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高中《语文》第四册选有汤显祖《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开头有老塾师诵读《诗经-关雎》的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情节,教材把其中的“好”注为hào.这是错误的。 “好”有两种读音:读hǎo时,作形容词用,美好、美丽、友好的意思;读hào时,作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它以浓挚的感情 ,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集中描绘了一个“当户织”的平凡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经历。人们研读这首诗 ,大多都认为木兰是一个既智慧又勇敢 ,既孝顺又深明大义的女子。十几年来 ,艰苦而单调的军旅生活 ,保国与思亲的矛盾心理 ,都没能动摇她征战疆场的决心 ,她身经百战 ,出生入死 ,屡立战功 ,凯旋而归 ,却拒封辞赏。她的行为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质朴谦逊、不慕富贵 ,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些理解都不错。但我认为 ,木兰辞官还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  相似文献   

4.
2001年人教版初语五册教师用书第23课《满井游记》的课说明中,有一段话:  相似文献   

5.
6.
老舍先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文学大师,是首都人民的骄傲。他的许多作品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二马》《月牙儿》《四世同堂》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人称“老舍”先生为“老shě,也有人说应该读作“老shè”。究竟该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7.
8.
杜牧的《阿房官赋》被誉为“千古一赋”,中奇巧新颖的比喻尤为后人称道。其中有段话是:“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里的修辞手法,一般被认为是比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经过历史的洗涤,“桃花源”的含义已经得到了扩展,它早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家园。考生抓住这点,另辟蹊径,找到了新颖脱俗的好内容。在作笔下,那潺潺的溪流,那无边的竹海,那美丽的荷塘,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何其相似。另外,精美的语言也是本的一大亮点,比喻、拟人处处皆是,读来意境深远,音韵和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对家乡近乎痴迷的热磐.  相似文献   

10.
范小青的《女同志》是一部关于女性职场生涯的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万丽的成长轨迹既呈现了政治原生态场域中的真实故事,也表达了对女性政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女性观念。笔者认为,范小青的这个女性观是颇为矛盾复杂的,一方面她欣赏女性的独立和才干;另一方面她又将男性安排在引导者与扶持者的位置上。这种在文本中呈现出的书写矛盾大概也正是范小青身为女同志才能感受到的性别困惑和生存困惑。  相似文献   

11.
《作文大王》2010,(6):20-21
李代桃僵 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互助,患难与共,现在指代人受过。  相似文献   

12.
《作文大王》2010,(7):18-19
擒贼先擒王 原意是作战时。要先擒拿敌人的头目或关键人物。比喻做事要从关键部分来着手。  相似文献   

13.
刘勰在《心雕龙》中对“比兴”问题的阐发将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比兴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新批评对比喻所作的研究则体现从语言人手研究学的意义。本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一、修辞层面。刘勰揭示了比、兴的成因、功能以及二的关联,新批评则从比喻中发现语义的对立统一;二、心理层面。刘勰的意象论将构思与表达结合起来,新批评则排斥心理因素,标举语象;三、化层面。刘勰的比兴论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化修辞学,新批评则以比喻作为学本质属性,是一种本体修辞学。  相似文献   

14.
这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结构美,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犹如三首动人的诗歌,形式美丽整齐,各自绽放着异彩;二、语言美,章以《桃花源记》里的,语句导入,以贴切美丽的诗句展开,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字里行间洋溢着诱人的采;三、主题美,章由表入里、由景及情,从山美、水美、花美,自然地延伸到“人更美”,主题巧妙弛得到了升华。一篇游记,能有如此多的亮点,自然会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作文大王》2010,(5):20-21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为了做成某事。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这天第二节课是语课。想想昨天,我那样得心应手地设计了一个个教学环节.今天可以引领全班同学和中的小男孩一起.徜徉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共唱一曲生命的赞歌。我设想着同学们课堂上尽情投入、真情流露的美好情景,走进教室时不由得有些暗暗得意。  相似文献   

17.
《作文大王》2010,(8):18-19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后来用“金蝉脱壳”来比喻用计脱身。使敌人不能及时发觉。  相似文献   

18.
一、《草木篇》流沙河 在解读《白杨礼赞》时笔者曾指出,比喻与象征不同。比喻的特点是把本体和喻体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  相似文献   

19.
《随笔》杂志上有篇文章,认为现在要论危险的行业,已不是过去玩笔杆子的,而是当官。作者从两个“看到”进行了证明厂是“谁都能看到”——如今当官多有因腐败被抓,也有被杀的;二是自己“曾去参观过一个监狱”,亲眼看到——虽说被抓被杀的当官的都还只是少数,但累计起来,与别的行业比,比例实在不小。由此可知,当官“这个行业具有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作文大王》2010,(11):18-19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