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对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思考,提出了现阶段在高校招生中进行综合评价的内容与评价办法,并提出如何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统一招生以及高职招生中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0,(8)
熊丙奇3月3日在《大河报》撰文:《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高考的五种录取办法。对于这一多元录取机制,舆论在认为其有突破的同时,也担忧会不会拉大不公平。对于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这五种录取办法,如果操作不好,考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就会更小。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0,(6):I0011-I00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对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建立“多元录取机制”,高考将迎来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录取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个性难以全面体现、基础教育导向有些失偏、招生主体尚需自主、形式公平难掩事实不公等诸多弊端。探索实施多元录取,建立以统一考试为根基、以多样录取共存为表征、以综合评价为核心、以公平透明为保障的多元录取机制,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多元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考生就读、高校招生的各种需求愿望.当然,此项改革的提出,社会反响较大,有赞成的,有担忧的,也有反对的.文章就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进行研究,在我国保送招生、自主招生等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校统筹教育资金、加强诚信教育、加快建章立制、建立配套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使我国的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更加趋于完善,顺利推行,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高校招生录取多元化是我国招生改革的必然趋势,能够完善高校现行招生录取模式,满足社会、高校和学生的需求。在探索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时,需采取多方努力、加强监督,探索研究,深化高中课改,引导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考多元录取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五种招生录取方式。它以分类考试为突破口,以统一招考为基本方式,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录取参照。实行高考多元录取机制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利于实现减负并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有利于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有利于破解应试教育难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考多元录取机制是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是指导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政策指向,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促进关系。高考多元录取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具有正面的、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促使其建立起多样化的综合评价制度和体系。当然,高校也要争取在高考录取中占据核心地位,真正做到直接自主选才,以便最终建立起在考试主管部门监督下,基于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高考多元录取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北京、江苏各地陆续推出高考改革措施,掀起轩然大波。一些所谓专家在批判同时也纷纷支招:重要的是录取,学习美国给学校放权,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等等,不一而足。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相关文件中对高考改革思路早有规划已经有描述,即考录分离:在考试上,考试社会化,一年多次考;在录取上,多元录取,同时要兼顾公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总是很难的,尤其是录取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建立多元录取机制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全面实施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新的录取方式,有助于克服高中阶段教育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和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造就、培养和选拔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多元录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实践中都有所体现。中国近代大学的分类招生、台湾地区的多元入学、美国高校的综合评价以及韩国高校的多元依据和多样录取都是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不同实现方式。综合分析各种实践模式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英国、美国和我国本科生录取标准、程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指出了我国目前高校录取制度存在的不足,认为今后我国高校录取应该从提高高校的自主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渠道、录取标准的多样化等方面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3.
王蕾  李莉 《考试周刊》2010,(39):2-3
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录取人数和招生院校的数量在艺术类专业招生中均居首位,然而高校老师普遍反映艺术设计专业新生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很快开始专业学习,这与艺术设计专业高考录取标准、美术联考方式和科目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回顾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历程,重点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高考录取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录取质量,需要把好"出口"和"入口"两道大门;美术联考科目和内容要适当调整,才能体现设计的基本要求;高中和高校共同努力,增加考生和家长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改革倡导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国家政策制定到高校试点实验的历程。经过试点省份的试验,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存在制度困境,表现在对多元录取法令规章合法性的信任危机、规范制度操作性的路径依赖和文化—认知共识性的利益博弈。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产生与制度本身、运行过程和适配条件密不可分,被动服从的意识形态限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主动性、松散结合的规范性系统影响了高校招生录取的稳定性、高度行政化的制度同形抑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创造性。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破解需要减少“行政化”束缚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构建“多元协同”的招生录取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文化认知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后受重视不足,却统领全局的战略任务。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相关观点对近9年的改革实践进行检视,发现多元录取机制存在一致性不足、关联环境不够、治理理念不强等问题。参考系统启发法,多元录取机制的系统优化应从子系统与要素出发,澄清基本构成;以科学与公平为原则,明确价值导向;以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为基准,调整相关主体;从政策、制度入手,健全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一年。袁贵仁说,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改进考试科目和内容,更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积极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校招生的省市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教育公平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我国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招生计划数量、各省市录取率、高招录取质量、录取分数线等方面。这种差异既不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以及强基计划为代表的高校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应运而生,但三类模式在制度设计及人才选拔方面均有局限性。未来的多元招生录取发展可以将三类招生录取模式进行融合统一与深化,构建形成“分类分层,综合评价,贯通培养”的全新高校多元招生录取融合模式体系,并在效率性、特殊性、公平性上进行效能保障,形成一条符合我国特色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招生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高考录取模式,是以省、市为单位,以考生志愿为基础,以高考总分为标准,进行分批录取。这种招生录取模式只能说是单向地、最大限度地保障院校能招收到优异的候选人,而考生的切身利益却关注不多。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高校的录取机制,提出改善我国高校录取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录取规则是院校当年招生所依照的原则,省级招生部门以《招生章程》中的录取原则为准,对院校进行监督,以保障考生的权益。每年高考录取中,因忽视高校录取规则而遭遇"滑铁卢"的案例屡见不鲜。综合近年来的相关案例,录取规则中的特殊要求以及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方式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两个方面。从志愿填报的技巧而言,录取规则绝不仅仅是考生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