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驱动装置是为施肥机的施撒装置提供动力,驱动其工作进行肥料的施撒。本文对常用的动力源进行了比较,并对施撒装置的驱动方案进行设计,采用了曲柄摇杆机构的驱动装置。对摇杆的摆角与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强耦舍性的倒立摆系统,采用牛顿一欧拉法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得到了状态空间模型,从而设计出一种传统PID控制方案,实现了对摆杆的稳定控制。最后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摆杆角度控制过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作用在杆摆的横截面上的法向内力总有一定的力矩;在杆摆转动过程中,作用在杆摆的横截面上的法向内力总要微功。  相似文献   

4.
水稻育秧与施肥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雪 《华章》2011,(20)
水稻是我国农业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水稻播种前的育秧过程中,育秧管理效果与施肥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对水稻育秧与施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选取旋转自由摆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并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可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实验硬件平台,该平台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自由摆的旋转,利用光电编码器测量摆杆的旋转角度,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自由摆的运动控制,对自由摆的起摆、摆起稳定、镇定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本文采用的旋转自由摆控制方法,使自由摆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施肥机肥量控制系统是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肥料施撒装置的开度或转速,最终控制实际的施肥量,使其不受作业速度以及地形等的影响,满足施肥的农艺要求。本文通过对液压系统控制、直流电机控制和步进电机控制三种肥量控制系统进行比较,液压系统控制成本低,更利于普及和应用,适合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化肥在农田中大面积施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会对环境生物产生十分明显的毒害作用。青蛙在我区农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早春是青蛙的繁殖期,同时也是我区施底肥、播早秧的耕作期。此期间,如何避免施肥不当造成蝌蚪死亡,值得探讨。我们初步进行了化肥对黑斑蛙蝌蚪的致死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湖州地区输电线路在更换杆号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调查数据的分析,给出了针对这些问题而研制的抽插式杆号牌支架的尺寸、设计方案.通过抽插式杆号牌支架的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更换杆号牌工作中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并对该抽插式杆号牌支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四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施用氮肥,对增加优质小麦的产量和提高品质的效应非常显著,其中以中壤和轻壤氮肥的农业效率优于沙土和沙壤土.每666.7m2的最佳施氮量,中壤土为15.75kg,沙土为15.51kg,轻壤土为16.79kg,沙壤土为14.47kg.施氮增产的原因是在最佳施肥水平下,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产量性状同步增长所致.  相似文献   

10.
用分析力学方法建立悬挂在水平滑块下的双铰链大角度摆的运动微分方程,用Matlab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和运动仿真,研究初始摆角为大角度的情况下,摆角的时间响应特性和滑块、摆杆的相轨迹图。结果表明:系统对初始条件敏感,在给定的摆角范围内,摆角具有准周期时间响应特性,滑块、摆杆的相轨迹图复杂且运动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的小生产和国际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使得高等农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市场存在非均衡性,即巨大的需求压力和过低的供给动力,同时高素质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过剩”。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引致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光源相比,GaN基发光二级管(LED)具有寿命长、节能、功耗低等优点,而优化LED有源区内电流扩展均匀性是提高u1D器件性能的关键。对国内外与u1D电流扩展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n型GaN层、P型Clan层、p型透明导电层、电极形状、芯片尺寸和器件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uTD有源区内的电流扩展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中最艰巨、最复杂的一项任务.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五大因素,即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严重不足和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偏低.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依靠技术创新、加速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持续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业市场化程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分别以农业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农业投资市场化程度、农产品交易市场化程度和劳务市场化程度四个指标对四川农业市场化进程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市场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农业劳动力的市场化低速缓慢增大,农业投资市场化进程一直增长,而农产品交易市场化和劳务市场化的进程始终处于波动起伏中,且跳跃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对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和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分析,在讨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上,确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最后对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面对WTO带来的机遇与与挑战,中国农业将如何发展?笔者认为,要熟和灵活应用WTO农业游戏规则,借鉴其他成员国的经验教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青海农牧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特别是这几年连续干旱给农牧业造成很大危害,传统农畜产品长期增产不增收,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农牧民生活得不到实质改善,农牧民不能尽快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因此,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是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发展增值增利的农畜产品,大力发燕尾服非农产业,提高农牧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素质优化升级是指导农民的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及经营水平等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提升的动态过程。从我国农村生产力主要要素和农民收入及投入等角度看,农民科技素质能否迅速实现优化升级,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文章运用2002—2012年财政支农数据,建立财政支农对五等份分农村居民收入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要强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和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为负效应,财政支农对五等份分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由中等收入群体向两极收入群体递减,但五等份分农户个体效应限制了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能力。因此,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缩小农村内部差距,同时应注意政策对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要建立专门针对农村20%低收入群体的脱贫攻坚政策。  相似文献   

20.
“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和”文化。和谐校园的建设,重点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关键是提升人文素质,而提升人文素质需要“和”文化的推广。推广“和”文化可以从“和”文化的理念传播、实践推行、融合发散三个路径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