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跃珍 《图书馆学研究》2005,(9):100-100,F0003
文章介绍了书影、书花的历史源流,并论述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畅销书籍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随着影视作品的热播,出现了大量的剧本书、影视剧小说等。这种"以图书发展影视,以影视促进图书"的发展模式即"书影联动"发展模式,或将成为图书与影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以业内最早践行"书影联动"发展模式的北京白马时光传媒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司取得的成就,来探究"书影联动"模式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古吴轩出版社出了一本好书——《叶圣陶书影》。这是一本早该编辑、出版的书,但一直没有。当我知道此书出版消息后,赶紧寻找,可惜在北京没找到。近日苏州友人送了我一本,得以观看叶先生那些珍贵编著的书影和拜读冯斌先生那些“收藏小记”。  相似文献   

4.
李跃珍  刘励之 《图书馆》2005,(2):107-109
分析了书刊、报纸应用书影的现状,说明了书影产生的原因,为开发书影作出了具体的设计和策划。  相似文献   

5.
刘励之 《图书馆》2001,(4):43-45
本文论述了书影的四种基本属性和四大功能,对书影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书装艺术审美客观标准的多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装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作品就是推向图书市场的图书装帧设计。读是书装艺术审美的主体。每一位读的审美过程无疑都带有主观性,但他们在实现审美判断时又必然要运用客观标准。笔在《书装艺术审美的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载《中国编辑研究》2000年年刊)一中曾提出,书装艺术审美的客观标准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即作为艺术作品审美共性的技术性标准、民族性和时代性标准以及成熟艺术风格标准。一般来说,审美主体总是运用这几个客观存在的审美标准来对一件书装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这段论述已经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标准的多重性问题。正确认识这种审美的多重性标准,正确认识多重性标准与书装艺术发展及书装设计人员创作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书籍装帧艺术水平,促进书装艺术发展,繁荣出版事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之际,由程宸先生编著的《毛泽东自传珍稀书影图录》一书,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化部审核,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并于2009年12月26日在新华书店发行与各界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目录学的鼎盛时期。本文着重探讨了缪荃孙于晚清目录学的贡献 ,包括目录学史和目录学理论、收书标准、类目设置、类目注释、目录著录、书影及艺文志的编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相似文献   

10.
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郦渊书籍艺术的创造,贯穿其始终的审美构想-气韵,即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书卷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内涵,一般列入雅文化的范畴;而它作为书籍艺术中的一种审美属性,有其独特的内涵。书的文化意蕴书籍艺术的整体设计,和...  相似文献   

11.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5,24(12):72-76
《嘉业堂善本书影》所称之宋、元本著录有误。笔者通过考察,纠正其中三十种,结合藏书史资料,分析其致误之由:一则私家藏书楼缺乏比对条件,二则书志撰写者碍于情面,三则书影遴选者缺乏经验,非但未能纠正前说之误,反将部分版本拔高。  相似文献   

12.
古籍图录是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成像和印刷技术的发展而由编辑出版界在图录和书影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古籍目录文献体式.作为图录和书影的创新形式,古籍图录除具有两者的主要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古籍图录种类众多,图像逼真,对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编纂和著录项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薛冰,江苏省一级作家,首届“金陵文学奖”得主,南京历次个人藏书赛事得奖者,在第二届江苏读书节上被评为“十大藏书家”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上山下乡”,1975年回城,进入南京钢铁厂当工人,1984年因业余写作成绩斐然被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职至今。小说。创作有《青铜梦》、《天长地久》、《群芳劫》、《爱情故事》等,随笔有《钱神意蕴》、《南京旧闻》、《金陵女儿》、《金陵旧事》、《家住六朝烟水间》,书话有《金陵书话》、《淘书随录》、《旧书笔谭》、《止水轩书影》和《书上的行旅》等。  相似文献   

14.
从古籍书影拍摄的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了所需各种摄影器材的选择;根据不同用途和需要选取不同的拍摄内容;拍摄优秀书影影像所需的拍摄基本技术以及对所取得的图像的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一本色调素雅、印装考究的小书摆在我的面前.质朴的封面上,一帧书影衬出一幅十分简洁传神的速写肖像:清瘦的面孔、稀疏的白发,明亮的镜片后面,是专注深邃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仿佛正倾吐着睿智热诚的语言……欣赏了崔注中的速写佳作之后,我们还是细细浏览一下这位书装界老前辈张慈中先生半个世纪的杰作之林吧.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蚕丝:钱学森传》作者:张纯如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45元本书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描写钱学森的一生,特别是他在美20年人生历程。《纸年轮》作者:张冠生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定价:39.8元以书述史,上溯1911年,下延至今。百年书影见证百年中国的思想激荡、社会变  相似文献   

17.
和书相爱     
江晓原显然是个完全实现了梦想的读书人。他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档案馆的密集架搬进书房的人。这个书房实在奇特:地上铺着铁轨,用带滑轨的密集架放书,可以比原来的藏书量增加三倍。区区19平方米的空间打遣出拥有5万藏书、4000藏碟的“书影之城”。江晓原坐拥着大气实用的书房,以猫的灵性和优雅让这些藏书藏碟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初昌雄 《图书馆》1996,(5):67-69
本文通过对《日本访书志》和《留真谱》的分析,总结了杨守敬在版本鉴定和善本书影编撰上的成就以及对版本目录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颇显学术份量的书,也是一本读了不累且能产生审美愉悦的书。它不仅显示了作者理论视野的宽广与治学思路的睿智,而且具有撞击读者心灵的情感力量。这就是叶岗先生新近面世的《走向文史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20.
王朝闻的《审美心态》一书(以下简称《心态》),是他继《审美谈》之后的又一力作。两部书都标志着他的美学思想的新发展。特别是《心态》一书,比过去更为清晰地显示出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了解王朝闻美学的特殊贡献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