价值多元化,传统道德已难以在人与人之间达成共识,社会出现了“道德共识”困境。在此环境下,为更好地发挥道德的内心约束作用,应该在改进传统“道德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国人道德要求的法律,从而实现对人们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状,有学提出了“道德法律化”的应对策略。这种主张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区别,在逻辑前提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漏洞。从事实层面上看,“道德法律化”是一个虚假命题,是对“法的法律化”的误解;从价值层面上看,这一命题隐含着道德标准绝对化和道德约束强权化的倾向,对社会道德生活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正>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重要枢纽。本文以班主任的视角去分析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旨在对学生实施更为高效的法治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完整的法治观、道德观,最终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一、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其实就是两个常规性的概念,道德没有法律约束,主要是一种行为范式。而“法治”是有法律条文作约束的,有强制性的意味在里面。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是环境保护,在中小学阶段一定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主要教育对象就是少年儿童,他们的素质水平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保证。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必须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这将增加他们在职业活动中成功的机会,也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风气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一、让学生确立道德认识对于职业道德的形成来说,道德认识是前提。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牢记:1.职业道德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利用教学过程和丰富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让他们能够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把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使小学德育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现高效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胡红林 《家教世界》2012,(10):11-1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具有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据地。加强德育工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道德水平决定者整个民族将来的道德水平。对此,我们对因人而异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对法律与道德在现实中的矛盾剖析,达到批判企图摆脱法律的约束以求随心所欲地实现道德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思潮,力求在崇尚道德法律、追求一种更趋于合理、科学、和谐的法理体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