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葛川逃学是我始料未及的。他是一个内向、文静、懂事的学生,尽管成绩不如人意,但学习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可是连续四个星期一都不来读书的周期现象,使我心生疑云,决定亲自出马,解开“星期一综合征”之谜。经过一番调查、访问、取证,葛川的“星期一综合征”之谜终于揭开了。逃学的原因是——作业没完成面对事实,葛川坦白了逃学的原因:星期六、星期天的作业没完成(一篇日记),担心老师要检查,所以干脆不去读书。但这件事被爸爸妈妈知道的话是绝不允许的。怎么办?于是他充分利用时间差,等爸爸妈妈上班后,再折回家里看电视。等到大人快下班时,他关掉电视,装作一副刚回家就看书的样子,蒙过了父母再蒙老师。下午或第二天去读书时,撒个谎或者星期二补写一篇,就算蒙混过关了。  相似文献   

2.
逃学之痛     
搜搜网上关于逃学悲剧性内容的报道还真不少:据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讯,13岁的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逃学、夜不归宿,伤心失望的父母无可奈何,情急之下,采取了捆吊孩子的极端教育方式,致使孩子死亡;而河北省有个十多岁的男孩因逃学受罚后,用铁棍砸向了熟睡中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在老师和父母眼里,有的孩子是属于“好孩子”范畴的。但是“好孩子”在孩子看来是 什么样的形象呢?孩子们自己评判“好孩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常有学生逃学之事发生,特别是初中一年级逃学的孩子比较多。孩子逃学,家长恼火,教师也伤脑筋。有些教师诉苦道:“话说得重了点,学生找不见踪影,教师还得承担责任,真是深不得,浅不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逃学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与曾有逃学行为的孩子谈过心。有的孩子说上学没有意思,不爱读书;也有很多逃学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让请家长而又不敢跟家长讲,到了学校又不好向老师  相似文献   

5.
没有坏孩子     
没有坏孩子?真的没有坏孩子吗?! 一个半夜拿石块打碎了人家玻璃窗的孩子也算好孩子?一个偷拿了父母的钱逃学去打游戏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一个后来成了杀人犯的孩子还不算坏孩子? 确实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让老师们头疼,使同学们生畏,令家长们担忧。或许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坏孩子,或许将来会成为坏孩子。但是如果我们再问一问,谁说他们就是坏孩子,谁能保证他将来一定就  相似文献   

6.
年轻父母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清理孩子的杂物时,孩子会阻拦你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扔。许多东西在大人看来不过是垃圾,而在孩子眼中却成了宝贝。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正在父母看来,孩子的安全远胜于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孩子出现磕伤、碰伤等情况时,父母总是特别地心痛加自责。只有提前预防隐患才能有效地减少孩子受伤的几率。那么,家里有哪些小细节是需要父母提前关注、预防,并进行清除的呢?温馨家居的潜在危险有些父母怎么也想不到,在温馨的家里,孩子也会意外受伤。其实孩子在户外受伤的几率远比孩子在家里受伤害的几率低。原因是到了户外家长就会变得很紧张,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而在家里家长会放  相似文献   

8.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9.
正"父母皆祸害"这一惊悚说法出现网络,语出一个拥有六万多名成员的讨论小组,成员大多不满父母的过度教育。父母出于爱与责任的教育竟成了子女的祸害,看似不可思议却残酷地映照出一部分触目惊心的现实。中国的父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负责任最辛苦的父母,为何到头来却这般吃力不讨好呢?有些孩子刚一生下来,父母就寄予厚望,刻意在孩子周围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  相似文献   

10.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父母常常会考虑,该给孩子送一份怎样的礼物。在十八大代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看来,父母的反思与成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记者:您有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挑战在家庭",我们怎么理解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2.
我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也比较听话。可前几天,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儿子一整天没来上课。当时我的脑袋像是被打了一闷棍,怒火直往上撞。再问老师,得知这并不是儿子第一次逃学,以前也偶尔有过。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老师说不要体罚孩子,那我该怎么教育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黄虹家长们听说孩子逃学,没有不着急、不生气的,因为这不仅是厌学情绪的一种表现,更令人担心的是,孩子万一在街头巷尾瞎逛,结交了坏朋友,沾染上恶习,那就糟了。但是,着急过后还是要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为什么逃学?如何才能避免呢?有些孩子因为好奇心强、自制力差,…  相似文献   

13.
赵昱鲲 《云南教育》2023,(Z1):75-80
<正>1很多父母都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孩子只不过是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就头皮发麻:“完了,看来他没有数学天分,以后小升初、中考、高考可怎么办呢?数学是高考必考的,看来他上不了好大学了。上不了好大学,一辈子不就完了吗?”然后半夜起床,上网搜索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方法,第二天一早又到处打听哪里有好的数学培训班,晚上就带着孩子去交钱报名了。  相似文献   

14.
在我中学时期,父母不但放任我逃学,特别是我爸爸,甚至给老师写条子"帮"我逃学。当然,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去上学属于"逃学",我认为逃学是指坏孩子背着父母和老师自行旷课,然  相似文献   

15.
殷志洲 《甘肃教育》2014,(22):25-25
正集中办学,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地方政府为民做的一件实事。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舒适的学生公寓,老师24小时陪在身边,辅导学习、指导生活、疏导心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们在远离父母的校园中快乐、健康、和谐、幸福地生活、成长。笔者根据自己在寄宿制学校工作的经验,谈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逃学的一些认识。一、因不适应寄宿生活而逃学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从农村学校进入城市,到了新学校,才发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生活场所是自己极  相似文献   

16.
每逢星期一,总会有家长来为孩子请假。原因不是发热、咳嗽,就是呕吐、腹泻。星期一幼儿出勤率低似乎已成规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病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方面。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家长在双休  相似文献   

17.
彭冰 《现代家教》2003,(9):14-15
学校以布置亲情作业的形式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可在很多家长看来,“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培养孩子“成才”远比“成人”重要吗?  相似文献   

18.
对于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天下几乎没有一个父母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却总有那么多人倍感失望乃至绝望,因为孩子的成绩与父母的目标遥不可及!可是,父母们是否想过,天下又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进步呢?哪个孩子不盼望得到父母的欢心呢?却不知为何,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他们身不由己,就像一座座大山挡在面前,弱小的他们只能望山叹息却无法翻越。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多年,我经常发现两代人在同一个误区中挣扎,有时悲剧袭来令人窒息。我不能不说起秋儿,因为她用17岁的生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鲜红的…  相似文献   

19.
孩子胆大,富有勇气,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出来的。孩子的胆量生来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不爱说话,害怕生人,不敢表现自己。我们不要简单地看成是缺点,有些孩子胆小,父母也有责任。父母安全意识过强,老是吓唬孩子,孩子干什么父母都说“危险”,久而久之,孩子就什么也不敢摸,什么也不敢干,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自然就是胆小、怕事、没有勇气。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森森自理能力很差,十分胆小,别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滑梯,他躲得远远的。老师走过去问:“你看好玩吗?”他说:“好玩。”老师说:“那咱们走近一点。”老师就拉他靠近滑梯。他看别人玩得那么…  相似文献   

20.
麻辣语录     
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判断。孩子在家里不乖,爸妈就可能回家看望。——留守儿童故意逃学,希望藉此让父母回家。孩子看电视越多越不爱学习!——教育专家孙云晓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