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而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而,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在新世纪里使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江泽民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基于这一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地认识。作为培养跨世纪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主要基地和摇篮的学校,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实施创新教育,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把学科教学纳入创新教育的轨道。可遵循以下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 创新教育是当今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先躯,他具有丰富的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早在1943年,他就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创造素质,发表了闻名于世的《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他认为“教育要教给人创造,或引导人创造,启发人创造,而且在创造上学创造。”重温陶先生的教诲,展望21世纪,我们对江总书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注重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江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尤其是少先队辅导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队员敢想敢说每个少先队员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让学生创新,首先得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少先队大队部要经常组…  相似文献   

6.
江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为此,近年来我们依据市、县安排,扎扎实实开展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是说国家未来的昌盛繁荣 ,需要的是有智慧的高素质的人。而这些高素质的人 ,要依赖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培养和塑造。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三个阶段 ,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尝试自读阶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老师应该是点燃学…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同时他又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如何才能担负起这个特殊的使命?最关键的是必须造就一支自身具有创新能力同时又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工作:一、塑造教师健康人格,激活内驱力。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受其知识结构的影响,还受其人格的制约。我们认为:教师应具有的人格特征的内涵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面对创新教育,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 一、提高教师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认识,充分了解创造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6月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用”。江总书记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 ,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 ,“创新”已不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 ,而是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1 网络环境下 ,实现了教学环境的多维化网络环境下 ,教材被多媒体化 ,在教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新世纪初,江总书记指出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 ,全民有责。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 ,既指出了教育的重要地位 ,也蕴含着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全民创新素质的迫切性。他同时指出 :“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 ,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 ,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艺术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介 ,必须以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主席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民族衰败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乃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面,肩负若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创造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条件,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才素质与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总书记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明与突破;没有创新,文学艺术就会僵死;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前进,历史就不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1.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党80年奋斗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是造就未来的事业,是不断开拓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并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愿望,提高民族素质的事业。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发表过一系列谈话。1995年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去年2月1日,江总书记站在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又谈到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对教育方针的认识,怎样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精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高素质并独具创新素质的人才成为各国竞争的制高点.基于这种认识,在被命名为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基地校之后,我们石家庄第二十七中学以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放在创造教育上,于1995年启动了创造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初见成效. 下面是我校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培养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既创造了昨天和今天,也将创造人类的明天。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并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