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的棋局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甚至几十步外;早早便做好了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经常忙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棋局     
<正>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的人下棋又因起初长考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的人下棋,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棋局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的人下棋又因起初思考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的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棋子总是愈下愈少,人生总是愈来愈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都要加倍苦恼地应付。而棋子一个个地去了,愈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赢,固然漂亮;输也…  相似文献   

4.
棋道与人道     
本人作为一名象棋爱好者,虽然棋艺不精,但是在十多年弈棋的过程中也体味到了一些下棋的哲理。棋虽小道,但是却可以通过下棋看山一个人的本性。象棋对弈,看似双方棋子你来我往,其实是对弈者之间思维的交锋,双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莫过于看他在游戏时的表现。一个人的本性平日里往往加以掩饰,但是在游戏之时却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这就是常言说的“棋如其人”吧。比如梁实秋,大家看他的散文,觉得他似乎是一个镇定沉稳的人,但是他的性格中却有浮躁如顽童的一面。他在《雅舍小品·下棋》一文中说,“有一种人我最不…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棋局     
刘墉 《考试》2005,(11)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6.
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 为什么呢?其实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个水晶人似的,一看是透明的就放心。但是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这下大人就急了,就怕自己不了解孩子,所以好多爸爸妈妈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电话。  相似文献   

7.
5岁的棋棋越来越令父母担忧了,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一有客人来访,马上躲进自己的房间。即使在幼儿园里,棋棋也是一个人坐在某个角落,老师让他去做游戏,他也不肯动一动。像棋棋这样的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退缩行为,多发生在5 ̄7岁的孩子身上。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社交场合因感到陌生、害怕而极力逃避。他们像棋棋那样,性格孤僻,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尤其怕见陌生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与父母等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的。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正常的孩子如果突然到了一…  相似文献   

8.
下棋与人生     
下棋如人生,胜有一种无比的兴奋,负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而且痛苦要比兴奋多。人生难熬,棋子一样难走。有时走错一步,棋势就会大为转变,如人生一落千丈;有时抓住对方疏漏,进攻一子,出对一招,就像抓住了机遇,从此人生步步走向辉煌。下棋是一种高尚的消遣。古人云:君子好棋。不过,以三局为妙,淡视胜负,才能回味无穷,有益身  相似文献   

9.
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生命,父母就多了一份希望和责任。他们要为这希望付出一切,孩子也就在希望中寻找人生的真谛。父母自然知道年幼的子女还经不起岁月的磨难,贸然放子女去飞,无疑会害了子女。他们为子女设计人生,用手中的镰刀砍去荆棘,用粗糙的双手填平坎坷。但是,父母更知道,如果让孩子永远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走,即使给他掌声,给他快乐,扶他成功,孩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路,不可能有自己的掌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成功。子女只是温室中的花朵,定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相似文献   

10.
我爷爷的额头宽宽的,眉毛浓浓的,不大不小的眼睛上架了一副眼镜。他有一个嗜好,就是下棋。一下起棋来,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而且他好胜!如果下输了,就缠着人家再来一盘,直到下赢为止。这天,天气很好,爷爷带着象棋到邻居张爷爷家。咚咚咚!门一开,张爷爷马上说:“唉,我说吴老头,你能不能别找我下棋了,我很累!”爷爷毫不犹豫地把张爷爷拉出来,边说边摆棋。张爷爷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好了,棋已摆好,你先出招吧!”爷爷得意地说道,好像很有把握似的。于是张爷爷就出了第一招。“出车!”“我走马!”“那我就走炮!”“我吃!”两人你来我往,交战激…  相似文献   

11.
棋道·人生     
许多人都喜爱下棋,他们把下棋当做一种娱乐,目的是修身养性,愉悦身心。而我下棋的目的在于领悟人生,品味人生,从下棋的道理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下棋,重点其实不在于输赢,而在于把一局死棋盘活,穷途末路时又看到新希望,继而反败为胜,这才是下棋的真谛。棋类一共有几十种,单单我们都熟悉的棋,就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哭哭啼啼地告诉父母有人欺负他,父母齐刷刷地问:“谁?”而后教子一招:“人家打你,你干吗不还手?真笨!哭,哭有什么用?”接着就为孩子“壮胆”:“今后如果有人敢打你,你就大胆地还手,医药费我们会付!”这是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我们亲见的一幕。每个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被别人欺负、受委屈。然而,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鼓励孩子“以牙还牙”却不是明智之举。这会让孩子觉得“武力”才是一切,会让他们耳濡目染地用拳头去解决所有问题。长此以往,换来的可能是暴力的孩子。有个这样的比喻:一个人智力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而品德…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4.
落子无悔     
一位父亲正在和自己十来岁的孩子下棋。好胜心很强的孩子一心想胜过父亲。他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每步棋的走法,手里的棋子都被渗出的汗水沾湿了。好不容易想出了攻势凌厉的一招妙棋,他得意地往前走了一步,孰料就在落子的一刹那,突然发现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这一招不啻于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棋局     
人生就像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地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甚至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与高手过招,常一步失措,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以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些人下棋又因起初考虑太多,弄得最后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些人下棋,见形势不妙,就弃子投降。人生也是如此,棋子总是越下越少,人生也总是越来越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要加倍苦恼地应付。而棋子一个个地去了,越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赢,固…  相似文献   

16.
我喜爱围棋。黑白之间,纵横交叉之点是我兴趣的所在。斟酌每一步棋,仿佛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当局者迷,”一位老棋手告诫我说,“一盘棋中,最不了解你的棋的是你自己,而最了解你的棋的是你的对手。”我对此不甚了然,于是便去观他下棋。每当下入了僵局或是他落了下手,他总会站起身,踱到对方那里,俯下身,仔细看上一会儿,复又回来坐好,继续下棋。不知是什么原因,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4,(11):12-12
看似简单的下棋,却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下棋对于孩子耐力和韧性、逻辑思维力、判断力,尤其是专注力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孩子学棋,你可能有着种种疑问困惑:孩子是不是下棋的料?下棋难吗?应该选择下什么棋?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教师》2012,(24)
程方平:教育问题不是高科技,就看政府办不办。下棋找到棋眼,这棋就活了、总在不重要的棋子上做文章,时间长了。老百姓会觉得是在作秀。  相似文献   

19.
落子无悔     
一天,父亲在和自己10来岁的孩子下棋。好胜心很强的孩子一心想胜过爸爸。他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每步棋的走法,手里的棋子被渗出的汗水沾湿了。好不容易想出攻势凌厉的一招,他得意地往前走一步,孰料就在落子的一刹那,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判断出了错误,这一招不啻是主动送入虎口。他连忙要悔棋。这时,平时一贯慈祥温和的父亲却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他坚定地摇了摇伸出的手指,不准儿子悔棋,虽然这只不过是一场非正式的棋赛。当时孩子幼小的心里暗暗不满父亲的不通情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爸爸“小心眼儿”。但是,多年以后,他才悟出了当…  相似文献   

20.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提问,但是不知道父母是否明白这样的道理——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善于提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给他思考的机会了吗?如果不能确定,那就从下面这些方面检查一下自己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