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海军装备基础薄弱,人才缺乏。为了能够建设一支新中国海军力量,在中苏友好背景下,中国陆续派遣海军学员赴苏留学。留苏海军学员在艰苦紧张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下,经过不断的努力,顺利完成学业。回国后,他们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中坚力量,并利用在苏联学到的先进海军技术和战略、战术,服务于中国海军建设,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情况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所拥有的巨大威力,因而多次选派航空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从1908年至1949年的41年间,我国各级政府选派了大量留学生赴美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学习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飞机驾驶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我国共选派了3000以上人次的航空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学以致用,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使我国航空事业随着世界航空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他们的杰出工作,不仅开启了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情况大致分成以下三个时期: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1908~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战爆发前(1927~1937)和抗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1937~1949)。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主要有三种类型:出于个人志愿、自动自发地去国外学习;海军和空军系统选派;赴美培训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学习航空工程和飞行技术;留学国多为美国和法国。  相似文献   

3.
随着军事航空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近代中国政府也选派了大量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从1908年清政府派遣厉汝燕赴英学习飞行技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先后共有3000人次以上的人员被派往国外学习先进的航空工程和飞行技术。作为近代中国军事航空事业先驱,留学生在中国军事航空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开创了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而且还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为新中国的军事航空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与晚清海军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新式海军教育是近代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制器、练兵和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晚清海军教育以兴办水师学堂为先,首开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自19世纪80年代起,军事留学生陆续学成归国。作为早期比较系统地学习西学技艺的新型人才,其中一部分人与晚清海军教育多有联系,或投身海军教育,出任海军学堂教习、总办等职务,个别的还亲自创办海军学堂,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完善了近代海军教育的思想理念。留学生群体由此在晚清的海军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促进了晚清海军教育的近代化。但由于留学生群体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当时沉闷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氛围的影响下,晚清海军教育仍存在着诸如从事海军教育的留学生师资较少、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目的过分偏重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曾锴  王浩 《神州学人》2012,(1):28-31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出访拉美4国,于当地时间2011年10月21日上午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始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到访古巴。舰艇访问古巴期间,中国留古学生代表在中国驻古巴使馆教育组的组织下参与了欢迎和参观活动,同时,使馆教育组选拔了优秀留学生志愿者登船进行翻译服务。在短暂的5天时间里,留学生们和海军官兵共同生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李鸿章为核心的淮系集团在创办淮军、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的同时,深感近代化军事人才的缺乏,旧式的军事教育又根本无法提供,所以他们积极倡导并投身于近代的军事教育事业。他们创办军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开始培养近代化的军事人才,为晚清的军事近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中国人民面临着越来越深重的民族灾难,清王朝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先进的中国人遂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以挽救祖国的命运,其中派遣留学生问题也就被提到日程上来。 中国最早派出留学生是在19世纪70年代,去美国学习。接着,为了适应洋务运功的进行,曾派一百数十名留学生赴欧美各国学习。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后,中国寻找新的强国之路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陈健 《教育》2013,(11):19-23
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留学实况1847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学习的容闳等3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跟外国传教士出国和得到教会资助或引见的。从1871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在1871年至1889年期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每批30名,共派120名赴美留学生,由于当时守旧势力的攻击反对,这批人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全部撤回;派出留欧学生3批78名,加上一些临时派遣出  相似文献   

9.
1949年前,清华始终坚持派遣留学生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中西文明,选派、资助了大量的留美学生,发掘、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清华派遣和资助留学生的类型达10类,覆盖面之广、类型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国内高校中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10.
中日留学生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日两国间的留学生交流都是单向的《从日本到中国,从中国到日本)。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把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事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部分积极推进。中日留学生交流空前发展,从过去单向派遣发展为相互派遣、双向交流的新阶段。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向国外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开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打开了新的到国外留学的大门。日本作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国之  相似文献   

11.
110年前的1896年,有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官派留日学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的序幕。自此至今,中国人留学日本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6-1911年,这是留日潮的兴起和第一次高潮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12-1930年,是留日潮的发展和风波迭起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31-1945年,是中日战争和留日潮的曲折时期。第四个时期从1946-1976年,是留日潮的低潮和萧条时期。第五个时期从1977年到现在,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恢复和新高潮时期。中国人留学日本不仅成为中国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110年来中国留日学生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留日学生是中日友好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后,中国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形成历史上罕见的留日运动。直隶省是清末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游历官绅较多的省份,在北方各省中更是遥遥领先。这既得益于清政府的政策支持,直隶地方官员的积极响应,也是适应了直隶新政对人才的需求。留日人员归国后,为清末民初直隶新式教育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后,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唤醒下,广大学子以“求学”为良药,纷纷负笈东瀛,近代中国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留学E7本热潮。偏处腹地的四川,也出现了留日学生群体,留日的发展蔚为风气。留日学生学成归国后,对清末四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教育方面,留日学生对四川的教育变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推进了四川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留日学生与留美、留欧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是:1.人数最多,大体7万人左右,为其他各国留学生总和的近2倍;2.政治性强,多学军事政法,好译西书和从事政治运动;3.双重日本观,日本先进文化的熏陶和侵略政策的刺激,使留日学生常常处于对日既爱又恨的矛盾之中;4.对两国关系影响最大,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仅充当了反目斗争的先锋,而且掌握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实权,由此决定了对日关系中的妥协和抵抗的双重政策。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批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中国近代留日热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有着积极作用。他们不仅是中国民主化的推进者、新文化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军事近代化的促进者,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起了冲锋陷阵、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贡桑诺尔布是近代著名蒙古族政治活动家,他率先在蒙古地区实施“革新”,并利用日本的先进科学文化及人才,创办了蒙古族第一所近代女子学校和军事学校,派出蒙古族第一代留日学生,为发展蒙古族文化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凤苞是晚清第一批走出国门的驻外使节之一,1878~1884年先后任驻德、奥、意、荷、法等国公使.李凤苞不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在晚清海军建设方面有着诸多贡献.李凤苞在海防理论的译著、海军人才的培养、海军舰艇的购买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南京政府时期,留日归国学生掌握了主要权力。从党权上看,在此期的国民党五届中央执委会中,留日生占委员的近1/3,占常委的一半以上。从政权上看,在1928.10-1946.5的政府委员中,留日生占52.4%;在1928-1949年15人次行政院长者中,9人次为留日者;在外交部长中,基本呈日、美、欧留学生三分天下之势,其中留日者独占鳌头。从实际作用看,先后掌握过对日外交实权者如黄郛、张群、戴季陶、何应钦等,多是留日学生。留日学生的双重日本观,对南京政府对日政策的制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世纪的最后20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