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恋的后果     
叶梓 《课外阅读》2006,(7):56-56
我13岁那年,第一次萌生爱情。他是个军人,年龄比我大一倍,26岁。他长得高大英俊。简直像电影明星。尤其是当他开着吉普车到妈妈的店里买东西。那跳下车的姿势。帅极了。  相似文献   

2.
女孩呼救这是一个女孩的心灵呼救: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一天,和十来岁的邻居哥哥一起玩。不记得他当时是怎么骗我的,只记得他让我闭上眼睛去摸他的生殖器。当时我没有什么害羞,只觉得好玩。一连发生了几次。一次被爷爷看到,爷爷非常生气,告诉了妈妈。妈妈更生气,说等爸爸回来打我。尽管爸爸没有打我,但我怕极了。这事情似乎  相似文献   

3.
迟到的生日     
生日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快乐的!这不仅表示我又长大了一岁,重要的是得到家中亲人们的那浓浓爱意啊!但自从爸妈离婚后,就只有妈妈为我过生日了。生活的重担虽已压得妈妈喘不过气来,可她却从没忘记过我的生日。不管手上有多少事,她都会放下来,为我庆祝生日。但她自己呢?离婚这么些年都没看见妈妈为自己庆祝过一次生日。望着那张被生活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的脸,和两鬓上发白的发丝,实在很难想象妈妈现在才三十多岁,更不可能会想到年轻这个词。望着妈妈在店里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急忙跑到日历前翻查着。啊!已经8月21日了我的心一下…  相似文献   

4.
鸡狗无仇     
上午10点钟左右,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大墨镜,在一位矮个子妇女的搀扶下来到了我妈妈的理发店里。妈妈发现戴墨镜的男子是个盲人,连忙扶着他坐到椅子上,热情地为他洗头、理发。今天是双休日,正好我也在店里。听到我和妈妈的说话声,那盲人赶紧装作关心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我经营着一家儿童用品商店。在一年多的经营时间里,我的脑中已网络了各种各样的顾客形象,他们当中一些有特点的人物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常回味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回忆一:买跨年龄的玩具亨利是我店里的老客户,他的一口普通话说得不大好,但我能听懂。记得第一次他带着儿子来店里买玩具时,他3岁的儿子一眼就看中了放在柜台前面的遥控飞机。可飞机模型上的安全说明书是写此玩具适应5岁以上年龄的孩子玩。我觉得孩子小,生怕东西卖出去后会出什么后果,连忙对亨利说:“这个玩具不适合他玩,换另外一种吧?”亨利笑着回答:“不要紧,他的…  相似文献   

6.
《同学》2002,(10)
在北京读过了半年书后,我不得不再次转学,回到西安,回到姥姥身边。我沉默着,被班主任老师编入原来的班级,我听到那些在告别班会上与我抱头痛哭的铁哥们发出的窃窃私语:付建国,他怎么又回来啦?他妈妈不是说要接他去北京念重点中学,考清华北大的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怎么去面对这么多夹杂着狐疑、同情和不解的眼睛? 我得以回到妈妈身边,是缘于妈妈的第二次婚姻;我不得不离开妈妈,也是缘于妈妈的第二次婚姻。把我从西安接到北京,是我继父提出来的,他自己与妈妈结婚时带来了一个调皮的男孩儿,比我小一岁,长得比我还高胖,妈妈自然对那个男孩儿极尽讨好之能事,可是做着这些事的时候,她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想到她的亲生儿子有十年没有亲身照顾到了。妈妈的感伤被继父高叔叔知道了,他就竭力怂恿妈妈  相似文献   

7.
刘爱雪 《小火炬》2008,(Z1):60-61
还有5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打算给妈妈画一幅国,就和海边那家店里卖的那幅一样,我听见妈妈跟爸爸说过她很喜欢那幅画,我一定要画出来。弟弟想帮我,可是他把餐厅里弄得到处都是颜料。妈妈叫弟弟去午睡,我赶紧把画藏了起来。妈妈生气地骂我,说我把颜料弄在衣服上,我还听到她在  相似文献   

8.
一天中午,我下班到家一看,霖霖一只手抓住饭桌脚,一只手被他妈妈抓住直往水盆里按。小霖霖边哭边说:“我不洗,姨妈给我洗过了。”霖霖的姨妈已吃完饭上班去了,他妈妈不相信,说:“你撒谎。”稍一放松,霖霖的手又缩回去了。如此几次,他妈妈火了,就打了孩子的屁股。我见状就哄他说:“小霖霖乖,饭前洗手,讲卫生,是好孩子,来,奶奶给你洗。”刚满三岁的霖霖还是不肯洗。后来,他妈妈把他抱住,我从  相似文献   

9.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40多岁了,高高的个子,胖胖的身材,时常穿着那套校服,朴实、大方。妈妈是一位人民教师,她很爱自己的工作,对待学生比对我还好,常听家长夸妈妈。有一次,天色已经很晚,可就是不见妈妈回来,等我吃完饭,写完了家庭作业,妈妈才回家。妈妈关心同学比我还重,她班上一个学生失去了父母,妈妈拿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用自己的钱为他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还常常把那个学生领到家中吃饭。有时还把我的衣服拿出来给他穿,为此,我常常和妈妈闹意见。可妈妈说:当老师不光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  相似文献   

10.
触电的小牛     
电话响起来。"您是华德太太吗?""是的。""您认识一个小男孩叫弗瑞弟吗?"妈妈的脑袋里"叮"一声:出事了。儿子安安和小朋友弗瑞弟在半个小时前一起到超级市场后面那个儿童游乐场去了。"我是哈乐超市的老板。弗瑞弟在我们店里偷了东西,他的家长都不在,您可以来接他吗?"妈妈跳上车。安安在哪里?他也偷了吗?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妈妈在家乡的一家糖果店工作。因为才上幼儿园,我是没有作业的,所以一放学就往妈妈那里跑。那家糖果店做出来的糖甜甜的、香香的、黏糊糊的。仿佛店里  相似文献   

12.
我的他     
他是我忠实的好朋友,他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在我悲伤时,他使我快乐;在我骄傲时,他使我谦虚;在我失意时,他使我振作。在我成长的路上,他总引导着我,一生有他相伴,我永远无悔。我刚三岁时,他就进入我的世界。刚开始,妈妈教我认识他,但我却不愿意。记得有一次,妈妈一遍遍地陪我读他,但我却索然无味,气得妈妈都哭了。后来在妈妈的耐心引导下,我渐渐地喜欢上了他。他给我讲故事,讲很多我不知道的世界。他教我如何关爱别人,如何面对成功,如何面对失败……。后来,我的他,伴我成长。他牵着我,伴着我,我的成绩越来越好。有一次,我班要举行一次数学考试…  相似文献   

13.
冬天森林里,箭猪先生的被子店开张了。第一天,兔妈妈一蹦一跳来到柜台前。箭猪先生,天好冷,兔宝宝们昨晚一夜没睡好,我来买被子。兔妈妈一脸焦急。兔大姐,你找对地方了。我店里的被子是最暖和的  相似文献   

14.
拒绝诱惑     
儿子6岁了,一次我带着他逛超市,他目不暇接地东张西望,对货柜上一件件精美的商品赞不绝口,问这问那,并故作感慨万千地说:"妈妈,现在好东西可真多呀!"我知道他的小心眼儿,馋劲又被勾起来了。那次,  相似文献   

15.
18年来,我不断地得到儿子无私的关爱。每每忆起,心里便甜滋滋、暖洋洋的。儿子两岁多,胖得像个皮球,刚刚蹒跚学步,每当我背着他上楼,走了两层就累得不行了,他一听到我喘气的声音,就赶紧挣扎着从我背上下来,嘴里还念叨:“妈妈累了,我不要妈妈背。”说着,他滚圆的小身体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上楼,走了几步还回过头来,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拉我。看着他憨憨的可爱样,我浑身的劳累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一次夜里停电了,3岁的儿子痴痴地望着天空,对我说:“天上那么多星星,我要摘一颗下来给妈妈作灯,让妈妈好看书。”我感激地亲了…  相似文献   

16.
书里能有些什么呢?这是我三四岁时坐在外祖母的书店小凳子上困惑不解的问题。我的外祖母坐在收款台边,我母亲则在柜台后边迎接顾客。在母亲身后有好几排书架,高到了房顶。店里有一架大梯子,梯子顶是弯的,钩在一根铁条上,这样梯子就可以从右滑到左,连最顶上的书都能够得着。可别以为在书店里我会憋闷得慌!不,每来一个顾客,我都会猜他是想要书架低处的书呢,还是高处的书。我母亲既聪明又麻利,她知道店里每一本书的位置。赶上顾客要高处的书,她会爬到梯子上,从最顶上把那些蓝皮、红皮或紫皮的书给顾客取下来。我觉得妈妈真能干,也越来越想知道…  相似文献   

17.
儿子今年6岁了,对厨房里的事情很有兴趣,我给他的封号足“一级大厨师”,他颇感得意,并称妈妈为“特级大厨师”。 我做饭时,常常请儿子来帮忙。一岁多时,他就承包了往罐子里装盐、装白糖的任务。他最爱干的是装白糖,每次我会嘱咐他,不能一边装一边吃,而他也经常脸上粘着白糖跑来告诉我:“妈妈,我没吃糖。”这时,我  相似文献   

18.
佳佳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他的妈妈说:“佳佳从小就很聪明,特别善解人意,有一次我起晚了,就干脆请了病假,也没送佳佳去幼儿园。结果,我的一个同事因此来看我,聊天时,那个同事开玩笑说,‘妈妈病了,佳佳没去幼儿园,有没有影响妈妈休息呀?’我真怕孩子说出实话来,结果,佳佳说,‘我才不会,妈妈病了,佳佳给妈妈倒水,拿药,老师说这才是好孩子。’我后来问他,为什么说我病了给我倒水,他说,妈妈病了才不会被扣钱。我后来和亲戚一说,他们都说这孩子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  相似文献   

19.
谐趣吧     
《初中生》2013,(12):61-61
<正>熊孩子一天,我手里拿了个玩具公仔在路边等车,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走过来对我说:"哥哥,能让我玩一下吗?"我就给他了。不料这熊孩子拿着玩具跑到他妈妈面前说:"妈妈,这是那个帅哥哥送我的。"他妈妈说:"还不快谢谢哥哥!"我顿时欲哭无泪。声声慢·苦逼学生党  相似文献   

20.
许瑾 《幼儿教育》2000,(4):24-24
新学期伊始,我园来了三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小朋友,其中一个分到了我们班。他叫尤利安,是个3岁的小男孩。由于语言不通,又是初次来园,所以他妈妈来陪读一段时间。巧的是,尤利安的妈妈也是一位教师。第一次走进我们班,尤利安十分胆小,一直像小鸟一样偎在妈妈的怀里。当我要求孩子们“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说话先举手”时,尤利安的妈妈先是吃了一惊,而后用英语告诉我,他们德国的孩子很少端坐在活动室里听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观察,探索自然或是游戏、劳作,即使在活动室里,也是孩子自己动手,在活动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