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鑫 《辅导员》2009,(9):31-32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毋庸置疑,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2.
金鑫 《小学生》2010,(4):8-9
面对不可预料的生成内容,音乐老师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或采取回避和拒绝的应对方式,从而忽略了很多珍贵的、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但没有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音乐失落,课堂失控,教学目标游离,“生成”最终沦为“无成”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对音乐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有效行为是很有必要的。以下,谈谈我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金鑫 《考试周刊》2010,(7):227-228
音乐课程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多解性和非语义性,决定了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在组织教学上有较大的难点。面对不可预料的生成内容,音乐教师往往会手足无措或采取回避和拒绝的应对方式,从而忽略了很多珍贵的、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音乐失落,课堂失控.教学游离目标,“生成”最终也沦为“无成”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对音乐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有效行为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我就谈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高静 《辽宁教育》2014,(8):94-94
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音乐课程不是孤立的音乐作品欣赏,而是一门真实的、不断生成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案例生成.教师要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打造魅力四射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5.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现实巾“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力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巾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丰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动态生成”这些字眼对基础教育界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与我们的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成性的教学观念,不再把课堂看作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场所,也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探究学问和师生积极交流的乐园。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也是流动的艺术,因此,音乐课堂也同样是动态生成的,在互动与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自《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一个超越预设,充满着活力的新生命正向我们走来。这便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形态,是基于教师的睿智之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用真理、知识、智慧、志趣等共同缔造的绚丽画卷。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动态美丽,是音乐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许凤琳 《广西教育》2006,(7A):29-30
“动态生成”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她提出:“老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征。”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老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煌 《考试周刊》2013,(86):182-182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突破“预设”不足,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构建音乐动态生成式的课堂.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改派生的崭新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课堂的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课堂由于生成性资源的动态加盟而灵性闪烁,个性飞扬。然而,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出于对动态生成的过分关注与宠爱,这样不但没有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教学游离目标,“生成”最终也沦为“无成”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对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有效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过去,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法宝”,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这样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已经不那么管用了。即使是一些被认为是经典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常常“卡壳”。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这些未曾预料的状况,恰恰动态地生成了我们必须去直面的很多问题,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的新知识、新智慧、新激情在课堂中动态生成,进而更好地体现音乐的创造性发展价值,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的动态生成性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叉展现了课堂的真宴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朱晔 《文教资料》2010,(20):172-174
音乐教学的动态生成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可采取在弹性预设中孕育、在对话互动中引发、在瞬间捕捉中培植等策略进行生成性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好生成的"度"。  相似文献   

14.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笔者发现,大多数的音乐教师会把大  相似文献   

16.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随着谭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提高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意识,妥善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在课堂教学中演讲了不少好的做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了一点偏差。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以下几种“生成”属于“伪生成”,教师必须在预设时和教学中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主张以人为本。倡导生成化教育,“动态生成”就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生命活动的关注,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生命意义的升华,对个性的解放与张扬。生成性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课堂教学忽略动态生成资源的做法,提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观点,并警示广大教师不要走进动态生成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营造课堂的艺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音乐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获取应通过构建平等、开放、动态的课堂和创设一定的生成情境实现,教师用敏锐的眼光捕捉,进而加以利用。同时,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发掘过程中要丢弃随意性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一、透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解读也在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已从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任务和目标,转变为更加关注教学的“生成性”。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生成的资源来深化和延伸学习内容,造成课堂失控,教学游离目标,音乐课堂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20.
一、透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解读也在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已从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任务和目标,转变为更加关注教学的“生成性”。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生成的资源来深化和延伸学习内容,造成课堂失控,教学游离目标,音乐课堂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