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涛  袁青青  邓胜利 《现代情报》2023,(11):146-157+167
[目的/意义]开源软件社区用户通常从社区中获取代码相关知识,而缺乏贡献的动机和意愿,这将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整合动机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开源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模型,采用混合方法包括SEM和fsQC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内部动机(流体验、自我效能)、外部动机(感知声誉、互惠)、社会互动关系、社区认同、共同语言显著影响用户知识贡献意愿和行为。fsQCA结果显示,流体验、感知声誉、互惠、信任是4个组态的共同核心条件。研究结果启示,开源软件社区需要关注用户的内外部动机,发展社会资本,以激发用户的知识贡献意愿和行为,促进开源社区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户积极参与社区并共享信息和知识是虚拟社区发展的关键.已有文献往往采用技术接受模型(TAM)、信任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单个用户角度来分析虚拟社区用户行为,很少考虑到虚拟社区作为一个团体对用户行为的作用.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分析了社会影响的三个过程包括顺从、认同、内化对用户行为的作用.顺从通过主观规范来体现;认同通过社会认可来体现,并包括认知维、情感维和评价维三个维度;内化通过团体规范来体现.收集了450份有效数据,采用LISRE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认可和团体规范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作用,没有发现主观规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团体规范显著影响社会认可.因此,虚拟社区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建立清晰的团体规范,增进用户的认同感,从而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3.
周涛  王超 《现代情报》2016,36(9):82-87
作为一种新兴社区,知识型社区为用户提供了知识、经验等分享与沟通的平台,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灌水现象严重、用户之间互动少,这将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导致社区运营的失败。基于社会认知理论(SCT),本文建立了知识型社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个人结果预期、知识质量、系统质量显著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结果启示社区管理者需重视知识型社区的知识质量、系统质量,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交流环境,以促进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确保知识型社区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开放式创新社区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用户分享的知识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的创意。但用户往往缺乏分享的动机和意愿,这将导致社区运营的失败。因此有必要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并以国内典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MIUI论坛为对象,在线抓取数据并采用统计软件Stat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结果期望、社会认同和社区影响对用户知识分享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经验对创新自我效能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结果期望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社会认同和社区影响有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辉  杨忠  黄彦婷  吴洁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97-1707
 组织智力资本的增进依赖于组织成员间广泛的共享知识。组织激励与组织文化分别代表了促进组织成员知识共享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因素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鉴于鲜有研究同时关注并区分正式的组织激励和非正式的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差异化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修订的社会影响理论对组织激励、组织文化与知识共享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1182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组织激励通过顺从机制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组织文化通过认同机制和内化机制(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态度,进而最终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的快速发展为用户获取医疗健康信息和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但用户主要以 搜索和浏览信息为主,缺乏知识分享意愿,这将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社会支持两个 视角,研究了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方法/过程】对收集的326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 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用户对社区的信任,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显著影响 用户对其他成员的信任,信任和隐私风险决定用户知识分享的意愿。研究结果启示在线健康社区应重视信息服务 质量,为社区用户创造可信的互动环境,减少用户隐私担忧,从而促进成员的知识分享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用户感知视角,探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虚拟环境下的知识分享行为。[方法/过程]基于UTAUT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和感知知识优势的综合效应模型,基于352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并进而影响共享行为;便利条件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除自我身份与共享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外,感知知识优势调节各变量与知识共享意愿、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升知识分享的绩效预期和努力期望,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以及保持成员间适度的知识势差有助于提升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本文以虚拟学术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知识交流行为影响因素,为虚拟学术社区提升平台活跃度及用户知识交流效率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感知信任和激励两个变量,构建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社会影响、感知信任和激励对用户知识交流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绩效期望对用户知识交流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努力期望、便利条件对于知识交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孔勇  刘敏  郭顺利  刘爰媛 《情报科学》2022,40(11):93-102
【目的/意义】为揭示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过程和内在动因,提升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的利用率 和重用率。【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同化顺应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过程 模型,分析其作用过程和机理。然后,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了用户知识内化的动 因和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的知识内化是以用户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制约机制, 知识经过同化和顺应后被元认知监控,然后由知识反馈调节,同时受平台传播能力和用户自身吸收能力两个主要 因素影响。促成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发生的条件组态路径有用户促进型和平台促进型两类;抑制社会 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发生的条件组态路径有用户抑制型和平台抑制型两类。【创新/局限】不同类型和场景 下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知识内化差异化动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外部奖惩缺位时,学术社区成员自觉进行知识贡献行为有待研究。[方法/过程]通过建立复制者动态方程,解释了在有限理性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活动中,规范内化者和投机者的演化博弈,并将其纳入NetLogo平台中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了更贴合学术虚拟社区现实的规范内化演化。[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区知识积累、组织规模和认知成本均为社区成员放弃理性计算,选择自觉遵守规范,主动贡献知识的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对学术虚拟社区规范化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德胜  韩杰  蔡佩芫 《科研管理》2020,41(5):191-201
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轻量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如何提高“用户留存”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社交媒体情境下,小程序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并未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研究从轻量化视角深入分析,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情绪理论构建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信息-任务匹配、系统易用性以及服务响应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分别对用户积极情绪和流体验有促进作用,系统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流体验而对积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积极情绪分别在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流体验则完全中介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构筑了“轻量化特征-情绪反应-行为意愿”完整的传导机制与影响路径,拓展了轻量应用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用户情绪成因相关研究,结论对企业借助轻量应用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社会化媒体与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驱动银行开始在其网站中嵌入各种社会化工具,为用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影响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因素较传统互联网环境相比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聚焦于社会化媒体环境,探究该环境下影响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情景式问卷收集用户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支持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意愿,还可以通过网站设计对用户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情感支持可以通过正向影响网站设计而对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网站设计均可以直接正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而感知风险则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此外,主观规范虽不能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意愿,但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对其产生间接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同侪影响引入在线创新社区的用户行为研究中,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考察同侪影响对用户贡献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研究以小米社区MIUI功能与讨论区的创意集市板块为对象构建S-O-R模型,采用6567名用户发布的8830条创意、5.26万条评论和收到的103.36万条评论数据,利用Mplus8.1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同侪影响广度与深度均有利于促进用户贡献行为,综合收益在同侪影响广度、深度与用户贡献行为间起正向中介效应,情感收益仅在同侪影响广度、深度与主动贡献行为间起正向中介效应,而认知收益则在同侪影响深度与反应贡献行为间起负向中介效应。研究拓展了在线网络情境下知识管理与社会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并为在线创新社区社交网络和知识管理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框架,从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个体和群体3个方面探索在线用户社区成员认知因素对其社区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通过国内智能手机产品在线用户社区的问卷调查收集329份有效问卷,应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发现,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方面的感知信息质量、感知网站互动性以及个体层面的感知自我效能、感知社会提升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存在感有显著促进作用;群体层面的感知相似性和感知信任对社会存在感和社区认同感都有促进作用。上述三方面因素又以社会存在感和社区认同感这两种情感因素为中介对社区成员的持续参与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分析通证知识社区的知识分享网络结构,有助于把握区块链背景下的虚拟社区知识分享和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以国内通证知识社区代表——币乎网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方式获取币乎用户样本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运用UCINET工具对社区用户的知识分享网络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结论]样本网整体呈现出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特征;中心性高的核心用户对社区知识贡献和传播的影响力较高;通证激励有助于挖掘社区中的优质内容。  相似文献   

16.
Drawing on Jones's ethical model and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is study proposes and tests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underlying software piracy.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computer users in Guangzhou,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wo software piracy scenarios under study—end user piracy and software counterfeiting—provide general support for the model. Consistent with major proposition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findings show that Chinese computer users’ perceived moral intensity of software piracy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ir corresponding moral recognition, judgment, and intention in both scenarios. Moreover, a direct influence of moral judgment on attitude toward software piracy is found in both scenarios. With regard to end-user piracy specifically, the findings further ech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by demonstrating a direct influence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n intention to pirate. As in the case of software counterfeiting, the findings, however, show that only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but no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is intention. Implications derived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e potential to synthesize ethical and general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cepts to explain software piracy behavior, and also furnish insights on how to deter software piracy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虞佳玲  王瑞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21,40(10):159-167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了解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讨论当前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用户社会身份、用户使用意愿及行为、用户忠诚及口碑、用户知识行为、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5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从SIT的理论解释、社会认同动态测度、SIT的应用范围、社会认同威胁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8.
刘虹  李煜 《现代情报》2021,40(10):73-83
[目的/意义] 从动机、机会、能力3个维度揭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基于MOA理论,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搜集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利他动机、声誉动机、社区认同动机、知识获取动机、信息质量、系统质量、自我效能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影响显著,社交关系动机、服务质量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并不显著。该模型对解释我国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和指导学术社交平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促进产品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华为产品定义社区的用户为样本,通过爬取用户行为数据、设计指标来对社区用户进行自动聚类,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模型分析,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知识共享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该社区用户可以划分为专业贡献型和积极社交型用户;用户互...  相似文献   

20.
张洁梅  马悦杰 《科研管理》2021,42(3):139-149
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对于虚拟社区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为中介变量,探讨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联结性、共同愿景)和外部动机(互惠动机、声誉动机)对社区忠诚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外部动机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影响;信任和外部动机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显著影响知识共享数量,而共同愿景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质量对社区忠诚的影响更显著。该结论为企业重视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从而吸引和留住虚拟社区用户提供了决策支持,为企业更好的运营虚拟社区并利用虚拟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