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泽鹏 《青年记者》2022,(22):65-67
在当前的综艺市场中,以女性视角书写女性故事、以女性议题彰显女性力量的“她综艺”强势崛起,成为一种日渐主流化的综艺样态。然而“她综艺”在走向综艺市场中心时,内容形态的多样化与创作样态的丰富化并未带来持久影响力,这一现象倒逼综艺市场思考“她综艺”创作中的困境地带与优化空间。本文认为“她综艺”存在四重困境地带:文娱拟象与现实真相之间的断裂、打破刻板与塑造刻板之间的冲突、全时窥视与情感劳动之间的剥削、原生综艺与衍生综艺之间的游离,为“她综艺”的改进提供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2.
虞澍 《东南传播》2022,(9):137-140
2018年以来,情感观察类她综艺在国内大行其道,其涉及多种话题,包括恋爱、婚姻、亲子等。但随着该综艺类型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半熟恋人》《再见爱人》等聚焦于“大龄系”情感观察类她综艺以其细分化独特优势收获无数关注。内容建构、叙事与解码建构、资本建构三方面是该类综艺中大龄女性形象的塑造的基本建构路径,其呈现出外在标准化、内在分裂化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依然符合传统性别观念下女性形象的塑造,是男性“凝视”下的产物,是以资本为背后推手的标签化的女性规范式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聚焦女性为主的“她综艺”迅速席卷各大平台。“她综艺”爆红的背后,离不开节目优质且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内容,但目前学界对“她综艺”的共情传播研究并不完善,因此本文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出发,探讨“她综艺”的共情传播。  相似文献   

4.
随着"她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综艺市场上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女性综艺势头迅猛。虽然她综艺以女性为主要受众,但是在综艺节目中的女性形象还是没有摆脱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期待,女性的出场呈现定型化。在她综艺中当女性表达自由思想时,会产生话语介入的矛盾。一方面女性想颠覆以往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一方面又在迎合男性期待的女性形象,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理。在本文中,笔者以芒果tv的《我家那闺女》为例,来分析现在的她综艺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并根据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些许见解。  相似文献   

5.
徐慧颖 《视听》2022,(3):70-72
继大型户外明星真人秀纷纷走向疲软、令观众审美疲劳之后,生活情感类慢综艺崭露头角.其中,"她综艺"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众多综艺类型中精准营销的典型范例.从时代背景看,"她综艺"是"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产物;从传播思路看,"她综艺"在制作中围绕女性群体巧妙设计话题、安排情节、精准进行广告营销,收获良好效果;从社会效应看,...  相似文献   

6.
在女性主义意识逐步觉醒的年代,我国“她综艺”的热度随之水涨船高,女性追求性别平等、寻求自我表达的欲望愈加强烈,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正在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听姐说》作为我国首档以女性主义为批判视角的网络脱口秀,为“她综艺”的女性主义话语表达带来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分析《听姐说》节目女性话语传播内容,探究女性在家庭和职场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听姐说》的女性话语传播方式,建构新时代女性多元化形象。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她综艺”的女性话语传播困境,包括平民女性的缺席、女性成长的忽视、母职惩罚的掩盖等,并提出解决脱口秀女性话语传播困境的解决方法,即重构平民意见领袖、拓宽节目话题范围、引导观众展开母职讨论等。  相似文献   

7.
张莹 《声屏世界》2016,(5):38-40
本文选取郑晓龙电视剧为研究本体,结合“她”时代的时代背景,纵向对比分析,“她”形象在“她”时代的转变,力图探究郑晓龙思想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在“她”时代的深入的背景下郑晓龙导演是如何做出转变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4-125
陈寅恪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本书为“她”一字作传,也写出了一部文化史。  相似文献   

9.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通过性别的呈现方式,构建着我们关于性别的认知.虽然女性时尚杂志及广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女性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男性的附属物的身份.本文在总结目前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批判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刻板化、地位模糊化、形象商品化,希望在消费“她时代”的背景下,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能更丰富、更自主、更鲜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9,(20):86-86
这是把魅力十足的椅子,名字就叫做“她”(HER)。看,你的背可以完美地倚靠着“她”,如果赤身裸体的话,效果会更好。当然有“她”,自然也会有“他”(HIM)。这两种椅子是意大利设计师FabioNovembre的作品,售价为267欧元,约合人民币2670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生产、传播工具的普及,搜索成本下降,使利基市场收到了重视,区别于传统的主流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综艺——“纯网综艺”应运而生.通过长尾理论观照纯网综艺,试图依靠长尾的力量从丰富节目内容、主体多元化设置和树立节目品牌的角度找到适合纯网综艺的发展战略,从而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与传统综艺相抗衡.  相似文献   

12.
高雅 《视听》2021,(1):45-46
21世纪进入"她"时代.中国影视作品既被"她文化"影响,又推动着"她文化"进步和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性别意识的崛起,"她文化"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现为中国传统影视业固有受众市场划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打破了传统作品中"男性化"倾向明显的态势,并对传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爬格子”。3年来,我发表稿件两百余篇,并且两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这得益于她——《解放军报》这位亲密战友的热情帮助。搞新闻报道我是半路出家。记得在初学时的那些日子,写作的路之坎坷,如履蜀道。每次投出稿子,都遭到了编辑的无情“枪毙”。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委到连队检查工作,当他得知我是一位“狂热”的新闻写作迷,只因缺乏扎实基础而投稿无门时,一边鼓励一边翻开《解放军报》,耐心细致地帮我讲解累累碰壁的原因。从此,过去不会利用身边资料的我开始热爱上了军报。…  相似文献   

14.
世界已经走过了只有一个撒切尔夫人的时代,政治的“她世纪”正悄然到来当西方世界的女人们还在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跋涉,在绝对男权社会的南亚国家,女人却先后成为男人效忠的对象。1960年,南亚岛国斯里兰卡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此后40年时间里,亚洲成为最盛产女政治家的地方。印度“女皇”英迪拉·甘地是60年代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科拉松·阿基诺是从家庭中走出的反独裁象征;贝娜齐尔·布托以35岁的年纪成为伊斯兰世界第一位女首脑。可惜的是,相对弱小的国家和家族政治的阴影,使人们低估了这些亚洲女政客的…  相似文献   

15.
有的通讯员,稿件上经常出现“他(她)们”的字样。这种写法显然不合语法。“他”代表男性的人,“她”代表女性的人,“它”代表事物。不止一个人的时候,都是男性的用“他们”(“们”表示多数);都是女  相似文献   

16.
女性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产生了当下的"她"经济,为了吸引女性群体当今影视行业的生产中也在形象表达、影像叙事、主题表现等方面做出改进。本文选取郑晓龙电视剧为研究本体,结合"她"时代的时代背景,纵向对比分析,"她"形象在"她"时代的转变。力图探究郑晓龙思想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在"她"时代的深入背景下郑晓龙导演是如何做出转变的。  相似文献   

17.
刘半农首先提出用“她”和“他”并用来区分第三人称的性别问题。这个主张引起了刘半农的同事、好友的关注。周作人呼应最早,在其所译瑞典短篇小说《改革》的小弓哩披露了这个消息,“她”字第一次与世人见面(见《新青年》5卷2号,1918.8)。不过周作人虽然觉得“她”字极好,但考虑到印刷厂里没有这个字,铸造新字又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没有接受这个“她”字,而主张仿照日语用“彼”与“彼女”区分第三人称性别的办法,用“他”字下面加一个字形小一半的“女”字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他不只是口头提倡,并且积极实行,《改革})这篇…  相似文献   

18.
开播两年的西安综艺广播是陕西省首个制播分离运行的调频广播,大板块节目几乎全部来自外购,综艺员工绝大部分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如何让这些年轻的文学编辑时刻铭记“综艺特色”?如何让广大听众从众多的频率中一下子记住“听评书、讲故事”的综艺广播?如何让综艺广播风格站稳市场?“综艺小平台”成为西安综艺广播彰显品牌个性的独特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上兴起“复古潮”“慢电视”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也迎来了“慢综艺”的春天。但是很多所谓的“慢综艺”只是东施效颦的惯性复制,缺乏原创、质量粗糙,从而导致整个“慢综艺”市场鱼龙混杂。当此之际《国家宝藏》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国家宝藏》克服了“慢综艺”节目中存在的很多弊端,收视率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此类节目的典范。《国家宝藏》的成功为不甚乐观的“慢综艺”市场重新找到了发展方向: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慢综艺”节目想要行稳致远尚需“不忘本来”,既要坚持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也要勇于“吸收外来”,进一步创新节目表现形式,提升节目制作水准。  相似文献   

20.
是否存在着电视综艺“明星”的“特点呢?初看起来,这个问题显得那么浅显,答案义可能会显得那么简单。其实舞台上的综艺“明星”与电视屏幕上的综艺“叫星”还是有区别的!综艺“明星”同任何一个演员一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