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中关村海淀园全样本数据,利用分层Cox风险比例模型,探究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退出机制,并进行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始终面临较大的淘汰风险,且具有一定的加剧趋势;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国有企业的退出风险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行政力量产生了一定的壁垒效应;经营效率、规模、负债和研发水平等内部因素对企业退出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各变量的边际效应存在异质性;政府干预也会对企业退出产生一定影响,税收优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概率,且这一因素对非国有企业的效应高于国有企业,财政补贴对各类企业的作用均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环境,提升市场效率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上市企业的样本,根据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将其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匹配期间31个省级行政区122位省长的更替数据,实证考察了省长更替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长更替后,国有企业的投资显著增加,而民营企业的投资显著下降,国有企业投资的增加对民营企业投资存在挤出效应;省长更替后企业的投资效率下降,且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下降更为明显,存在一定的资本配置扭曲;省长更替后国有企业投资的增加主要是由正常更替、年龄较低、学历较低和在籍贯所在地上任的新省长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现代效率及其分解测度理论,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在不同行业的创新效率、规模效率和创新资源拥挤度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国有企业在创新资源投入总量上具有优势;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普遍低于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但正迅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规模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其创新投入拥挤现象正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4,36(10):2046-2056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工业用地配置的不均衡;4我国各省份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外商投资比重的增大能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作用,国有企业比重的提高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至今(1994-2015年)我国部委级别及以上级别部门发布的216项风电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负二项回归估计模型研究产业政策力度和区域创新环境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支持政策力度和技术支持政策力度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规范政策力度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风电产业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创新绩效的传导效果受到区域创新环境影响而存在显著差异;风电产业政策作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建议应根据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类型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创新驱动产业政策,从而使产业政策更好地服务于风电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所有制差异视角下RD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RD强度只有超过一定门槛水平时,才能对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存在最优异质RD强度区间,国有企业为0.09%~2.27%,民营企业为0.96%~12.74%,公众企业为0.13%~6.34%,在该区间内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效应最明显;当跨越最优RD强度区间时,RD投资对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具有负向效应,而对民营企业和公众企业技术进步均依然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对激发微观主体生产动能和推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实质性地改善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构成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关键内容。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2008—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东关系和委派董事数据,以非国有股东治理测量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派出董事参与治理可以缓解政府干预、改善经营效率以及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前述效果在2017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后更为明显,并且在商业竞争类以及金融科技环境较好的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最后,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水平产生驱动效应后,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市场价值。研究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仅对企业数字化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术研究作出重要拓展,也为政府部门统筹擘画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分解指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行业测度。研究发现:(1)私营企业在大多数行业中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处于优势;国有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多,但在竞争性行业却很少;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刚好与国有企业相反。(2)港澳台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的创新效率远高于国有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创新效率差异不明显。(3)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企业"技术追赶"效应略好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略逊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追赶"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排污权交易经济理论基础上,结合对现实企业差异性与决策机制分析,构建了基于异质主体的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计算实验平台,并对排污权交易系统效率以及许可证价格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差异性对系统效率有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完全市场中,许可证价格可以收敛,但高于理论均衡价格;由于企业行为偏差使得许可证价格对其自身有阻滞效应,单纯价格导向不能使市场完全有效,而企业差异性可对不完全信息带来的效率损失有补偿效应.研究也表明了对排污权交易系统进行异质性分析与建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陈君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7):39-41
以2009年底上证民营企业50指数、深证民营P(100家)、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深证央企P(50家)共300家上市企业样本数据为基础,从关联交易角度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和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活跃程度普遍高于民营上市公司,但其效率却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8,(4):63-67
以企业异质产权结构下的代理成本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为基础,将公司管理层权力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结合起来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研究发现:当企业管理层权力越大时,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金融市场化发展程度的提高扩大了异质产权结构下的融资约束差异,没有显著改善管理层权力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相比国有控制企业,非国有控制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10):24-28
通过构建由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组成的混合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交叉所有权与国有股最优比重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交叉所有权与政府的国有股比重决策具有相互作用,共同对社会福利产生影响;只有在国有股比重足够低的情况下,交叉所有权安排对私有企业才是有利可图的;在均衡状态下,不存在私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交叉所有权安排;在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效率差距超过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交叉所有权安排存在的可能性对国有股最优比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夏锋  夏宁 《未来与发展》2003,24(5):30-33
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至今已经20余年,但改革的成效总不令人满意,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情况依旧存在,这困扰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阐明要加快所有制经济特别是微观企业所有制的改革,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4.
在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国有股比例与企业专利授权行为相互影响。构建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构成的混合寡占模型,通过三阶段动态序贯博弈分析,考察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分别作为专利授权主体时竞争双方的专利授权行为,揭示国有股比例对其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并探索国有股最优比例。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对企业专利授权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受到创新主体性质、资本效率、创新收益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国有股最优比例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创新主体性质、是否进行授权、资本效率、创新收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法(OLS)计量模型,对不同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对科研活动的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要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其科技成果产出也高出其他类型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出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对科技研发活动重视度不够高。计量模型实证表明,2018-2022年,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这几个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效率角度来说,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优势显著。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缺乏竞争力。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柱,而民营企业则是其中的主体;外资企业的技术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国有企业投入多产出少,效率较低;集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需进一步提高。结合分析,提出适当增加公有制企业的私有股份,增加有效扶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数据,使用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为时下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引入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股东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提高创新投入强度与改善创新效率两途径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7.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应用循环的CDM(结构)模型,检验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其商业化绩效(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却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创新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民营企业较高的企业绩效并非来自其较高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民营参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考虑了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4年发生民营参股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参股促进国企创新,且民营参股比例与创新正相关。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偏差后结果一致; 制度环境对民营参股企业创新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显著增强民营参股企业创新。研究结论为现阶段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政策启示,也为各地区根据制度环境差异,制定针对性政策完善市场、金融和法治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否激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至关重要。运用准自然实验研究法,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1)在基准回归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三重差分方法剔除其他政策影响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仍能显著激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包括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和低质量绿色技术创新。(2)进一步研究表明,宏观市场需求、中观行业竞争和微观企业内部控制等因素均能强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3)从企业所有制类型来看,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更加敏感;从资源禀赋来看,在资源禀赋短缺地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冬冬  张婷  杨晶玉 《软科学》2020,34(2):14-20
通过构建混合寡头和私有寡头市场下的企业绿色技术授权博弈模型,研究了市场结构及所有权性质对企业最优绿色技术授权策略的影响,讨论了绿色技术授权的环境、经济及社会福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结构和所有权性质并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授权策略,最优的绿色技术授权收费模式为固定费用,且企业与社会最优的绿色技术授权收费模式一致。市场结构及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最优固定费用,混合寡头市场下民营企业为专利持有方时,最优的固定费用大于国有企业为专利持有方时及私有寡头市场下的最优固定费用。当企业排污成本较大时,相比无授权情形,对企业进行固定费用技术授权不仅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还能够提高市场中企业整体利润和社会福利水平,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