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活动主旨: 要教育好一个孩子,绝不能仅靠教师.六年级学生大多拥有自己的偶像.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偶像"、"剖析偶像"、"学习偶像"等环节,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自省与冲突;正确选择自己所崇拜的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指导学生的行为,以促进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活动适用范围:五、六年级学生 活动目的 1.通过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探究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学生和内容分析: 本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实践活动内容是依据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五的"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有关演讲的部分设计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六年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进行小组讨论,以课文内容开展游戏活动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氛围不浓,无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自主学习中。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趣味十足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实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为学生顺利升入初中打好基础,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一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活动类型:实践活动课(自主开发)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一些多种方案问题,并通过思维优化找出最佳方案.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发展学生数学的眼光,增加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6.
甄慧 《地理教育》2004,(1):23-23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个大洲的区域特征,而气候是与位置、地形、农业活动等地理要素紧密相连的,是对各地理要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7.
"100万粒大米有多少"是新课程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中第一节内容(整章也都是新增教学内容). 初次接触这个问题,个人感到很茫然,<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具体数据结果. 从教材(p.127)中提供的活动目的及材料看,是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感悟"数据",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8.
◎个案资料 文娜,女,13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入学以后,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二年级起她一直任班长、少先队大队委员、大队长等职.自从在六年级第一学期民主选举班干部被免去正班长之职任副班长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人也消瘦了.在家闷闷不乐,在学校成为"攻击型"学生,与班中几位班委成员,尤其是与正班长关系日趋紧张,闹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9.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第3单元第24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夏日活动和自然界的词汇和短语.还学习了一个重要的时态--一般将来时"I will__"的用法.其学习内容活泼,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份2009年美国加州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试卷.共96道题,全部采用单项选择方式呈现.相对于我国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测试,总体来说整套试卷内容比较简单,特别是数的运算方面,要求较低.但试卷更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注重对概念的理解,更注重推理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料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块正方形麦田边长300米,如果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装置?资料背景本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有关知识后做的一个单元测试.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具体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新理念,数学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六年级学生更加具备了让教师放心"放手"的条件.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适合年级六年级。活动目标1.学生能借助于材料从事学习活动,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获得一些数学信息,了解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2.学生通过了解一些体育常识,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数学观。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交往、合作交流的能  相似文献   

14.
适用年级:六年级第二学期。 活动目的: 1.结合教材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在摆捆扎算、看说猜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3.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捆扎和打结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渗透团结合作、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认真看了湘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电子文稿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个人认为,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编写理念新颖。本套教材在编写理念上,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材以人为本,注重探究过程,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知识,符合课改精神。2.内容贴近生活。本套教材在单元、课题和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儿童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从生活中来,即按学生对事物的接触及熟悉程度,从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活动,而后又发展性地迁移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设计要有实践主题 1.关注与教材相关的问题 笔者在近10年的科学教学中,十分关注如何将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秋天的自然界,教材建议学生的观察对象为大树和树叶.我在设计此活动时,结合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爱涂鸦的特点,设计了"听秋"拓印树叶竞赛的活动.这个活动要经历走进大自然、捡拾树叶、观察叶脉、涂色、拓印等几个步骤.在课堂上,学生细心地抚平树叶,仔细地观察那一条条叶脉,用小毛笔细心地涂匀水彩,再轻轻地印在白纸上,将其压平,最后揭下树叶,一张拓叶作品就做好了.  相似文献   

17.
一、海报--把诗劲铆足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二、活动背景2004年4月21日,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迎来了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春游活动。春游地点是颐和园。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孩子来说,颐和园对他们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认为已经去了多次,没什么可玩的了,再去一次毫无意义;有的学生甚至不想参加这次集体活动了。  相似文献   

19.
6月17日,县教研室组织安排了五、六年级升级模拟检测,其主要目的是指导教师搞好期末总复习,把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在六年级数学试卷第五大题的第2题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活动年级 一年级 活动目标 1.加深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图形的认识,感悟这四种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学生自己想想、数数、拼拼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