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语言输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人们对二语习得语言输入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认为在语言输入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再是被动消极地吸收语言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建构不同于以前的新的语言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二语习得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性出发,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方面论述了语言层次互动和人际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以语言本体各层次之间的整合互动为铺垫,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注重人际互动的方法和形式可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习得系统主要是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选择输入材料,捕捉输入机会,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并积极创造轻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更有效地输出,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输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就不可能发生,因此语言输入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加工并转化为摄入,包括了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二是句子分析。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分析,将总结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入中的加工的原则,以期对外语教学与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回顾总结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定义、操作模式的基础上,从二语习得理论出发,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环境、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及任务型教学法中的教师与学习同伴的作用等任务型教学法的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伟琳 《海外英语》2014,(10):271-272,282
语言输入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不同理论流派对于语言输入是否影响二语习得以及如何影响二语习得有着不同的观点。该文试从输入材料、输入过程、输入结果三个方面对当前流行的理论流派中语言输入的有关观点进行对比,并通过对学习者的访谈调查探讨什么样的语言输入才是真正有效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7.
注意假设理论认为,在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和目标语形式之间,有意识地注意到他们的差距是二语习得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可理解输出促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注意与吸收描述了二语输入和中介语体系发展的过程。因此,通过可视输入的增加和学习者的输出可加强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8.
教师话语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介和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外部来源,在学习者语言输出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Long的交互假说为理论框架,探讨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该学科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理论对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这一理论的论述探究该理论在外语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二语习得的两个主要研究目标是描写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各项具体语言技能的习得和发展过程,并解释学习者为什么能够习得第二语言以及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Moore和Kearsley(1996)主张远程教育者应提供三种互动形式:1.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2.学习者和学习指导员之间的互动;3.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互动.根据互动学的二语习得理论和Kransen理论的一致可知充分理解的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关键,互动有助于二语的习得和增强语言的流利程度.当然有效的信息输出对二语的习得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虚拟团队具有跨时空、跨组织边界、数字化、基于共同目标、平等互动等特征。构建基于目标的网上英语学习虚拟网队,并通过虚拟团队开展基于网络通讯技术、多角色参与的英语交际活动.有利于营造动态交互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真实性语言输入和输出,将成为英语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与母语之间异同之处的分析和判断,也源自于学习者对目标语输入和自身语言输出中语言现象的关注程度。同时,对目标语语言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学习者语言发展的阶段性和变化性特点。因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该包括对学习者大脑认知机制和心理活动的分析。鉴于人类心理认知活动的复杂性,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n SLA gives highlights to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cognitiv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outputting the second language by making use of strategies, which contains language input, learners'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language output. This paper analyzes language input and output theory and then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stress language input by practice and intera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focus on the role of language output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个人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争论很多,这反映出年龄因素的复杂性。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助于探讨儿童与成年人各自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6.
输入和输出是二语习得的必经过程,二者相互作用,为习得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基于二语习得输入、输出理论,分析了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以意义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造成输入质量不高;输入方式单一;输入、输出比重失衡,输出机会缺乏.为此,提出了输入、输出一体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并就如何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提高输入质量和强化输出进行了论述,从而为解决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输入质量不高和输出比重不足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素敏 《海外英语》2012,(3):266-267
注意是二语习得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语言输入输出的认知过程中起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和语言输出质量的提升。在输入输出加工过程中,各种认知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习者的注意,基于此,笔者还探讨了四种提升学习者注意的教学手段,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意机制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介语僵化现象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探讨僵化的起因对弄清语言习得的内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中介语僵化的主要原因,并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提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从而预防中国学生中介语僵化的过早出现,使其最大限度地掌握目的语。  相似文献   

19.
研究立足于儿童二语习得和儿童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视角对来自北京城区的10位英语成绩优秀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旨在探究外语环境中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因素和高水平儿童外语学习者的共性。研究发现影响儿童外语学习的宏观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两个层面:(1)宏观层面:社会环境和家长教育理念对儿童英语语言接触的决定作用;(2)微观层面:语言接触中真实语言的系统输入和文化体验的长效性。其中,微观层面为高水平儿童外语学习者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