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X效率理论通过对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的个人的行为分析,对企业、家庭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传统的新古典理论把企业视为"黑箱",着眼于企业外部、市场内部、着重关注稀缺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之间的配置效率.莱宾斯坦则着眼于市场外部、企业内部,着重关注企业内部的非配置效率,认为必须通过对企业由以构成的群体的行为进行考察,来考察企业的内部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企业内部存在一个知识市场,它的运行对知识资源的配置具有促进作用。论文在达文波特的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价格体系,研究了知识市场的运行模式和实现知识有效配置的机理,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关系的资源配置:企业价值网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琰 《预测》2005,24(2):25-28
传统的资源理论将资源配置局限于企业外部,传统的能力理论则将资源配置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关系构建思想的兴起,为资源配置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通过网络方式来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着重阐述了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特征以及作为配置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娟 《未来与发展》2011,34(8):79-82
劳动力配置并不完全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竞争而进行。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近20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最新进展之一。"用工荒"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短缺的现象,文章运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内部人-外部人"模型,揭示了"用工荒"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上二级结构导致的"权利荒",进而指出进一步完善传统体制下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决"用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Jeffrey Wurgler思想和面板数据模型计量了我国制造业28个产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利润的资本配置效率,并对影响上述资本配置效率的产业结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我国产业资本配置对规模扩张(销售收入和增加值)行业增长潜力的反应比对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决定的行业增长潜力(利润)的反应更敏感,利润计算的资本配置效率过低.其根本原因是国内要素市场发育迟缓,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引进外资虽然能够改善增加值、销售收入计算的资本配置效率,但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利润计算的资本配置效率,说明"市场换技术"的有限性.因此:第一,应健全内部要素市场,矫正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第二,政府应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交易方式改进来培育更具效率的微观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揭示创新资源再配置影响生产率增长微观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拓展MP方法建立聚集创新资源再配置的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选取我国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中国工业总体以及代表性产业总量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实证分析创新资源再配置对工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 创新是主导工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除企业层面创新性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大外,创新资源再配置效率的改善也具有正向效应,其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资源再配置效应相对较大.除了提升企业本身的创新效率,政府还应通过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促使高效率企业进入市场、低效率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强化创新资源跨企业的有效配置,提升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因此,提高我国寿险市场绩效,首先要对寿险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加以深入分析。在市场集中度、产品与服务差异、进入壁垒等方面分析我国寿险市场结构基础,着重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典型,对市场机构差异及寿险公司非价格市场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权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是一种财权,这种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对其作用的发挥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内部审计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的合理安排,能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益效率效果。从内部审计权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及功能创新等视角来探讨和解读内部审计的实质,通过具体的审计制度安排来加强公司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群外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外环境的变化不但影响集群企业的创新状态,而且影响集群企业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方式,良好的群外环境是集群企业进行集群创新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从地理区位、社会文化、法制政策、市场、群外技术水平角度对群外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群外技术水平因素和市场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群外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效应是企业集群创新行为发生的两个直接动力;地理区位、社会文化、法制政策等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特定转型期间,对企业异质性和市场交易环境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区域层面的所有制异质特征与市场交易环境的内在作用机理。利用2001—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统计数据,从企业所有制异质的角度分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对市场配置效率环境反应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对技术创新环境和市场交易效率的敏感度都低于私有企业,区域差异明显;国有企业对自身规模经济环境的敏感度低于私有企业,区域差异不明显;国有企业对生产要素的低效率配置降低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内部集团化和外部财务顾问是企业克服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和信息不对称在内的制度不完备,以顺利进行并购活动的重要手段。但是,鲜有实证研究考察过内部集团化和外部财务顾问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对中国高科技企业1999—2017年并购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内部集团化可以促进企业通过并购提升创新能力与市场占有量,但会抑制企业的并购规模与资本市场绩效;而外部财务顾问则能够缓解内部集团化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因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资本市场绩效低下问题。此外,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集团化在并购中可以更显著提升私有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占有量,但同时也更为显著地抑制了私有企业的并购规模与资本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12.
崔士军  杨小兵 《情报杂志》1993,12(4):92-94,86
1 前言市场经济就是把社会的经济活动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经济活动的最佳效率。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行为应主动自觉地适应市场多变要求。生产由市场决定,优劣由市场评判,生死由市场定夺,由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竞争依赖情报及决策。  相似文献   

13.
应用DEA中的CCR和BCC模型,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三个指标来代表科技投入,科技论文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指标来代表科技产出,通过对福建省科技资金按执行部门配置效率的纵向比较,对1998—2010年福建省各执行部门的RD资金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的投入产出整体情况良好;再通过福建省科技资金按执行部门配置的效率与国内31省的横向比较,对2010年国内31省各执行部门的RD资金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的效率与其他30省相比存在着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福建省应通过调整科技资金结构,扶持新产品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改善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之上展开的,因此通过对企业内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可以寻找到能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的生产方式.通过对创新资源、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制造企业进行了调研及数据采集,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通过对DMU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指出珠三角地区非 DEA 有效或弱 DEA 有效制造业企业的原因及应改进的方法和程度,对其如何从非DEA有效到DEA有效调整进行了实证结果分析,最后,从中小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特点、创新类型和途径、创新资源总量和配置效率、企业特性及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结论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外领导学理论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领导过程中追随者及其追随行为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国外追随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53位在中国企业任职的基层员工和管理层进行个别深入访谈,归纳出中国企业有效追随行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外员工,以及基层和管理层认知的有效追随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团队合作、正面心理、主动行为、表达观点、适应性、服从、沟通、忠诚、可靠、主人翁意识、使命感、正直等12个特征是中、外员工、以及中国企业基层和管理层共同认知的有效追随行为的主要特征,但不同群体对这些特征的看重程度和理解程度均有所不同。此外,协调能力、学习、职业激情等3个特征是中国企业管理层对有效追随行为特有的认知。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情景下有效追随行为特征的共性和独特性,为今后研究人员深入开展追随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罗云辉  林洁 《未来与发展》2010,33(12):97-99
按照上海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目标,基于对相关开发区和企业的调研,以价格理论为基本理论支撑,本文试图为上海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出几点建议,着眼于解决这一特定问题的市场失灵和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控制权私利的投资效率与挤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颖  刘星 《科研管理》2010,31(3):165-170
摘要:基于控制权私利动机驱动资本投资的理论阐释,本文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部门经理的两层代理框架下,构建了企业内部经营者攫取控制权私利所引致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模型。模型研究和扩展分析表明:(1)企业生产部门的低效性引发了经营者通过攫取私利增加收益选择权的动机;(2)在国有股权虚置和内部人控制显著的治理结构下,实际控制人和部门经营者私利的一致性、股权激励机制的弱效性以及薪酬管制的制度刚性,使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更多采用融资资金对经营者攫取私利的收益选择权进行补偿,引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3)低效部门经营者的攫取私利动机和实际控制人补偿行为的相互作用,不仅导致了企业投资的效率低下,而且使得投资资金在高效部门和低效部门之间的配置产生挤占。  相似文献   

18.
石巍  任天一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33-141
反垄断法对拒绝许可行为的规制需平衡创新效率与竞争效率。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拒绝许可行为合法性的考察需比较标准化活动对创新效率的增加与对市场竞争效率的减损。从全产业链角度看标准化活动,标准化虽降低了上游技术市场的竞争,却增加了下游标准化产品市场的产量及竞争活动。高通公司作为芯片研发市场的上游企业,拒绝将芯片生产技术许可给竞争性芯片生产商的行为并未对下游手机生产市场的竞争状况造成损害,强行在芯片制造环节引入竞争不会对下游手机产品市场带来利益,反而影响上游芯片研发市场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环境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要朝绿色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纳入区域污染排放强度,使用SFA的方法测算中国各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之后考察制度环境、要素市场扭曲、资源投入比重、政府行为等因素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工业部门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东部相比于西部并未表现出较高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2)制度环境的优化、地区居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积极影响;(3)要素市场扭曲、政府对创新活动的资助、创新要素的资本化、劳务费所占比重等因素则不利于绿色创新技术进步,企业自有资金比重的升高对绿色创新技术进步的影响也不明显。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发挥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改善要素配置效率是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