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对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介绍我国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比中美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我国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下,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宜坤 《考试周刊》2011,(35):137-138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职业工作和专业学习所需的信息技术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创设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零距离的工作学习情境,既培养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又有利于职业院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高等财经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也应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学校"新经管"发展战略。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以满足新时代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优化整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和经历工程管理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基本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将TSIP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独立完成各自任务,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分析.由于实践课程的内容是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所以学生体会的是实际工作感受,有利于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尽早融入社会工作岗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此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技能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就如何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CDIO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基础。将CIDO理念与C#程序设计相融合,使学生能从具体实践、实际工程项目的角度出发,带着问题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8.
专业综合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专业综合实验的现状,提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宇琛  任力生  肖珂 《考试周刊》2014,(60):116-118
专业综合实习是电子信息、网络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是对前6学期专业知识的应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专业综合实习以完成项目为实施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综合实习环节增强知识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效性,以及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职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计算机职业岗位的应用水平。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当前计算机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指出当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存在的相关教学问题。而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职业岗位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1.
师范类物理教育专业开设金工课程,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工程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理工科之间的良性渗透,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为适应形势需要,物理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安排,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否则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毗邻广东,毕业生进入广东的人才市场,与兄弟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机械、电子、计算机三分天下”的特点,结合物理教育专业的现状,学校重点引进了金…  相似文献   

12.
高职Word应用软件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Word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技能,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对计算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目前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公司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能否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缩短就业的适应期,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持续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就针对教学对象和专业特点,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网站后台管理》课程中进行了“模拟公司的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于跃 《考试周刊》2011,(45):147-148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作者就如何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载体来培养职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剖析和阐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出要在教学中加入"创新"元素,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把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提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高目标,内容应面向专业应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应用在经贸类专业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公共课程,具有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于社会、动手能力强的实践型、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实现培养该目标的途径之一,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以满足将来各行业中对计算机使用的基本需求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晓红 《考试周刊》2008,(19):25-26
本文对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时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改进,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剖析和阐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在教学中加入“创新”元素,以期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带来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社会需求能力标准不一致问题,分析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用工程专业认证积累的数据资源,提出融合多种能力培养参数的多层计算机类人才综合能力评价模型。以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类专业为例,确定模型参数,对模型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