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古代的边塞诗是从题材的角度分类的。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
《永昌府文征》诗录部分收录了清代著名诗人赵翼的诗作45首,是赵翼于乾隆33至34年(1768至1769)随军征缅甸时深入滇西边塞所作,诗作反映了滇西独特的自然风貌、艰苦的军旅生活和从军过程中复杂的思想情感。赵翼坚持抒发“真性情”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诗作中表现出真、奇、趣等将点,既拓展了其诗歌题材范围,也拓展了诗歌的审美领域,对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永昌文学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瑛是新中国60年军旅诗坛的最为杰出的歌手,更是新中国60年诗坛的耀眼明星。他的新中国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是同新中国一道跋涉,一道前进,一道攀山越岭,一道走向辉煌的。他众多的诗作展现了一个战士、诗人、哲学家三位一体的辉煌的诗的艺术世界。后期诗作对时代、社会做哲理的思考,更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更多忧患意识,更多西方美学的吸纳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任蒙曾有十三年的军旅生活,他大部分诗都是军旅诗。《傍晚的草地上》是一首军旅诗。我认为它在任蒙所有的军旅诗中似乎更具诗意。诗意的生成是在女飞行员们把伸向蚱蜢的手又倏然“缩回”的一瞬间完成的。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此诗得以确立的支  相似文献   

5.
朱德、陈毅、叶剑英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才华横溢、留下了丰富诗作的共和国元帅诗人,漫长的军旅生涯,是元帅创作诗歌的肥沃土壤,从事高级领导工作,使元帅诗蕴含极浓的政治因素,反映战争,怀念先烈、歌倾党和人民、讴歌社会主义祖国、领略异域风情为其诗作的基本题材,而以现实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色彩则构成了元帅诗歌的共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军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门类。然而从研究实际来看,历代对此关注程度均不够。近30年以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深化与细化,军旅诗开始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且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军旅诗评注、鉴赏作品集相继出版;个人研究论著陆续问世;军旅诗研究的单篇成绩显著。同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边塞诗是从题材的角度分类的。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相似文献   

8.
建安时期,天下大乱,世间苍生深受战乱之苦,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军旅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坛所创作的军旅诗既有诗人亲身经历沙场征战的真实感受,也有较多的文人创作,因此,建安时期是军旅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数量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可以从其女性诗作中看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宫怨诗、闺怨诗、妇女生活诗。他以宫怨诗寄寓个人情怀,以闺怨诗传达对现实的无奈,以妇女生活诗表达了其追求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浩瀚如海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以描述边陲战事、军旅生涯为题材的诗篇,尤以唐诗为最,人们将其称为军旅诗,或边塞诗。这些诗有的描绘雄奇壮阔、荒凉旷远的边塞景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唐优秀的诗歌能手,杨巨源的诗在艺术上善于使用色彩,利用色彩营造意境,这在其描写战争题材与军旅生活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诗作既是写实的涂绘,又不乏浪漫的渲染,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而又富于诗意的意境。诗人惊人的色彩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建立在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奠基于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到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2.
伦明是广东近代的诗人,《伦哲如诗稿》是其主要诗集。版本与诗作佚字、分期与诗作题材、诗作特色与不足是分析《伦哲如诗稿》的主要方面。诗作中的书世界、叠韵怀人诗是伦明诗作的主要特色,比较一致的诗题与用韵,则是伦明诗作的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昭示诗歌创作与伦明身处的时代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3.
宋人的理趣诗为学术界重视,金人的理趣诗却少人问津。本文将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三首诗作与宋人理趣诗的代表作品进行对比,阐释了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和浓厚情趣,证明元好问这三首诗作属于金代诗人的理趣诗作品。  相似文献   

14.
梁上泉是一位述甚丰的重庆军旅诗人,50年代即已在诗坛崭露头角。 其诗作成就表现为:引起坛强烈反响,激发学界研讨热情,获得学史家认可,同时也被大量工具书所记载。但近年却有学史对梁诗不予置评。全面考察梁诗,发现有重讴歌轻暴露的缺陷。造成这种情况,缘于诗人艺观的理解错位。今后重修学史,应对作家作品“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而不宜回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诗作的写作背景”、“诗作的主要内容”、“诗作的思想倾向”、“诗作的艺术价值”四个方面赏析了屈原《涉江》一诗,对其作出粗浅的评析,指出《涉江》一诗运用把神奇浪漫的幻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表现了屈原当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  相似文献   

16.
文字的最高表达形式当为诗。从早期的自由诗作的“心到手到”到后期诗论中对诗作“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梁宗岱用对诗的“美的绝境”的执著追求展现出“诗”这个特殊文体独特深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边塞军旅诗     
备考提示边塞军旅诗以反映边塞军旅生活为主,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歌颂将士的爱国激情,或反映征人戍边的艰辛,或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七绝诗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堪称“七绝圣手”。他的七绝,题材广泛,构思新奇,因内容不同而特色各异。尤其是宫怨诗与闺怨诗,代人抒情,含蓄婉转,细腻传神,充分体现出诗作的阴柔之美。本文试就王昌龄的宫怨诗与闺怨诗作一下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歌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但考查历年高考出题情况,以下几类诗是最常出现的: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军旅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和思亲念远诗。  相似文献   

20.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颜富声望的一位诗人,他最具个性的诗作是“入狱诗”。本文将宋琬的入狱诗分为系狱实录、亲情诗、感怀诗、赠答诗四类,分别予以了探析。文章并讨论了以“怨怒”为典型风格的这部分诗作在清初诗坛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